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的发展
四大著名刺绣形成于19世纪中期。除了自身的艺术特点,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刺绣的商业化。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其中,江苏、四川、广东、湖南的产品销售尤为广泛,因此被称为四大名绣。
中国刺绣的“四大名绣”
苏绣位于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吴县,靠近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所以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女性擅长刺绣。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织锦,多彩的花线,为苏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形成了图案优美、色彩和谐、线条清晰、针法活泼、刺绣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从欣赏的角度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山水可分远近趣;亭子有着深邃的身躯;人物可以有生动的感情;花鸟可以显示它们的优雅和亲密。苏绣的仿绣、人像绣的写实艺术效果举世闻名。在刺绣技法上,苏绣以针组为主,绣线套针,不露针迹。同一种类或相邻颜色的三、四种不同色线常被用来搭配,使盛开的色彩效果被自由绣制。同时,在表现形象时留一条“水道”也是好的,即在形象的深度变化中留一条线空出来,这样可以有层次感,图案的轮廓也比较整齐。所以人们评价苏绣时,往往用八个字来概括:“平、齐、细、密、匀、顺、谐、亮”。
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品种齐全、画面丰富、变化多样的完整艺术,涉及装饰画(如油画系列、国画系列、水乡系列、花卉系列、贺卡系列、鸽子谱系列、花瓶系列等。).实用产品涉及服装、手帕、围巾、贺卡等。
粤绣是广东刺绣产品的总称。相传,它最初创建于少数民族——黎族。以前的刺绣工人大多是广州、潮州的男性,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主要有服装、挂屏、钱包、屏心、团扇、扇罩等刺绣。在艺术上,粤绣构图密集活泼,色彩丰富炫目,针法简单,绣线粗而松,针法长短不均,针法略有重叠。凤凰、牡丹、松鹤、猿、鹿、鸡、鹅往往是题材。另一种著名的粤绣是用锦缎或钉金绣制的,即著名的钉金绣,特别是衬有高浮垫的金丝绒绣,金碧辉煌,多用作服饰、舞台陈设、寺庙陈设绣,适于渲染热烈喜庆的气氛。
蜀绣又称“川绣”,是指以成都为代表的川绣。蜀绣历史悠久。据晋代常渠《华阳国志》记载,蜀地的刺绣在当时非常有名,蜀绣、蜀锦被视为蜀地名产。蜀绣中的纯观赏对象相对较少,多为生活用品,多为花鸟虫鱼、民间吉祥文字、传统装饰图案,颇具喜庆色彩。它们被绣在被子、枕套、衣服、鞋子和画屏上。清代中后期,蜀绣在地方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吸收了顾绣和苏绣的优点,成为中国重要的商业刺绣之一。蜀绣针法工整,匀亮,丝路清晰,无代笔,花纹边缘过于整齐如刀切,色泽明丽。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长沙的商人为了满足一批靠镇压太平军发了财的暴发户,开设了“顾绣村”,很快就以湘绣的名义压倒了顾绣。湘绣的特点是用绒线(无捻毛线)刺绣。事实上,丝绒线经过溶液处理,以防止起球。这种刺绣在当地被称为“羊毛细绣”。湘绣也多以国画为主,形式生动,风格豪放。曾有“绣花生闻,绣鸟能闻,绣虎能跑,绣人能抒情”的美誉。湘绣人文绘画的配色特点以深灰、黑白为主,如水墨画般飘逸;湘绣的日用品色彩鲜艳,装饰性较强。
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人民生活困苦。从外国列强入侵到军阀割据,内忧外患,战乱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刺绣和其他民族工商业一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几近消亡。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刺绣和其他行业一样,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许多地方为了保持和发展本地区的刺绣技艺,纷纷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并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和推动刺绣技艺的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对许多失传于民间的刺绣绝技的系统开发和利用,极大地丰富了刺绣针法的内容,使刺绣更加绚丽多彩。特别是在“双面绣”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双面完全不同绣”,即在同一面料的两面都可以绣出画面、针迹、颜色完全不同的刺绣,令世人惊呼连连:“简直是世界绝技”。
刺绣,又称针绣,俗称刺绣。绣花针绘制彩线(丝、绒、线)并按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丝、布、绸)上绣针,形成带有绣痕的图案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之为“霾”、“针霾”。后来,由于刺绣多由女性制作,所以又被称为“针线活”。据《尚书》记载,早在4000年前,章服制度就规定“衣服要画绣”。到了周朝,就有了“刺绣与缫丝并作”的记载。湖北、湖南出土的战国、汉代刺绣水平很高。在唐宋时期,刺绣被用于绘画、书法、装饰等。明清时期,宫廷刺绣规模较大,民间刺绣进一步发展。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相继产生,被称为“四大名绣”。此外,还有顾绣,如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些都是长期流传下来的。刺绣针法有齐针、袖针、插针、长短针、分针、平金、拨沙等几十种,色彩丰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