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是什么意思?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笔墨淡雅,山水布局得当,墨色多变。

是元代画家黄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是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是国宝级文物。

黄由弟弟郑勋(无用之师)所画,几经易手,因“焚画人祭”而被斩首。上半卷:余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

绘画内容

富春山居图最初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被裱成一个长约700厘米的长卷。但黄并没有必然地按照每张纸的大小、宽度、长度来构思结构,而是让个人的自由创作在山川之间得到放松,远远就能看到。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不是广角就是特写。在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奔放,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第一部:残山图从一座有着顽强不屈精神的山开始,是一个漫长而庞大的体系,拉开了序幕。画面上,峰峦逶迤汇聚,浑圆厚实,缓缓向上的土堆层层堆积,然后向左拐,缓缓倾斜。黄用他最独特的笔法“龙皮马”,用毛笔中心有力地往下刷,在画面上形成一种泥土的厚重质感。

在第二部分,山区的发展和变化发生了转折。随着山的高低变化,画中的树、坡、屋、河中的船都有一种被山和山野人包围的凄凉感。第二部分也将穿过一条水道到达终点。主峰在左,诸山在左呼应,近处的松柏微微向右摆动,与远处的远山遥相呼应,承上启下,路回峰顶。

从第二部到第三部,墨色变化最大,空间变化最大。第二部也呼应了第三部的开头。黄的笔触突然转向,微微利用染过的斜坡和平静的江面,向后延伸。画面从密集到舒适,远处很美。水波、丝草、浩渺的水、细沙在画中用浓墨细笔勾勒出来,景色灵动。水从哪里来?它来自天空中的云。在唐诗中,它说“我将走,直到水检查我的路径,然后坐看上升的云”。如果按图走,富春江上穷的地方就是它的口,然后你觉得穷是绝望,但你要坐下来看云升起,云只是人生的另一种现象。因此,黄也把这些哲学的、文学的东西变成了岩石、水、沙与的互动关系。

第四部,整幅画笔墨最少,没有污染,只有山只有水,还原了真实的自然。构图跨越第五部,一片水和沙,最长的留白,就像所有的季节,时光流逝,岁月匆匆。画中有一棵苔藓枯萎的小树坡,河岸上有一座小桥连接着第五部分。富春山居图的六个部分也和春夏秋冬非常相似。从前三部,繁华壮丽,到第四部,时间上就像秋冬。放眼万物,繁华尽,寂静无边。

第五部到第六部,白沙中间有两只小船,船上的渔民只是一个景象,一个微小的身影,一个微小的生命,就像整个空白空间里的一粒尘埃。远处的一座山,钢笔线描,墨水拖动,交织在一起,一直延续到后面的一大片空白。

创作背景

元朝把天下人分为四等,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方人,黄成为“四等公民”。国家灭亡后,南宋遗民在轻蔑和屈辱中努力生存。如南宋遗民龚楷在《瘦马图》卷中表达了亡国后的失落感,有同感的文人也纷纷效仿,在图后写下后记。江南文人的这种心态已经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黄年轻时当过地方官,起初是簿记员,后来在他45岁左右时,在一个名叫张率的官僚手下当过椽子。后来,因为张吕犯了官司,黄被诬陷入狱。出狱后,他不再过问政事,游走江湖。曾经,我靠卖占卜为生。后来参加了主张儒释道合一的全真教,他甚至看透了红尘。由于长期流浪山川,我开始对山川产生了兴趣。为了领略山川的神韵,他在常熟虞山居住时,经常观察虞山的变化和奇妙的景色,从内心汲取,用笔传达。他的一些山水画素材来自这些山林。他住在松江时,对山水的观察到了痴迷的地步。有时他整天坐在山里,废寝忘食。他住在富春江的时候,总是背着一个皮包,内置绘画工具。每当他看到山里的风景时,他都会拿着展览纸写下来。富春江以北有座大岭山,是王巩晚年隐居的地方。他以大岭山为师,画了《富春大岭图》。

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写作到绘画花了大约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整日不辞辛劳,奔波在富春江畔,观察着烟云变幻的奇观,享受着江山滩钓鱼的胜利。他随身带着纸笔,遇到好的场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很多山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实的经历、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再加上他晚年完美的笔墨技巧,所以他写得从容不迫。

艺术欣赏

主题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是画家的精神诉求和启示,是画家对生活态度的表达,是画家对生活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描绘了一条长河,它在一千年的历史中流经浅滩、急流和山峰。第一段是夏天的感觉,第二段是秋天的景象,树叶部分褪色,都是竖着画的,仿佛繁华尽去。

《富春山居图》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哲学,一种人生态度,让创作者把九十岁的亡国之痛变成另一种东西,心胸开阔,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回归山水,不管朝代兴衰,回来做自己,做简单的自己就好。张士诚在争天下,朱元璋在争天下,元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多岁的时候,也觉得王朝的兴衰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长山、乱云、青山”。画中还有渔樵文人的形象,隐居山林,忘情江湖。

