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国王,统一了哪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指的是齐、楚、燕、汉、赵、魏。

1,消灭韩国

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郡成为“假卫”(即代理郡守),把自己的领地让给了秦国。滕被秦任命为文史,后又被派遣率军攻打南朝鲜。滕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行得很顺利。公元前230年(秦朝十七年),汪涵安被攻陷,南朝鲜灭亡。

2.灭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国趁赵国地震饥荒,派王建攻打赵国。赵派李牧、司马尚抵抗,双方相持了一年。危急关头,秦国动用了它的杀手锏——越轨。王建用一大笔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凯,让他散布李牧和司马尚谋反的谣言。

赵王信以为真,派人顶替李牧。在目前的敌情下,李牧不肯放弃兵权。赵王秘密派人捉拿李牧并将其杀死,同时杀死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杀死赵扫清了道路。从此,如入无人之境,攻城击赵。

公元前228年(秦王十九年),秦军攻打邯郸,这座著名的城市落入秦国手中。不久,逃亡的赵被迫把赵国的地图让给了秦国。赵竟然灭亡了。但龚自嘉带着一帮人逃到代县(今河北蔚县),自立为王。公元前222年,秦军灭燕国后,占领了燕国。至此,秦国统一了北方。

3.灭燕国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的军队到达了燕国的边境。闫国军整天都处于恐慌状态。眼看着秦消灭了三晋,他要自杀,却又无能为力。燕太子丹最后想出了一个孤注一掷的刺杀,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死秦王,那是在公元前227年。

刺杀最终失败,秦王却差点死在荆轲的匕首下。他对嫣恨之入骨,立即增派兵力进攻。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而燕和太子丹逃到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数千人在秦军追杀太子丹至延水。

太子丹因为潜伏在水中,所以活了下来。后来,燕国王茜权衡利益后,派人杀了太子丹,把他的首级献给秦国,希望得到休战,保住燕国。燕王Xi逃到辽东后,秦军的主力被调到南线去攻打楚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奉命进攻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攻占了燕国王茜,燕国彻底灭亡。

4.灭魏国

公元前231年,在秦国的强大力量下,魏景聪国王向秦进提出让李益延缓他的军队。这时,秦王正在调动军队向赵国发起总攻,他不想分散兵力攻打魏国,就接受了土地的提议。这使得魏能够维持几年的残局。公元前225年,正当主力南下攻打楚国的时候,秦国的王政派年轻的将军王贲率军围攻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军关上城门,坚持不住了。因为大梁城防已修建多年,极为坚固,秦军无法强攻。王奔想出了一个水路进攻的办法。秦军的大批士卒被安排挖沟,从黄河和峡谷中取水,灌入大梁。三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屏障全部倒塌,魏只好投降。魏国灭亡了。

5.灭楚国

公元前228年,楚幽王去世,统治集团分裂。王猷同父异母的弟弟裘德登上王位成为哀王,但仅仅两个月后,他就被同父异母的弟弟卑微的门徒杀死了。楚王室更是四分五裂。公元前226年,楚国发生内乱,秦王不失时机地把秦军从北方伐燕的前线调去南方攻楚,先后攻占了楚国10多座城市。

公元前224年,秦楚决战即将开始。秦王年轻的将军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攻打楚国,被楚军打败。然后他派大将王建带领60万秦军去攻打楚国。王建进入楚国版图后,并没有立即发动攻势。在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后,秦军基本上适应了楚国的形势,士气高昂,体力充沛。

与此同时,被召来与秦军作战的楚军,由于粮草匮乏,斗志逐渐涣散,准备东退。储君一退,王建抓住机会,下令全军出击。秦军一举击溃楚军主力,长驱直入内地,杀死了楚军总司令项燕。

然后,秦军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寿春,抓住了楚王,楚国在公元前223年灭亡。公元前222年,刚刚灭了南方楚国的军队征服了越军,设立会稽郡。由此,长江流域全部纳入秦国版图。

6.公元前221年(秦王二十六年)灭齐国,秦王命令王贲南下,攻打东方六国的最后一个:齐国。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国是山东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在公元前284年,燕、赵、韩、魏、楚先后攻打齐国,尤其是燕横扫,几乎使齐国灭亡。从此,齐国一蹶不振。

公元前249年(齐十六年),这位不屈的国王死了,成了宰相。秦国很快就展开了收买圈内人的活动,把大量的金器玉器送给了厚生。在获得秦国的好处后,他们陆续向秦国派出大批客人。秦国还贿赂他们,给他们钱和财宝,让他们回齐国做内奸。

他们说,齐王剑应该去西方的秦朝,以显示他的屈服。还说齐秦是亲家,不用准备对秦的战争,也不应该帮助三晋、燕楚攻打秦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贲南下伐齐,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王贲率军进入临淄,齐和侯生不战而降。齐国灭亡了。

扩展数据:

六国的衰落

1,齐国是东方强国。然而,在秦始皇初年,当齐国政权传到齐国王剑时,齐威王时期建立的霸权早已成为过去,齐国作为东方大国早已名存实亡。其政治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国家没有好的大臣和将领,军队没有奋进和战斗的雄心。面对强秦即将发动的毁灭六国的战争,毫无准备,坐以待毙。

2.韩国本来就是三晋最弱的一方。当韩欢到达时,韩已经向秦国投降了。秦始皇初年,韩国的疆域更小,只剩下首都杨寨和周边10多个中小城市,基本上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

3.虽然魏国在战国早期经历了最繁荣的时期,但它拥有河东、河西、河内和河流以外的广阔地区,形势危险。但由于它在函谷关堵住了秦东的咽喉,多年来都是秦国的首席对手,尤其是魏惠王以来,其版图逐渐缩小。

秦始皇初年,正如魏安立王晚年一样,国家形势更加衰弱。但信陵君盗魅救赵,尤其是联合诸侯国抗秦,大大提高了魏国的威望。而安力王昏庸无能,不趁机复辟国家,反而听信秦国挑拨离间,废黜信陵君,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宝贵机会。

4.赵位于中原之北,距2000里,也是北方的强国。赵武灵王时,提倡胡夫骑射,革新政治,使强兵富裕,令全国耳目一新。赵北拒匈奴,南拒,成为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然而,赵武灵王死后,赵屡遭蚩袭,国之精兵廉颇、李牧未任,却听信谗言,诽谤他。赵王的这种昏庸无能最终使赵为秦所破。

5.春秋初期,燕国还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当它到达燕昭王时,它努力治理国家,扩大领土,国力增强。它曾经北至辽东,西至上谷,南与齐、赵接壤。到了燕国当政时,不但不与邻国赵、齐修好,反而经常发动混战,劳民伤财,国力巨大,成为六国中略强于南朝鲜的弱国。

6.从春秋到战国,楚国从未失去南方大国的地位,疆域五千里,百万里,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粟支10年。是诸侯国中实力相当的大国。然而,自从秦朝在白起攻占了楚国的都城之后,楚国的势力被大大削弱,都城被迫迁至陈迪,之后又迁至鞠扬和寿春。多次被迫迁都,极大地挫伤了楚人的士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