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唐云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它特指:清明节文化遗产。
引用文章: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这棵大树,
生命的根和古老的基因埋藏在民间的土壤里。清明节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只有继承古老的祭祖习俗,才能延续下去。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提倡孝道,汉朝以孝治国,继承了祭祖的习俗。给祖先扫墓,西汉已见端倪,东汉兴盛,以给祖先扫墓为荣。魏晋时期,文人社会群体觉醒,自我意识解放,新风尚诞生。汉末太原县为纪念春秋人,推出以禁火、寒食、扫墓为主题的寒食节,现已演变为全国性节日。正如唐代诗人吕翔在《寒食记》中所说:“四海为寒食记,千古将一人。”
时光荏苒,到了唐朝,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都要祭拜扫墓。《旧唐书·玄宗传》云:唐开元二十年(732年)五月上谕:“寒食去墓之秀才之家,应编入五礼,永为不变之风。”《唐·姚辉》云:开元二十四年(736),下令寒食清明放假四天,放假五天,放假七天。这是中国最早的春游黄金周。唐玄宗以诏令的形式决定寒食扫墓,列入五礼,成为国家礼制的一部分。扫墓已经成为寒食节的核心主题。每当寒食节来临,“田里路上都是士女,皂商的仆从乞丐都要去给父母上坟。”(柳宗元《与许京兆书》)。寒食节扫墓是广泛而群众性的。当时官民如此,连寺院都要拜孤僧大德。扫墓是唐代寒食节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寒食节扫墓,清明也扫墓。说到清明节扫墓,人们会异口同声地吟诵杜牧的诗《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把唐代扫墓的情景刻画得惟妙惟肖,最具人情味,是对清明节扫墓习俗的最好诠释。在顾的《长安清明上河图》中,描写了“万车马”进京扫墓大军。每当清明来临,伟大的诗人白居易都会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清明上河图老君亭,望雒城为赠道士》说:“清明上河图,景是烟火,歌是悲喜。“一千年后读来,依然令人动容。这些独特而不朽的杰作创造了清明节独特的文化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唐人把清明和寒食称为。明太祖诗《初入秦川路,遇寒食》:“寒食穷而清明,辉煌而在长安路。魏的诗《寒食》也说:“清明吃寒食谁哭?“虽然唐人把清明和寒食叫得一模一样,但帝都长安的习俗提倡清明节,盛唐诗人孟浩然写道:“清明是事”:“帝重清明,民忧自忧。”李皇帝是京都长安,是长安重清明习俗的真实写照。
清明寒食、扫墓的习俗,警示后人不可数经忘祖。这一习俗被唐玄宗定为国家礼仪。1200多年来,它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许多美女在长安河边散步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柳暗花明,草木葱茏。大自然一扫冬天的黄景,用风和清澈的风景拥抱谨慎感恩的人。
古代春游的习俗在唐代达到了高潮。唐人虽有祭祖不准庆祝的戒律,但言行不那么拘束,除了继承上思节的习惯外,还一边扫墓一边和朋友出去郊游。浪漫高雅的人或烹茶饮宴作诗,或带着歌手、舞妓游玩,或骑马游览杏林名园;女士们在春天游泳,或荡秋千,或放风筝,或斗百草,或斗茶,或插柳,尽情享受春天生活的美好。
以往知识分子关注清明节春游,但很少有学者研究寒食节走京城的习俗。吴在《故人在长安,寒食下第一关》诗中写道:“寒食不如游泳。“是吴的第二代官员,而和当时都身居要职。他在北京住了几十年。他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长安人“重旅游”的节日习俗,填补了北京节日习俗的一项空白。
曲江是唐代长安官员郊游的首选,曲江因河如广陵河蜿蜒而得名。盛唐时,曲江占地十余顷,有紫云楼、芙蓉园、吉恩寺、杏园等名胜。这座花园被碧波和鲜花环绕,成为北京最著名的地方。清明曲江游是北京的一件大事。杜甫的“三月三日风清,长安水边美人多”是描写曲江春游的千古绝唱。王维还有一首传世的名句《三月三曲江餐饮系统》。据唐末《戏谈录》记载,每年三月在曲江设宴,皇帝和后妃设宴款待文武百官,以赴宴为荣。
唐代长安南部是另一个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里沈河、少陵起伏,美丽如画。达官贵人建造的小山和别墅星罗棋布。的女儿太平公主、的女儿长宁公主、的宰相李都在这里有别墅。诗人岑参、韩愈、元稹等人也在此有别墅。由于文人墨客对城南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佳话,其中以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崔护与妻子的恋情最为著名。这个传奇故事在三秦大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还被编成了《金钗》《桃花有脸》,演了很久。
清明节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日子。如果说,祭祀寄托了我们对祖先的缅怀,对先贤的感恩和敬仰。那么,郊游就是亲近自然,愉悦身心,感受新生活,加深友谊,给人忧郁和希望,凝聚民族感情的节日。
鲜花祭祀,崇尚新风
节日文化是一条从古代流向未来的长河,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赋予它一些新的元素,让它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了唐代,清明节已经变成了娱乐。王维《寒食记·城东》云:“少年行异日,不必明,好时光。”元稹代表作《寒食节》说:“今年寒食节很浪漫,这一天一家人要一起出门。”
祭祀是清明节的核心主题。近年来,一些网站对清明节扫墓习俗的调查显示,虽然传统的扫墓方式仍然受到追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上祭祀、鲜花祭祀、音乐祭祀、家庭祭祀、社区祭祀、植树祭祀等新的祭祀方式逐渐流行起来。虽然新的祭祀方式在社会上仍有争议,但争议本身反映了人们对清明节这一传统习俗的重视。
传统和现代是分不开的。清明文化的传承既要重视传统元素,保留民俗文化的基因,又要继续挖掘现有的精神资源。还要吸收现代文化的成果,努力创新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内涵,使清明节文化多元化,充满生机和活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