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汉代中国弩的演变
公元前99年秋天,在季峻山(今塔尔坎)的山谷里,骑队长李陵下令,百姓人仰马翻。季峻之战,汉军5000步兵和匈奴8万骑兵苦战10多天,死伤至少10000人,虽败犹荣。李陵长期训练的精锐弓弩手,为汉军在十六世大战中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战国:强弩一般装备部队。
弩是冷兵器时代威力巨大的远程武器。《军事情报与军事情报》中有一句话:“中国的利器是弓和弩,但弩最有用。”弩由弩、弩臂、弩机三部分组成。
弩把射箭分为两个独立的动作:装箭和射击。弩可以集中精力射击,不需要和弓箭手同时瞄准。因为有瞭望山进行瞄准,所以弩的射击精度比弓高。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弩,楚国率先在军队中部署。
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都超过了春秋时期,战国诸侯致力于军事改革和军备竞赛。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率先改革,任命了著名的吴起。
公元前389年的殷晋之战,吴起率领自己训练的5万“魏武祖”以少胜多,击败了50万秦军。魏武祖的“操弩十二石,负箭五十支”是战国军队大量部署强弩的先声。赵武灵王(公元前340-295年)穿着胡服骑射,建立了著名的骑兵部队“赵骑士”,可以与相抗衡。
七国中最弱的韩国,擅长制作弩。所谓“天下强弓皆来自韩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创造了令六国闻风丧胆的步兵“秦瑞氏”,弩也是制式武器。战国中后期,射程远、杀伤力强的铜弩机迅速装备七军。
单兵弩的主要卷绕方式有臂张和臂张。后者需要双手拉弦,弓杆可以双脚拉。臂张弩的拉力在300-400公斤左右,射程可达臂张弩的两倍以上。战国时期著名的弩,如女西子、少府、十里、紫来等,都是弩。
通常即使有拉力60-70公斤的强弓,臂力强的武将也能用150公斤以上的弓。强弩远比弓强,射程更远。但是弩的上弦费力费时,所以发射频率低,这是弩的明显弱点。弓箭手射出三支箭,但强壮的弓弩手不一定能射出一支。
弓和弩可以直接射击,也可以仰角射击,增加射程。考虑到空气阻力,最佳向上拍摄角度为38度和52度。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中,弓弩手屡立战功。公元前341年的马岭之战,军事家孙膑在马岭路两侧埋伏齐国弓弩手一万人,用减灶的方法把庞伟涓诱入陷阱,所有的弩都重重地打在魏军身上。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赵国军队被秦军分割成两支孤军,粮草和后援也被切断。赵精锐主力突围,秦弩显神威,乱箭射死主帅赵括。40万投降的赵军被活埋。
希腊罗马时期,欧洲也有本土起源的弩,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弩的制造技术似乎没有保存下来。弩从1066年黑斯廷斯之战(中国北宋中后期)开始在欧洲战场上大规模使用。意大利城邦热那亚的弩兵,曾经为各国军队效力。
弩的远程射击对中世纪的贵族骑士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在1139年的拉特兰宗教会议上,弩被禁止使用,但在战争中很难开展。当时欧洲的战争以封建骑士为主,战术也比较单一。骑士的冲锋和战斗往往决定了战斗的胜负。
所以在中世纪中前期,无论是强大的弓弩手,还是农民步兵,都只能起到配角的作用。14世纪开始的步兵革命后,在英国长弓兵和瑞士矛兵的冲击下,骑兵统治战场的历史结束了。
虽然英国长弓的射速很快,射程也比弩大得多,但要成为手需要多年的力量和技巧训练,一个农夫只需几周就能掌握弩,因此弩在欧洲大陆的部队中被广泛使用。
秦朝:弩机结构成熟,技术发达
弩机的结构在战国时期已经成熟,其后人继承了战国时期的基本形制。战国晚期和秦朝,弩机有一个很重要的演变,就是从无国到有国。木椁,尤其是铜椁的出现,加强了弩身,减少了最容易损坏的弩臂的劈裂,提高了弩机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威力大增。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大力推行度量衡的统一和标准。到了秦始皇时代,弩的通用性、标准和规格进一步加强,弩的零件甚至可以互换,不影响使用。通过秦始皇陵1号坑和2号坑的士兵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弩在秦军中的重要地位。
1坑内是一个朝东的长方形军阵,以步兵、战车、弓弩手为主,没有骑兵。这个军事编队可能是秦军协同作战的主要编队之一。阵列的中心是战车和步兵。弓弩手在军阵中的射手都是穿着战袍,不穿盔甲,作用是用远程射击先发制人,让敌人无法“乱阵”。
弓弩手,射手,没有穿盔甲。可能是完成远程打击后,有利于快速轻装撤离,给进攻的步兵和战车留有余地。军阵两翼和后侧的士兵和人物,往往身穿铠甲,手持强弩,防止敌人从侧翼进攻或从背后包抄。二号坑有四个不同的小方阵,大概是执行临时任务的战斗队形。
独立弓弩手阵分为内圈和外圈。内圈是跪着的弓兵,外圈是垂直的弓弩手。弓弩手分别以跪姿和站姿轮流射击,避免伤及己方,增强杀伤力。秦兵马俑坑出土的箭头只有一个是铁制的,其余都是青铜箭头。
