赵陵中的昭陵轶事

庄妃为什么不葬昭陵?

本来昭陵内部要建一个独立的“庄飞陵”。那样的话,今天的昭陵就更大更宏伟了。但这座“庄妃陵”并非建在沈阳,而是建在距离沈阳千里之外的河北遵化马兰峪(即赵茜陵)。原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庄妃也被称为“孝庄文皇后”。她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女孩。她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穆布泰,又名本布泰(意为“来自天庭的贵人”)。她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她的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落的酋长,名叫扎赛,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后代。清太祖建立后晋国后,出于政治需要,非常重视与蒙古各部的关系。庄妃的家乡科尔沁,离后金国的疆域更近,军事实力相对较弱。她曾多次受到强部察哈尔部的辱骂,所以也极力接近后金国,愿意与之交朋友。满族和蒙古族习俗讲究给对方办婚礼,甚至形成几层亲属关系,被认为是最真诚可靠的友好方式。所以科尔沁部先后娶了很多女人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仅皇太极就娶了科尔沁的三个贵族女人。这三位公主不仅是庄妃本人,还有她的姑姑和姐姐。我的姑姑是文的皇后哲哲,我的姐姐是关陈的公主海。一家两代,三女一夫,这是原始群婚制的第一次剩余,在清初很普遍。天命十年(1625)二月,庄妃在哥哥吴克善皇太极的陪同下,从蒙古草原来到后金都城辽阳恭城,嫁给了时尚界称为“四贝勒”的皇太极。此时,她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班不台嫁给皇太极的第二年,毛就去世了。皇太极继位金国汉后,改国号为天聪,庄妃成为后金国汉的侧福晋。崇德元年,皇太极胜元,单建国为崇德皇帝,册封五妃,本不台封为庄妃,定居永福关,又称西宫公主。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庄妃生下了皇帝的第九个儿子福临。当时,皇太极正沉浸在“皇太子”之死的苦闷之中,这位“皇太子”出生在宸妃,官居皇宫。德六年,皇太极最宠爱的公主黑兰珠去世。皇太极伤心欲绝,病倒了。为了维护封建礼教,清朝不提倡后妃干预政治。但在现实生活中,皇后作为后宫之首,不能不影响皇帝的言行乃至政务。庄妃也是。据《清实录》和《康熙居注》记载,庄妃据说“赞助”了唐太宗,“创造了丕姬”。虽然这些话是程序性的“公文”。但绝不会是历史学家看风影。

崇德八年八月,清太宗驾崩。六岁的福临继承了王位。改年号为顺治。因为顺治皇帝年轻,由他的叔父、九王多尔衮、郑亲王·吉哈拉朗摄政。哲哲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庄妃没有实干家皇后的称号。不久,多尔衮联合明打败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占领北京。顺治元年九月,清朝的统治中心从盛京迁至北京,庄妃和福临告别盛京宫。相传摄政王多尔衮自诩为太祖长子,开国功勋卓著,野心膨胀,图谋篡位。庄妃到了燕京,看到多尔衮盛气凌人,忧心忡忡。为了控制和笼络多尔衮,巩固福临的皇位,庄妃嫁给了多尔衮。从而稳定了可能的分裂局势。当然,结婚这件事只是个奇闻,并不可信。真假如何,还有待历史学家考证。

顺治十八年,福临设宴,继位幼子叶璇为康熙皇帝。尊庄妃是皇太后。叶璇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由祖母庄妃抚养长大。祖孙感情很深。对此,康熙本人直言不讳。康熙曾说:“回想我的年龄,我失之估计早,我受了祖母三十多年的教导,以致有所成就。如果没有祖母,即皇太后,它就永远不会有今天。”正因为如此,康熙对祖母极其孝顺。史书中记载了他的几件事:每当康熙皇帝随祖母外出观光,遇到斜坡,康熙总是下马走到祖母的御棺前,亲自搀扶;康熙在东游盛京时,还把亲手抓来的鱼浸在羊脂里保鲜,并命人尽快把帖子送到太后那里。康熙在信中还说,只要奶奶看到这些东西时“低头微笑”,她就心满意足了。当慈禧太后有危险的时候,康熙皇帝经常站在他的床边以示孝顺。康熙在神前许愿,愿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祖母,希望能延长她的生命,并把银子送给寺庙,祈求神和佛的保佑。总之,庄妃一生辅佐世祖、圣祖,是清初杰出的后妃之一。

