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的历史背景
东北秧歌中的历史秧歌,起源于汉族人民在元宵节庆典时的集会和表演,已延续千年。秧歌队通常装扮成生活或历史神话中的人物或方阵,由领舞者指挥集体走出各种队形或图案。二龙吐须、卷白菜心的传统图案,基本动作比较简单,模仿民间劳动的基本动作,如摆臂跳跃、扭腰扭肩、取四拍、前三拍向后、最后一拍返回。为了增加现场的生动性和表演效果,秧歌队一般都要配备粉丝。唱腔基本都是借用流行的民间曲调,和专业表演团体往往针对某个主题创作主题曲有很大区别。有些秧歌本身也发展成了一种传统戏曲。
据史料记载,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有在元月十五举行秧歌的习俗。装扮成士兵的男人和女人整夜载歌载舞。到清末民国时期,扭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的春节娱乐活动。“秧歌”的组织者是富商、行政机构或民间组织,负责召集擅长此道的当地人,设置服装道具,雇佣鼓组,组织排练,策划演出安排等。具体事务通常由演技好、威望高、处理能力强的“秧歌头”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