这些青铜箭头不仅光滑平整,而且表面有一层铬盐氧化层,以提高铜等金属的耐腐蚀性,说明秦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和工艺已经成熟和发达。在秦朝灭六国之前,北方的匈奴乘中原内乱之机,多次侵占南方大片领土。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
秦军的主要部队是步兵和弓弩手。小弩射程约150m,大弩射程可达800m。强弩对付只有皮甲保护的匈奴轻骑兵绰绰有余。秦军的少数精锐骑兵可以独立冲锋陷阵,也可以灵活保护主力部队。蒙恬北伐大获全胜,“但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汉代:弩进入第一个全盛时期。
西汉和东汉与匈奴、羌和的战争还在继续,弩机进入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汉代的弓弩手大多有铜冠,瞭望山用刻度变高,提高了射击精度。西汉时期的炼铁技术已经成熟,汉武帝时期中山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镞多为铁制。
早期的铁箭簇是铸造的,后来是锻造的。锻造的缺点是不能制成复杂的形状,但锻造的箭比铸造的箭更锋利、更坚韧。青铜箭头的历史到东汉时期就结束了。
西汉建立了配备弩的战斗队形,其士兵被称为“张”、“射手”、“曳光弹射手”,并设置了弩将的职位,如将军强弩、司马强弩、队长强弩等。到了汉代,弩射法和弩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汉书·艺文志》中的相关记载中就有三件李将军的射法。
一般强弩射击五卷,伸缩弩射击十五篇。银湾汉墓出土的军械库《雍氏四年铠车图册》详细记载了西汉皇帝统治时期军械库中武器装备的名称和数量。其中普通弩多达526526支,可装备50多万大军。普通弓有775,265,438+0,弩与弓的比例大致为7: 65,438+0。
据居延汉简记载,汉代边防阵地存放的兵器中,有6件成为弩,其他近战兵器占40%。西汉时期弩等远程武器的重要性以及弩相对于弓的优越性可见一斑。相册还记录了564辆装备弩车和10辆装备弩车。后者有一个发动机罩保护装置。
应该是当时机动性最强,威力最大的远程武器。可以推测,WISCO的强弩可以攻守城池,甚至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学者认为,汉代1石相当于30公斤,西汉标准弩为6石弩,拉力为180公斤。汉武帝时期,超过10石的强弩作为战略物资禁止出门。
汉代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大黄弩,因“黄角大体”而得名。这种弩包括拉力可达40石(1200斤)、多人操作的巨弩(弩枪),以及单弩十几石(300斤以上)。单兵大黄弩只有强大的军士才能打开,射程可达400米。
塔尔坎虽然擅长骑射,但能准确命中60米内的目标,有效射程估计不超过100米。比起汉军的强弩,他更胜一筹。
西汉重型大黄弩
公元前120年,飞将军李广率四千人出北平,被四万匈奴骑兵包围。匈奴猛攻,汉军危在旦夕。李广接连用大黄弩射死了匈奴左的几名将领,匈奴军队的攻势减弱。第二天,张骞的一万援军赶到,匈奴不得不开道北撤。"
李光以他的射击技术闻名于世。他凭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可见当时战争中强弩的巨大战斗力和心理威慑作用。君子山之战,李广的孙子李陵用弩射匈奴单于,可惜没射中。在与匈奴激战的10多天里,汉军一天射的箭多达50万支。
据保守估计,汉军在季峻战役中消耗的箭总量超过250万支。西汉军队携带的箭数量之庞大,令人震惊。西汉骑兵的数量和质量都比秦朝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文帝统治时期,可以出动65438+万骑兵阻止匈奴的入侵。汉武帝时期,朝廷圈养了40万匹马。
历史学家王世平估计,西汉时期骑兵的比例可能高达40%。卫青和霍去病多次远征匈奴,主要是骑兵,经常达到数万10。李陵的五千步兵和弓弩手与十倍于自己的塔尔坎交战撤退,但终究无法摆脱。如果有足够多的骑兵及时相助,李陵可能就像他爷爷一样近了。
与西汉的积极扩张不同,东汉的对外战略总体上倾向于防御,后者的军事实力不如前者。但由于技术进步,东汉的弩机更加精良:首先,弩机的山景更高,尺度更细,更有利于瞄准。
其次,腰弩出现。这种弩需要腰、脚、手的配合才能全力以赴的拉风,射程和杀伤力都比弓强。东汉后期的腰弩拉力更强,需要两个人配合上发条,拉力超过500斤。再次,东汉时期弩的种类更加丰富,适合骑兵使用的小臂弩已经投入实战。
最早的连弩出现在战国晚期。江陵楚墓出土的双箭发射十发,一次发射两弩,可连续发射10次。连弩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改进的,可以“一弩打尽箭”,称为诸葛亮连弩。连弩相对于普通的单发弩,确实提高了发射速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密集的火力。
但是弩的结构复杂,弩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弩射程短,有效射程不超过30米,所以弩在军事上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一般来说,弩的射程和射速是不能同时考虑的。实战中可以轮流开火或者配合射速快的弓,扬长避短。三国之后,弩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终于在宋代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