按照清朝的墓葬制度,皇后先于皇帝驾崩,必须等皇帝驾崩后才与她合葬,而皇帝驾崩后,则在皇帝陵墓旁边另建一座陵墓。庄妃死于太宗之后30多年,应该在昭陵修建孝庄文墓。据说庄妃没有把她葬在昭陵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庄妃生前留下了遗嘱。遗嘱大意是,太宗已经长眠于盛京,不要开地宫让我陪葬。就把自己埋在孝陵(顺治陵)旁边吧,因为我想念你们父子(指顺治和康熙),不想远离。于是,康熙遵照祖母的指示,在孝陵旁边又修建了一座庄妃陵墓,命名为“赵茜陵”。还有一种说法是,庄妃已经嫁给了九王多尔衮,与唐太宗的婚姻关系已经结束,不能再葬在唐太宗陵。但庄妃的婚姻是否真的是真的,目前还没有定论。第三种说法是清初盛行火葬制度。比如太祖、太宗等后妃都是火葬,庄妃晚年废除了火葬制度,但如果葬在昭陵,就必须按照旧制度火化。庄妃怕她被火化,提出在关隘重新安葬。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待新的史料证实。

平板电脑的幻影

“圣德碑”背面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下雨时,上面就会隐约出现一个人的形状,看起来像是一个“俏姑娘”,身材苗条,头上高护,面容姣好,穿着一件脱去外衣的长袍,飘然若仙。你越仔细琢磨,这个数字就越清晰。所以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感兴趣,导致了很多流言蜚语。甚至被“神化”为清代留都(沈阳)十景之一,渲染为盛京一景,名为“碑影”。《京师略》中也有一首诗赞美此景,说:“古石生机勃勃。胜过丹青的巧手。两陵(昭陵、涪陵)后有造像,可列入陪都。”(刘世英:陪都简介)道光九年,一位叫何儒林的大臣随玄宗皇帝东去祭祖,因听说此碑奇特,便在闲暇时来此观赏。据他推测,这种人形很像“观音大师”(如来)。何儒林称赞他形象生动,连“衣服手指都有”,真是神奇的东西,是“天作之合”(《何沈阳之行》)。《沈阳县志》也称此碑为“圣碑”;金良在《奉天古迹考察》一书中称此碑为“美人石”、“观音石”。但也有人认为碑上的人形不是女尸。比如沈固说,碑的人形、头发都很像“汉寿侯婷”诸葛亮;还有人说它的形象很像关帝。总之,这都是猜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这种现象不仅见于昭陵圣碑,也见于其他碑。据史料记载,昭陵的另一块石碑,大明上层的圣碑,背面也会出现一个人形。有人揣摩,很像传说中的“麻古”。民国时期,军阀冯德担任奉天山陵守护大臣时,专门派画师根据碑上的肌理来画这个“麻姑”,涂上各种颜色,做成一幅“麻姑生辰图”,不伦不类,也不可笑。虽然后来油漆被涂掉了,但是因为雷电和大火,石碑被烧毁了。不过从上面还是能看出一些痕迹。再比如,《神谷》记载辽南耀州寺有一块石碑,可以立“韦陀像”。

新民晚报5月22日报道1992四川仁寿县黑龙潭景区唐文化遗址有两块隐形石碑。乍一看,石碑光洁,但用水一泼,右边石碑上立刻出现一行字。左边的石碑上,出现了一幅功力深厚的水墨竹画,风韵高雅。碑上的字和画随着水汽一起消失。传说这两块碑上的字画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堂弟文同所写。文同,字和柯,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散文家。曾任端州(仁寿)刺史。据《仁寿县志》;“若两壁有光,此处有奇石墨竹,无墨痕雕痕,石以水洗。点画还是新鲜的。”《北京日报》还报道,北京半壁店森林公园有一块石碑,下雨天石碑上会露出一只“熊”。这座纪念碑直径约两米。这块石头形状不规则,厚约0.5米,是河北省曲阳县出产的汉白玉。石碑正面是陈云同志题词:“半壁店森林公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么,为什么这些石碑在潮湿的情况下会呈现出各种图形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这个谜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不过,根据我的推测。可能是因为这些石碑的纹理是由一种密度低、善于吸水的干绿松石组成的,所以每当下雨、空气潮湿的时候,石碑的纹理就会因为颜色潮湿而变得突出。比如北方农村用的粗磁缸,由于密度低,质地疏松,每当空气潮湿时,就会在下部穿出裙裾,有人将其视为下雨的先兆。所以古人也说“月晕风起,粉底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石碑受潮的原因可能也差不多。当然,这只是推测,还是要留给科学家来正确解释。

