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的概况

龙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重庆酉阳县龙潭,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自秦统一全国以来,从舒眉龙潭到今天的龙潭,已有文字记载2200多年。

龙潭历史悠久,曾有“龙潭为货”、“小南京”的美誉。赵世炎、王博山、赵俊涛、刘仁、王建宏等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贤都诞生在这里,也留下了贺龙、沈从文、丁玲、田汉等名人的足迹。党和国家领导人、杨汝岱、罗、费孝通等曾亲临参观。

古镇有1.4平方公里的明清建筑,是重庆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镇。古镇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其中国家级1处,市级2处,县级24处。现有的3公里石板街已经打磨得光亮美观;150以上土家族吊脚楼飞檐翘角,造型优美;280多座四合院,500多座古宅,古朴幽静,颇具特色。街上店铺林立,小巷互联,堤岸围墙鳞次栉比。古镇内有赵世炎故居、故居、万寿宫、“七宫八寺”以及吴家大院、王家大院、赵家大院、谢家大院、陈家大院、甘家大院等,具有很高的文物科研和旅游开发价值。龙潭古镇位于酉阳县东大门,距县城23公里,319国道、怀玉铁路穿境而过,距渝湘高速互通出口11公里,距秀山县城45公里。酉阳火车站位于我镇舒眉村,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为东经107° 57′,北纬28° 45′,位于重庆、湖南、贵州、湖北四省交界处。古镇自然环境优美,东有笔架山,西有吴家坡,四条小溪穿镇而过。

因镇上两潭形似龙眼,常积水成潭,故名龙潭。面积7.2平方公里,居住着5.4万土家族、苗族、汉族。13年,清朝雍正,(1735)毁于一场大火,后迁至龙潭河(原名苏梅河)重建。凭借龙潭河、酉水河的便利,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集镇,古称龙潭货、公摊前。龙潭镇历史悠久,舟楫往来频繁,商人众多。曾被誉为“龙池货”、“小南京”。这里有杰出的人,有才华的人,有名人。龙潭孕育了赵世炎、王博山、赵俊涛、刘仁、王建宏等一批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贤。从这里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艺术家不计其数;还留下了贺龙、沈从文、丁玲、田汉等名人的足迹;、杨汝岱、罗、费孝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龙潭视察,使龙潭闻名遐迩。

龙潭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有独特的鸭龙、脱节的老龙、溅龙。端午节有龙舟比赛和旱船。还有汉剧、茶馆评书、花灯狮灯、摆手舞、土家族民歌等等。此外,古镇居民制作的香茶、蒸糕、社交餐等传统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由南向北呈长条状分布,总建筑面积86473平方米。房子的台阶大部分是细钻的石头,大街小巷都是石板路,台阶很多。比如著名的古建筑,如毓宫、万寿宫、祠堂、寺庙、基督教堂、儒学教室、书院等。,所有的公共建筑都是用巨木做梁柱,院落一般都是青砖花墙,石灰粉檐,所有的店铺都是沿街而设。但院落较深,有两三个天井,其次是主屋或仓库,有些富商还有亭子。土家民居建筑有50多栋——造型优美、飞檐翘角的吊脚楼。65,438+050多道堤岸围墙将古镇与200多座古朴幽静的四合院隔离开来,其中包括著名的赵世炎故居、丁玲笔下的酉阳中学(龙潭中学)故居和她的朋友蒙克(王建宏)故居。

龙潭古镇明清建筑1.4平方公里,是重庆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镇。古镇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其中国家级1处,市级2处,县级24处。现有的3公里石板街已经打磨得光亮美观;150以上土家族吊脚楼飞檐翘角,造型优美;280多座四合院,500多座古宅,古朴幽静,颇具特色。街上店铺林立,小巷互联,堤岸围墙鳞次栉比。古镇内有赵世炎故居、故居、“七宫八寺”万寿宫以及吴家大院、王家大院、赵家大院、谢家大院、陈家大院、甘家大院等,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文物科研价值。国内外专家学者考察古镇后赞叹道:“古树、古井、古桥、古码头、古建筑融为一体,民居与码头、厅堂相连,不仅自然风光极佳,而且历史价值极其重要,可与丽江四方街相媲美。”龙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龙潭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清代就有公立学校。1925,四川省第五中学就坐落在这里。国民党元老、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王博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 * *生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赵世炎,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赵俊涛,中共中央华北* * *局书记处原书记刘仁, 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 * *、原华北军委书记张朝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夫人王建宏龙潭历史悠久,依山傍水,砖木结构的房子很多。 到处可见火砖砌成的风火墙,以住户为主体,高约十至二十米或二三十米。木结构的房子一般是三柱四棋,三柱六棋,五柱八棋。大福家有几个四合院,院子里有一个叫中堂,是祭祀祖先、迎客、操办婚丧的地方。木板铺成的地面是读书楼、绣花楼或陈方楼。沿街用木板装饰或用砖泥做成的柜台,就是店主卖货的地方。尤其是两公里多长的石板街,是青石铺成的。大部分是五行石板,最宽的是九行石板。如遇不平,就垫成梯形台阶,七级到十几级不等。古镇内,文昌宫、天后宫、轩辕宫、禹宫、万寿宫、龙王庙、火神庙等古建筑的窗户、门楣雕刻精美。在春秋亭关公雕像前,一位河北诗人写道:一马斩阎良,河北英雄望而却步;单刀会的鲁肃,江南名士的对联,都是俯首帖耳,字迹遒劲,铁画银钩。1939年,在石镇修建的抗日战争阵亡将士暨建国纪念碑,由国民党军第二师师长何绍周题写,103。“唯有战士,民族的荣耀,血的牺牲,固的汤,石的喜悦,永恒的记忆”的碑文,已被当地政府重新装修。龙潭风景如画,自然风光秀丽。境内黄龙上滩、猫儿镇滩、挂浜、懒蛇下坡、罗汉石像、二龙滚江、九桥潘茜、龙洞宝山等名胜古迹,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元宵、火树银花、鸭龙、脱节的老龙、火龙狮灯、帐篷灯、花灯、牌子灯并驾齐驱,翩翩起舞,热闹非凡;小段洋的龙舟居然和大段洋陆地上的龙舟过街,独特有趣。龙潭古镇,民族风情浓郁,是专家学者、作家诗人采风的好去处。苗族著名作家沈从文写了龙潭18岁的古怪女混混王耀梅的故事。著名女作家丁玲也描写了古色古香的龙潭中学,剧作家田汉。离开龙潭时,她吟诵了幽阳孤塔藏于山中的七绝,巨石撑天,不可探。有人说鲤鱼有半尺多长,什么时候钓龙潭。1931年,著名画家张大千的哥哥的学生关,在江西龙潭古镇钟山公园举办了两次老虎艺术展。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本侵略,龙潭成为国民政府的金融、纺织、汽车、军工等搬迁地,镇内居民猛增至5万人。当时被称为小南靖,名声远播。

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龙潭古镇的保护和发展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保护和发展龙潭已成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