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研究
中国的植被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植被分类标准主要以建群植物的外貌(即生活型)为主,同时也考虑空间层次(即空间切片)和时间层次(即时间切片,主要指栽培群落),此外还有土壤基质和生境。在植被分区中,不仅要考虑天然原生植被,还要考虑天然次生植被和栽培植被。在植被与环境条件的联系上,不仅要考虑宏观的气候环境,还要注意基质(即地质、土壤)的条件。
植物的生长,或者说植被的发育,是受生态因素(即自然条件)控制的。生态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水分、矿物质(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中,前四个因素,即日照、温度、水分、矿物质,具有较大的地域变化和一定的分布规律。换句话说,植被的分布主要与气候和土壤有关。人类对植被的改造和利用,离不开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自然植被是一个地区出现的植物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植被的单位是植物群落,某一区域的植被可以由单个群落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群落组成。例如,长白山的植被主要由森林群落组成,而华北的植被则由森林、灌木和草甸群落组成。植被是一个基因库,保存着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各种重要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