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张仲景吗?

一代“医圣”张仲景应该不是假的。虽然正史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但他的著作《伤寒论》是公认的医学巨著,至今仍是中医一绝。

当然,关于他的记载太少,有一定的历史原因。首先,他生活在东汉末年。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各大史书和县志都有或多或少的空白期。而且历史书上有很多政治人物和历史事件。至于其他领域的人和事,就看心情了。华佗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是因为他差点给曹操一勺。

至于家谱,那时候瘟疫横行。张仲景的同门十有八九都是病死的,他的家族被削弱了。再加上战争,也许他的脉搏早就没了。

除了这些,张仲景没有留下一点历史的痕迹。

比如这句话,说“仓公法为汉献帝秘,华佗独擅知,仲景胜于方子。”出自《晋书·皇甫谧传》皇甫谧之口,皇甫谧认为张仲景家族可以与华佗、臧宫相提并论。此外,《隋书》和《唐书》中也有张仲景的相关记载。

只能说,如果连“张仲景”都是假的,那中医就不是真的!

作为人们口中的“医圣”,张仲景的医术自然达到了顶尖水平。那么这位传奇医生一生都做了些什么呢?

医生这个职业目前很体面,除了稍微辛苦一点,待遇和地位都比较高。然而,在古代并非如此。古人最想要的是科举功名利禄,这是能给他们带来地位的敲门砖。医生的地位是比较卑微的,甚至有很多时候记载了只有能力有限的人才去学医的言论。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医生本人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做全职医生。

这个人也是在科举的过程中得了名,后来还当过长沙知府,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市长。当时长沙也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就仕途而言,他还是很有前途的。

张仲景本人因为了解民间疾苦,对医学有很高的兴趣,所以希望自己的力量能帮助到民众。他主政长沙期间,特别颁布了一条规定,每月初一、十五,衙门的大门完全敞开,任何人都可以来大堂看病。主任医师当然是张太守。

起初百姓并不相信,很多人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来到衙门看热闹。但是随着病人的恢复,政府里的诊所开放分散开来,以至于每次这两天固定下来,都会有很多人在大门口排队就医。

因为就医的位置在衙门大堂之上,所以很多人称太守为坐医。这个新的博士头衔也是从这个时候流传下来,一直沿用到今天。

就任太守一年后,中国爆发大规模瘟疫灾难。张仲景本人家族庞大,据记载其家族人口已达200余人。

但也正是因为这场灾难,他的人民损失惨重。后来他目睹了疫情的恐怖,对于一个一心拯救世界的人来说,他再也受不了了。于是他毅然卸任,彻底告别仕途,只想专心研究草药病理学,控制这场可怕的疫情。

后来,过程更艰难了。张仲景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研究之旅。我国很多山都留下了他的痕迹。在这些山上,他尝遍了各种药材。在深入了解了各种药材的病理科学之后,损伤杂病理论正式“出道”。

这本书的价值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是一本真正融合了实践研究和理论知识的药理学巨著。后来,他不仅靠自己的知识拯救了家人,还彻底控制了肆虐的瘟疫。人民对此事非常感激。对于这位救星,只有“医圣”二字才能配得上他。

张仲景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总结起来也很简单。一颗拯救世界的心,一颗医生的心,经过灾难和磨难的洗礼,最终成为了医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