“白下”阿尔萨兰和“小石”尚Xi

每当昭陵有大祭祀时,龙恩殿的供状两侧都有一名身穿御服、手持刀剑的“侍卫”。两个人一个叫“白大侠”,一个叫“小大使”。英雄和夏平日没有其他职责,唯一的职责就是在大祭祀时充当“朝廷侍卫”。但他们的爵位很高,白大侠的官职是“世袭一级侍卫,轻车简从的校尉”,军衔是三等,与昭陵最高官并列。小霞是“世袭一级侍卫、骑校尉”,品级从三品,是昭陵关员的一半以上。英雄侠义都是世袭的,代代相传。第一个获得英雄称号的是阿尔萨兰,侠客名为尚熙。两人都是唐太宗和皇太极去世前的禁军。

阿尔萨兰,本名“门杜”,姓博尔济吉特氏,是元世祖忽必烈汗的后裔。“阿尔萨兰”是皇太极给他的荣誉称号,中文意思是“狮子”。门巨大,“臂力无与伦比,善摔跤,力大无穷,真如“狮子”一般勇猛有力。

关于车门是如何成为太宗皇太极驾前侍卫的,没有任何官方记载,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门杜原本是个无业游民。他无比强大,但身怀绝技却得不到重用。所以总想找个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自己。有一天,他听说皇太极驾车经过一座石桥,桥头有两只大狮子。阿尔萨兰把一只石狮从桥头移到石桥中间,挡住了去路。然后他躲在桥下等待。不久之后,皇太极当着文武大臣和八旗官兵的面,下到石桥上。但是,大团过不去。皇太极问清情况后,给身边的武将发了一个消息,叫他们去搬狮子。然而,没有人能移动它。皇太极很生气,说,这就是那个敢做这种事的人,传旨逮捕那个拒接电话的人。桥上发生的事,阿尔萨兰在桥下听得清清楚楚。于是他不慌不忙地从华侨下面走出来,跪在皇帝面前,交代了情况。皇太极虽然生气,但心里想,既然能搬动这么重的石狮子,一定是个威武的勇士。如果他真的是一个巫师,他一定会为我工作,如果他被下了驾驶。然后他对阿尔萨兰说:如果你把狮子搬回桥上,我可以原谅你。阿尔萨兰听了,磕头致谢。然后,他站起来,走到华侨中的石狮旁。他把带子紧紧地系在腰上,伸出手和脚。然后他张开双臂,弯下腰,呼唤力量,抱起石狮,迈着虎步,来到桥边,轻轻地将石狮放在石基座上。见阿三面不改色,不由重重嘘了一声。皇太极看到后非常惊讶,周四大臣也傻眼了。皇太极一看,这个人真是一个难找的奇人。因此,阿尔萨兰作为私人保镖被置于驾驶之下。(据顾广庆文集:《阿尔萨兰献技求官》)

