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春秋笔法?

陈寿的《三国志》

他徘徊在许多人之下,却不敢把我所有的心全部扔掉——看陈寿如何在文字中把赞扬和批评结合起来。

文|大海是可以培养的

写史书就像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都需要精雕细琢,都需要“工匠精神”,都属于艺术创造。

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一书中提出,史学家应具备“三性”,即史才、史学和史实。后来,阿清人章学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德”论。与其他三点相比,“实德”尤为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

三国历史

《三国志》无疑是一部好史,陈寿无疑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历史学家。所以他在写这部史书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基于史实,而且在某些方面,保证不会触怒统治者,招来杀身之祸。毕竟作为西晋的臣子,他要维护西晋统治者司马的利益。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谁让司马篡了曹魏的政权呢?陈寿也是无奈保命。

陈寿生于蜀国,先后任职于和西晋,但在撰写《三国志》时不得不以魏为正统。原因很简单。西晋陈寿写史,自然是以晋为正统,司马氏家族代表魏。因此,必须承认曹魏的正统性,以确保金朝的正统地位。

基于此,陈寿不得不为曹魏政权辩护,有些史实很难写下来。但陈寿并没有放弃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是非判断,一味地为曹魏政权辩护。

陈寿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史家,是因为他有着绝妙的文笔和语言艺术,他把含沙射影发挥到了极致。他在文字上巧妙地融合了褒贬,委婉地将自己的真实态度融入到三国的细微之处,如曹丕的梦与梦的记录。

对于曹丕,陈寿其实是相当挑剔的,尤其是他对甄士隐和曹植的处理。但是,陈寿不敢写曹丕做的这些丑恶的事。对于曹丕的评价,陈寿只是在《舒威温蒂集》中用“若加雅量”等语句委婉地加以批评。而这个批判,也就是包含了曹丕在对待甄氏和曹植时的残忍和嫉妒。若结合《舒威季芳传》中著名的说梦人周宣,则是曹丕的取梦实录,陈寿予褒贬言意,一目了然。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一下陈寿的两次曹丕梦,窥探一下陈寿不凡的笔触艺术。

陈寿雕塑

一、梦“绿气自地归天”与甄氏之死

《三国志·舒威·季芳传》记载:“皇帝又问:‘昨夜梦见青气自地归天。’宣队曰:‘天下当有贵女冤死。’当时皇帝已经派了一个使者给甄厚喜加封,听到宣言就后悔了,派人去追使者。"

绿气意味着尊严。绿色的空气从地面升到天上,预示着地位高贵的人会死去。但从梦境来看,濒死者的性别并不明确。而周璇会特意解释为你的女人,其实指的就是甄氏。

由此可见,曹丕下令处死甄士隐,也许早已为朝廷所知,周宣称甄士隐“冤死”,实际上是委婉地传达了他的态度。但陈寿记录这一梦境和梦职业,是为了潜移默化地揭示甄氏之死的历史真相,回应周宣的“冤死”论,表达对曹丕的批判。

陈寿秉承曹魏正统的原则,在与曹魏统治者直接相关的记载中,如《帝姬》、《皇后传》等。,他是“尊者讳”,事情的隐瞒程度因传承人的身份而异。

比如,关于此梦所反映的“甄氏之死”,陈寿在《三国志·舒威·温蒂纪》中只说“甄氏夫人死了”,并无暴死的痕迹,他也未能写出直书;《三国志·舒威后妃传》更接近史实,指出甄氏是被曹丕处死的。至于其他离统治者更远的传记,则委婉地传达了历史真相和他们的真实态度。如《三国志·舒威·季芳传》通过《忆梦》指出甄氏其实是冤死,从而委婉地用笔传达了对曹丕的批判。

第二,梦里的“温,要使它越来越亮”与曹植被贬有关。

《三国志·舒威·季芳传》记载:“皇帝又问:‘我梦见拓片钱文,我要说得更明白些。“什么是邪恶,”宣称失望是错误的。皇帝又问他,并向他宣布:“这是陛下的家庭事务。虽然你要我做,太后不听,因为你要毁文。当时皇帝为了惩罚弟弟栽赃,逼迫太后,自己却被降职。"

面对曹丕对这个梦的询问,周宣一开始并没有占据梦境。曹丕的质问只是委婉地说那是曹丕的家事,说明曹丕想采取行动,受制于太后。周宣的释梦很隐晦,只给了曹丕一点提示,却从来没有揭示出真正的含义。

陈寿在记录了这个梦和周宣的梦职业后,对这个梦的含义做了明确的解释:“皇上要惩罚弟弟,就逼着太后,自己却失宠了。”指出这个梦其实是说曹丕想惩罚曹植,但是太后不允许,只好降职。

陈寿把这个梦记录下来,是为了揭示曹丕处置曹植不是临时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以至于他日思夜想。至于陈寿对周宣梦——造梦的补充说明,一方面是为了传达史实,暗示曹植被贬是受太后保护的。曹丕的本意其实是想杀曹植,但受制于太后,只好退而求其次。最后只是借口被降职。另一方面,他又将自己的判断融入其中,认为曹丕残忍,心胸狭隘,心胸不宽广,无法秉持公平。

《曹丕贬曹植的借口》漫画

曹丕的“厌骨肉”打压曹植多,在《三国志》中有所体现。但陈寿杀死曹植的意图,出于保护他的需要,史书上并不能直接记载。因此,陈寿通过记录曹丕的梦和周宣的梦,传达了曹植被贬背后的史实,反映了曹丕杀曹植的真实心理。这样,陈寿才得以整合他对曹丕心胸狭隘、心胸狭窄的批判态度。

陈寿记录了这两个梦和梦职业的故事,就像春秋时期的文笔一样。他在保证魏为正统体制的前提下,既反映了相关事件的史实,又暗含褒贬,委婉地传达了自己对曹丕的批评和批判。他在《三国志》中留下史实线索,在掌声间玩弄文字,无愧于“谏多言,知得失”的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