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国学大师?
柏杨(1920年3月7日~ 2008年4月29日)原名郭,后改名郭立邦,最后改名郭毅东。一个人文学科的大师,当代华人世界不朽的读书图腾,自称“野兽”。
柏杨主要写小说和散文,后者更为成功。曾被列为台湾省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主要有《玉雕》、《聊梦》(10集)、《西窗随笔》(10集)、《无心集》、《云上游记》等。
柏杨也写了很多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 * *”小说,主要包括《辩论天花》、《天将》、《异乡》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荒原》、《秘密》、《所罗门》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帆》、《奋斗》,文笔犀利,深刻揭露了台湾省社会“吃人”的本质。2008年4月29日凌晨1点12分,柏杨因肺炎去世。
胡适(1891.12.17—1962 . 2 . 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作家和哲学家。因为他提倡文学革命,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原名嗣,学名洪标,字西江,后改名胡适,笔名天风、苍晖等。其中,适的名称和字眼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的典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6月5438+09年10月)人称任公,冰室主人、冰饮者、哀悼者、新中国公民、自由斋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是近代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和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文学家。1898年改革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王国维(1877 —1927),浙江海宁人,祖籍于波、静安、官塘、永冠。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文物、古代史地理学家、诗人、文论家、哲学家、国学大师。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汉族,祖籍浙江诸暨,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多次赴德、法留学,学习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曾任首席教育官、北京大学校长、人民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他为中国新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堪称“学术泰斗、世界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物质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的教育方针和对儿童“尊重自然”、“发展个性”的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之家的实验和推广,逐步用学前儿童的公立教育取代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的公立教育理想。他是中国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他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实施美育。他设想通过三个机构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美育: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和他们的母亲生活在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中;一方面,幼儿园的美育是通过舞蹈、歌唱、手工等“美育专题”进行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他课的美育因素,比如“计算和演讲,在编排和语气上也要迎合他们的美感,不能对算法和语法感到乏味。”其74年的生命历程,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国民党政府时代。它一路历经风雨,始终坚持爱国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奠定了中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中国教育、文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教育著作有《蔡元培教育文选》和《蔡元培教育文选》。
陈寅恪(1890-1969),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江西伊宁(今修水县)人。著名诗人陈之子,湖南巡抚陈宝桢之孙。省长唐的孙女夫人也是一名教师。他们在清华校园相识,37岁时在上海1928结婚。陈寅恪年轻时在南京的家塾读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和哲学经典。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傅斯年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所长。字梦钗,字孟真。祖本书是傅先生的文集。
章太炎(1869—1936)原名薛城。后来改名深红,太有煽动性了。汉族,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著述颇丰。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机械唯物论和生物进化论,在著作中阐述西方哲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新思想和新内容,主要体现在《诗经》中,认为“精即物”,“其智不在气”;他宣称“天若与神为夫,则无有”,否认天命论的宣扬。他的思想受到佛教唯识宗和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思想逐渐没落。
鲁迅笔下的章太炎先生,首先是革命家,其次才是大学者。他宣扬国粹,却坚决激烈地反抗权威和一切束缚。他的确是一个道德主义者,强调道德的力量,但反对社会对个人的压制,主张人格的绝对自由。
他在文学、历史和语言学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宣扬革命的诗歌影响很大,但文字古老深奥。《新方言》、《小学文首》、《问题解答》对上半部词源、下半部变化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有关儒学的著作有:《新儒家论》、《设置孔子》等。
他一生著作甚多,约400万字。除了在张的系列和续版中发表的作品外,手稿还在张的系列三中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