虽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阿尔萨兰是一个善于摔跤的勇者,这是历史事实。摔跤在满语中被称为“布库”,是蒙古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中非常流行的体育娱乐活动。这种比赛在每个节日或其他喜庆的场合都会举行。阿尔萨兰(门度)自从加入皇太极后就成为了一名侍卫,名气越来越大。中外皆知,皇太极有这样一个强人,身边还有一个“布库”专家。皇太极自己也以有这样的奇才为荣。每当蒙古诸王来盛京朝见他,他总要出现在各大门口。当时蒙古各部也有两个摔跤手,一个是阿鲁的特本德赫,一个是第四师的杜尔马。他们早就听说过门了,一直在找机会和他较劲。来测试实际情况。天聪初年,唐太宗与蒙古各部在三洼孟慧联合讨伐察哈尔力丹汗。特木德赫克和杜尔马跟随蒙古王子来到三洼朝见皇太极。在一次盛大的欢迎宴会上,皇太极在三轮酒五味之后,先发制人地对蒙古王子说,听说你有两个储布专家。今天机会难得,你可以让他们出来和我的护卫比试一下。互相学习敬酒。这件事正是你想要的。蒙古王子和两个摔跤手很久以前就有了这个公民。后来门里出来带着铁木德和杜尔马先给皇太极和蒙古王子行礼,三人又相见了。皇太极提议将比赛分为两场。第一局特本德赫对阵杜尔马,先决出胜负。第二场比赛由胜利者和门来进行。三人改“走大路”,来到步行馆前的草地上。他们先做了一些跳跃动作来锻炼肌肉和骨骼,然后第一场比赛开始了。抱着穆德和谢尔马各自使尽了浑身解数,你勾搭我,背着我问我。十多个回合后,杜尔·马抓住戴尔·德和的胸口,用一个有力的后跨将穆德和摔倒在地,台下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然后就是杜尔马和门杜的竞争。图雷马虽然取得了第一场胜利,但在名将盖茨面前却自愧不如,身材矮小,体力和技术与盖茨相差甚远。所以盖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他只走了两三圈就轻轻把图尔马压了下去。在场的蒙古王子及所有随行人员都对门杜的表现印象深刻,纷纷窃窃私语“实至名归!”皇太极更是高兴,赏赐铁木德和杜尔马。皇太极回到沈阳后,给三个储布专家起了名字。给门杜的封号是“图谢·图布库,阿尔萨兰”,给他一件豹皮大衣;给Temudheh起的名字是“Batulubuku”,一件虎皮大衣,一把大刀,一条绸缎;给杜尔马的称号是“詹布库”,一件观虎皮衣。皇太极还重申,从今以后,只允许用这个御名称呼他们,不再叫他们原来的名字。任何叫他原名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天聪八年正月,三位蒙古王公,吐谢·吐吉农·巴达力、扎萨克图克斯·都陵布奇、尕尔珠·扎木尔,到沈阳祝贺皇太极元旦。他们听说过很多关于皇太极的事情,有一个巫师叫阿尔萨兰,但是他们半信半疑。所以这一次,他们带来了部里最优秀的六位专家来见阿尔萨兰。皇太极仍照常在皇宫中殿举行宴会,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太极问了三王子酒席的事。他有六个优秀的簿记员,他们想见见阿尔萨兰,请他做自己的敌人。看出了三位蒙古王子的意图,皇太极把阿尔萨兰带到面前,让他去见见蒙古王子。然后大声警告他,比赛时要手下留情,不要伤害六位客人。而蒙古王爷想,阿尔萨兰,你再能干,也管不住一群狼。没想到,阿尔萨兰真的做出了出格的举动。一场打斗过后,6名摔跤手有的被阿尔萨兰甩到了背上,有的被阿尔萨兰举起双手甩出了圈外。六个摔跤手仍然趾高气扬,尴尬不已。三个蒙古王子有点尴尬。他们发自内心地佩服阿尔萨兰,反复说他真是一个“勇敢”的人才。

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世祖福临继承皇位,改年号顺治。次年,摄政王多尔衮和明打败吴三桂,由李自成起兵的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不久,世祖福临搬到了北京。阿尔萨兰随龙入关。此时他已经老了,对故土非常留恋。于是,顺治初年,他上书世祖皇帝,要他回到老盛京,为太宗和皇太极守陵。考虑到他是唐太宗死前最得力的侍从,世祖皇帝对他要求保卫昭陵非常满意。我同意这个请求。给他升职封爵,给他“世袭阿达哈凡一级侍卫”(轻车熟路的上尉)的头衔。和阿尔萨兰一起被批准回盛京镇守昭陵的,还有另一个侍卫叫尚熙,也被世祖封了。阿尔萨兰和尚熙带着死去的祖先回到盛京,在昭陵附近建房。

此时的阿尔萨兰,虽已年过六旬,但体力不减。有一次在昭陵立碑,因为石碑太重,所有的石匠都放不进基座。正在为难的时候,正好阿尔萨兰走了过来。他看着平板电脑,对大家说,不要着急。先把平板放上去吧,我可以背对着它挪到座位上。石匠们根本不相信眼前的老人有这么大的力量。但看到阿尔萨兰坚定而冷静的态度,我不得不试一试。结果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居然把这块一千多斤的石碑背在了背上,在大家的帮助下,把石碑和猎鹰结合在一起,站得非常稳。当石匠们看到阿尔萨兰“苍老而充满活力”时,他们感到非常惊讶。这个故事至今还在沈阳流传。