绘画技巧

1.整体风格:富春山居图的山石弯弯曲曲,突兀自然。长而干,功力十足,洒脱,颇有灵气。全图笔墨淡雅,山石上只盖了一层近乎透明的墨汁,远山、江边的沙渍、波影都染上了一点深色的墨汁,青苔、树叶点缀着浓浓的墨汁,醒目而自然。整个画面充满了美丽的森林和茂密的植被,充满了隐士流浪的仙女和冷漠的诗歌,散发着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完成了元画的静散特色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革,元画的抒情性也在该卷中得到体现。

2.构图:《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在灌木丛中,或渔夫垂钓,或独坐茅草亭,倚着栏杆,看着鸭子在水中浮沉。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我忘记了这两件事。岸边水色近景,一山一山,一山一沙,远山若隐若现,缓缓展开,但感受一江无际,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有时江面又远又宽,是沧海一粟;有时走近岸边,可以仔细看看松林中渔家的闲适宁静。山下水波涌动,独自在江上垂钓,令人心旷神怡。然后几十座山在翻滚,群峰竞起,最后群峰突起,远去。山间点缀着村舍和茅草亭,树木葱郁,树木茂密,近处树木厚重,远处树影袅袅,渔船在水中垂钓,层次分明的景观布置得井井有条。

富春山居图采用横向滚动的方式,按照人的正常视觉,将山水景物构建在同一水平上,这是一种平面延伸的构图方式。画面上,画家设计了层次感的风景,山的前后由近及远排列,在构图的方式上给了前后景物一个有效的衔接。天地之间,所有的场景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空白中展现了空间的真实感受,也突出了没有画的地方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的特点。纵观整幅画,我们可以看到黄先生对画面布局、意象安排和空间探索的独到见解。值得注意的是,在绘画构图上,黄采用了一种宽泛的方式来实现绘画构图的转变。在山水画中,元四家采用了一种由近及远的画法,有着非常清晰的色谱,表现出画面的广泛含义,给观者留下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3.干墨法:在《富春山居图》中,观者看不到大浓墨的表情,却在淡雅的格调中折射出秋天的味道。画家采用文人画的传统笔法来表现画卷。在绘画中,大多是用干纹来表现的。浓墨和湿墨只有在树的描写中才能看到。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既随意又柔和。在表现山的时候,无论是浓墨还是淡漠,都是用干涩的笔法来勾效果,逐渐由淡到浓,最后通过浓墨来勾,从而达到同样的效果。画树时,树干要么无骨,要么用简单的两笔勾勒,树叶的分布呈斑块状。在《富春山居图》中,画家用一笔就实现了形式与笔墨的转换。画家的笔充满了水,结合点和染料的特点,整幅画的变化非常丰富。树的浓墨速写与山形形成鲜明对比,干湿有弹性。在黄看来,用墨很重要。第一,可以从淡墨逐渐过渡到浓墨,在纸上可以看到润的特点。画家的这种观点是元代人对笔墨使用的认识,突出了笔墨的有效结合,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

4.干笔:在《富春山居图》中,观者将作者的笔法视为纯粹的笔法,而不是用更厚重的笔法来表现画卷,而是用优雅的笔法简单地勾勒出画卷中的秋韵。黄先生在表现书画时,用干纹来表现画卷,这是文人画的传统表现手法。在墨法的运用上,只在树的轮廓上用浓墨和湿墨,其他的东西都用淡墨的干笔,突出了一种淡泊干笔的特殊墨法。比如画山的时候,用干笔,淡墨作画,浓墨收笔,明暗结合,整个画面看起来轻盈得体,明显是一气呵成的气势。画中的远山和大陆都是用淡墨描绘的,但只能看到一点点痕迹,在淡描中只能看到它的形状和笔墨。山坡、水线用浓墨、淡墨、干墨重新勾绘,使这幅画呈现出明暗结合的特点,而且很自然,纸张表现效果很好。树的浓墨点画和山的淡墨描绘是非常鲜明的对比。干与湿、淡与浓的结合,整幅画呈现出一幅节奏变化丰富的画面。

5.匹马刷法:在富春山居图,根据富春山文脉的延伸,采用“长匹马刷”的绘画方法。江面用水平的长脊表示,与山交汇处的浅水也用长线表示。山峰和平坡用阴影中的水平点来描述,丛林用改变后的“米颠团”法来描述。厚薄变化,聚散结合,远近浓淡干湿结合,苍凉无边。远山的峰峦树木,点缀着淡墨小竖点,上细下粗,似点非点,似树非树。岩石大多用干笔擦,线条密集;龙皮马为主,带一点解索皴;笔的转折灵活而自由,墨中夹杂着现实与干涩。

图像

画中有七个人。第一个出场的是渔夫和樵夫。渔夫在捕鱼,樵夫在砍柴。渔夫和樵夫绝对不是普通人。元朝时,不当官的人大多隐居,以打鱼砍柴为生,或者在路边摆摊算命,卖占卜为生。还有一个毛婷的学者,戴着一顶高帽子,坐在亭子里看鸭子,看渔夫。学者可以成为渔夫,渔夫也可以成为学者,只是角色可以改变。创作者在这里其实有一个比喻,就是两个角色不同的人。一个读书人可以把自己释放到山水中,成为一个渔夫,也可以走出来,成为朝廷的官员。在过去的社会,是有这种交换的可能的。最后两艘船在河上,他们看到船上有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