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哲学散文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先秦散文的发展“先秦”是指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三个阶段。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最早的两种文学形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两者都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原始神话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2.殷商甲骨文、周易古经、殷商西周金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包含一定的文学因素。3.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是在史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成熟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以《尚书》、《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我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基础性意义。此外,《逸周书》也是类似于《尚书》的史籍。孔子编纂的《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编年体史书的鼻祖。它的风格和“笔法”对后来的散文产生了经典的影响。这两本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点。(2)第二阶段,以《左传》、《国语》为代表。《左传》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突出的作品。《国语》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史书,由各国史料组成。这两本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3)第三阶段,以战国政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家史书,主要记述战国时期谋士、军事家的言行。它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诸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了先秦时期理性精神觉醒的杂文。总的来说,诸子百家散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2)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3)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春秋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