阿尔萨兰死后被葬在昭陵以北20英里的他自己的土地上。世祖福临听说后,送给他一座“双狮碑”,即碑头由两只狮子组成。这是清代碑制中独一无二的特例。福临之所以给这座纪念碑命名,是因为他的父亲太极给他起了个名字“阿萨兰”(狮子)。阿尔萨兰墓地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成华乡白家屯村。这座墓也叫“白家坟”。清朝末年,不少满蒙家族改姓汉姓,因为他姓博尔济吉特氏,原姓第一个字改为汉姓,“博”的谐音是“白”。清代中期,此地已聚集成一个村落,地名为“白家坟”,近年改名为“白家村”。可惜的是,阿尔萨兰墓连同造型特殊的双狮碑在“十年动乱”中被毁。值得注意的是,1983年夏天,住在沈阳于洪区成华乡望牛屯的阿尔萨兰老人的后人,带着他精心收集的一片双狮碑碎片来找笔者,让我们为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作者现在把阿尔萨兰的历史事件勾起来,有权“补救”,仅此而已。

据史书记载,阿尔萨兰以“世袭一等侍卫,二等轻车简从”的官职,年薪232银,为戴米打117石。这个官职在他家已经传了十几代了。据白世忠介绍,阿尔萨兰光绪年间的后人有“虎汤加、虎同里、虎鲍彤”三兄弟。虎童阿曾经担任过三令丞相衙门的头头,有四品军衔。白世忠是老虎通阿的曾孙,白世忠的祖父白玉德,父亲名叫白文赋。他家在民国初年由祖父白玉德改姓白。阿尔萨兰的后代有两个分支,何英和班,除了他的性。英国人的姓氏始于一个叫白颖园的人,后人把他们的姓氏改成了英国人。据成德县志记载,光绪、宣彤年间攻打阿尔萨兰的人,确有“应元”之称,可见白世忠提供的情报是可靠的。

除此之外,关于“少侠”尚熙的史料记载很少,只知道他姓“莫吉、代氏”,是元朝皇室后裔。商以“战功”成为唐太宗和皇太极的侍卫。顺治初,与阿撒兰一起从北京回到盛京保护昭陵,被祖上授予“世袭一级侍卫、骑队长”的称号。他的后代继承了这个职位十几代。他家住在沈阳“小北关”附近。

装甲“敲铲”案

在介绍这段轶事之前,有必要解释一下果汁为什么会“敲门”。按照野史大观的说法,在古代,任何一个被冤狱的人,或者其他什么冤屈,如果向省政府申诉不能秉公执法,再向刑部申诉,按照法律,刑部是不能公正断案的。在这种天上无梯,地下无门的情况下,冤案家属只好铤而走险,请皇帝敲死他们。这叫“敲”。“敲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嗅探者要提前摸清皇帝出行的时间和道路,写一份表格纸。皇帝路过之前,他会不顾污泥浊水,提前躲在御道旁的“下水道”里,等着皇帝路过这里!卫兵一边举着冤屈,一边喊着“冤枉”,卫兵听到声音,把敲门的人抓到指挥部。皇帝对“冤情”可能看,也可能不看,也可能只是简单询问一下冤情,区里就把元凶交给刑部或者省里重新处理。但被冤枉的人有皇帝的口头指示或通过叩门得到皇家批准,各级刑事官员一般不敢弄虚作假,所以冤案往往得到公正处理。然而,敲门者因为冲突而被定罪并受到惩罚。一些地方官员也受到牵连。《大清律》规定:“凡敲巡处者,罚军校六个月,步兵副司令两个月,步兵汛期鞭笞八十。”可见,攻图必须秘密进行,不能暴露,否则地方官兵不会放过。法律对敲铁锹的人也严惩不贷,一般送去偏远地区服苦役。但是,尽管如此,敲门事件还是频频发生,因为毕竟可以让被冤枉的人获得生路。据说还有一种特殊的职业敲门者,他们替别人敲门,还得拿点钱养家糊口。可见,敲门现象是封建专制时代社会黑暗的真实体现。

康熙十一年(1682),昭陵、涪陵出现了罕见的铁甲/护陵骑兵集体敲铲的情况。昭陵、涪陵有80名铁甲兵,负责护山。他们每天巡山查路,任务太复杂,日蚀银。这些人成年后一直在工作。他们只要不病死,不战死沙场,就只能终生披甲,直到年老退休。没有其他发展机会。因此,两陵的铁甲人对此十分不满,便想利用康熙皇帝东游陵墓的机会,集体“敲掉”皇帝,要求他们开一条升迁之路。康熙二十一年(1682)三月,叶璇率领一大群人来到盛京。这一天,皇帝向昭陵和涪陵敬礼后,两陵铁甲披挂,跪在飞机上,皇帝驾到。也许是因为“责任重大”,或者是康熙的恩典,他不仅没有处罚士兵,反而表示同意。康熙在圣旨中说:“这些守陵的兵士回去憋了很久,终身不升,真可怜。”决定打破常规,给他们一个晋升的途径,即每隔一段时间从甲士中选拔若干“健美之人”,或去涪陵、昭陵任职,或去京城担任调度(也叫领导)和小七派成员。

