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是怎么来的?

粤剧是广东艺人将外省的戏曲声音吸收到粤剧团,用其他语言演唱,并融入地方歌谣和小调中而形成的一种剧种。明中叶,粤中各地都有以戏为生的乡俗子弟。从明代嘉靖开始,出现了弋阳腔和昆曲。清朝雍正年间,广州有“土豪”演戏时唱“广腔”。

乾隆年间,当地艺人在佛山镇大吉围成立了同业组织琼花会馆。乾隆至道光年间,数百个外省外江剧团进入广东,广东省外江梨园会馆在广州成立。地方班在声腔和表演上吸取了外江班的艺术滋养,逐渐形成了以唱梆子腔为主的表演风格。咸丰四年(1854),地方班艺人李以梨园子弟为骨干,组织红巾军反清。清政府禁止地方班演出,艺人只好转行外江班或假扮京剧。

同治初年,地方阶级再次兴起,光绪十五年(1889),在广州成立了八合会馆。这时地方班也吸收了二泉调,可以以梆子、二泉调为主,也可以用大调(地方化的益阳调、昆曲调)演出《江湖十八书》、《新江湖十八书》、《大排场十八书》。表演角色分为十类:武术、郑声、萧声、小武、宗盛、工交、郑丹、花旦、精丑。武术是由少林武术演变而来的南方武术。

表演原版《六国大印》时,出现了100多人,花花绿绿,夹杂着地方声音,与其他剧种大相径庭。早期粤剧团乘坐专门租来的“红船”穿梭于珠江内河沿岸各个港口,因此也被称为粤剧艺人的“红船弟子”。清末民初,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相继兴建剧场,新称为粤剧的地方班逐渐从乡村土舞台转变为城市剧场演出,随后省港大班在大中城市间流动。

为了满足城市观众和剧场演出的需要,出现了以写剧为职业的大师,他们的新剧大多是华丽巧妙的剧目。而在粤西演出的夏四福班,依然擅长表演以吴生、小吴为主角的原著,保持着粗犷质朴的艺术特色。光绪年间,陆续离乡离港的州政班在海外一些国家演出。

扩展数据:

粤剧获得荣誉;

粤剧被列入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2日,10,粤港澳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国后,粤剧健康发展。曲目丰富多彩,主张继承和发展艺术前辈的体裁唱法,以增强能慷慨唱善浅唱的艺术魅力;伴奏音乐提倡中西结合,力求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建立导演制度,净化舞台美术形象,注重整体艺术的创作,发展各种风格的舞台美术设计。粤剧逐渐成为广东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地方剧种之一。1956年,周恩来赋予粤剧“南方红豆”的美誉,戏剧大师田汉更是盛赞粤剧“情深意切,催人泪下”的艺术特色。

广东省的专业粤剧团最多时发展到73个。广州粤剧团成立于1953;1958年,广州九个粤剧班合并成立广东粤剧学院。广东粤剧学校及其湛江分校成立于1960。、马师曾、、曾三多、荆绍佳、罗品超、温觉非、郎、辛努洪、、、陈晓凤、谭田亮分别主演了《搜索学院》、《关汉卿》、《刘毅传》、《十弦》、《三宝》、《寸金桥》、《金鸡岭》。其中《山国风云》还被移植到全国20多种戏曲中。

他还派代表团到朝鲜和越南进行友好访问和演出。薛觉先的艺术造诣,马师曾的《叫花子的喉咙》,白驹荣的《平嗓子》,罗品超的《文武生》,陈晓凤的《冯强》,辛努洪的《红羌》,温觉飞、罗家宝等人的唱、做、读、打,都深受观众喜爱。

20世纪80年代,粤剧的代表作品有《状元袍三条》、《袁崇焕》、《昭君公主》、《南唐李后主》、《灵柱集巷》等。、、、倪惠英、、、、陈、、、曹秀琴等。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演员,并多次赴香港、澳门和一些国家演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