一年后,两陵的铁甲人因住房困难,要求工部盖房子。康熙帝得知再次受到照顾,钦命盛京出资14820元,给两个陵墓各十两银子“自建房屋”,“钦选定房屋”。昭陵选择在陵前东侧修建40间房屋,命名为东瀛府。

涪陵和昭陵的铁甲兵集体敲铲事件,在清代陵寝制度史上并不多见,官书对此讳莫如深,因此记载不详。然而,从零星史料中不难追溯这一重要事件。

灵芝与龙袍的传说

在昭陵龙恩堂的一角,曾经有一个很大的樟木盒子。据说这个木箱是专门用来装三件道光长袍和三颗灵芝的。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民间传说:

故事发生在道光九年。道光在向陵墓供奉祭品之前参观了盛京东。按照关员的制度,派出所里有专人打扫环境,扫灰尘,拔杂草,清理杂物。特别是隆恩殿,打扫得很仔细,因为是皇帝祭祖的主要场所,所以要打扫得很仔细。经过壮丁的清理,关员来到这里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见没有发现漏洞,也就放心了。第二天,道光带领众贝勒大臣到昭陵隆恩殿举行大典。正当他登上殿前平台,等着向导官领他拜皇位时,突然看到平台东南角长了几棵野草,大为不悦。他想:祭陵仪式上的关员还这么不小心,其套路可想而知。这时,站在一旁的昭陵人发现了这些杂草,非常惊恐。他们慌忙跪在道光面前。道光又想,既然灵关可以清理其他地方,他怎么能忽视这么重要的地方呢?这种草注定是不平凡的。包当过三年保镖。他把草拔了下来,送给我检查。道光把草拿在手里,定睛一看。现在有三种“灵芝草”,是吉祥之兆。于是他化怒为喜,赦免了海关官员的过错。他还把灵芝送给了海关官员,请他好好保管这件宝贝。每当有大祭祀的时候,请拿出来放在告白上。不久,道光巡视盛京历城。在告别祖上龙兴之地回京前夕,他突然想起昭陵的三棵灵芝草,觉得这是他东游盛京时遇到的一件非常吉祥的事。于是,他命令他的内大臣留下他穿的三件长袍,把它们和灵芝草一起交给昭陵海关官员藏起来。从那以后。6月6日龙袍节之际,关员将道光袍和灵芝从樟木箱中取出,放在龙恩寺前的平台上晾晒,大祭时请出来祭祀。光绪二十六年,俄国官兵入侵盛京,龙袍灵芝从此消失。(苗文华:北陵志(41))

以上是昭陵附近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但这个谣言并不完全是凭空捏造的“谎言”,有些情节确实是有史实依据的。据《黑图档案》记载,昭陵确实有皇帝的龙袍。但是,这件长袍不是道光帝的,是乾隆御袍。事情是这样的:乾隆四十八年,李鸿第四次东游盛京祭祖。有一天,昭陵大典后,乾隆传话给内政大臣,要他把一件上好的“金钮扣丝龙袍”送到昭陵交给关员,要关员“恭敬藏在龙恩殿”。今后,每当有重大祭祀时,请献上这件龙袍作为祭品。乾隆皇帝此举有他的用意,因为此时乾隆已经72岁了。盛京离史静很远,交通不便。感觉很难再来盛京了。而且从东巡制度来看,他的祖父康熙大帝一生只来过盛京四次祭祖(最后一次是雍亲王进贡)。作为康熙的后代,应该不会超过他的祖父。乾隆苦思冥想,想出了两个备选方案,留下了自己最好的朝服。后来每次遇到大典,他都在太宗的宝座旁献上这件皇袍,表示要永远侍奉祖先,以尽孝心。所以道光传说中的龙袍,很可能就是乾隆皇帝留下的龙袍。当然也不排除昭陵有道光帝龙袍的可能。因为清朝的皇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比如说前任皇帝做了什么,后任皇帝往往要跟着做,因为这是“祖制”,必须跟着做。这样的事情很多。比如乾隆皇帝写了《白马歌》之后,嘉庆皇帝和道光来盛京祭祖的时候也写了这样一首白马歌。因此,乾隆皇帝留下了龙袍,道光也可能沿袭了祖制。只是档案里还没有记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