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的历史文化

阳东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主要包括民歌、评书、灯谜、舞龙、舞狮、曲艺等。改革开放后,阳东民俗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如创作山戏和阳江白兰。20世纪90年代,通过在街道上放置音响来表演民歌和民间艺术,称“街头卡拉ok”为新兴的民间文化。阳东民歌流传已久,有山歌、牛歌、花调、儿歌、贺楼歌、唐梅歌、渔歌等。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山歌,内容主要是男女情爱、名人轶事、反封建礼教、反对侵略、劝导守法等。其中,贺楼歌曲侧重于期待风调雨顺,祈求丰收;唐梅葛是在婚礼上新郎坐地时,设置“唐梅十友”(主导人物“水湖鸽”)与周围观众斗歌;渔歌是沿海地区流行的民歌,具有渔民生活和语言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前,东平渔民有斗歌抢亲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但渔歌的曲调还保留着。民歌有两种,口头的和书面的。前者是随便唱的,称为“急才”,后者是经书作者加工或文人直接写的。

阳东人很早就写民歌了。据《阳江县志》(2000年版)记载,民国十二年(1923年),阳江雅哨二十六乡发生一起盗贼抢劫案,杀害村民100余人,俘虏男女200余人。《瓯村谭》写了11首民歌,反映了军阀统治时期一个兵匪世家和贫苦百姓的悲惨境遇。如:“这次抢的所有人中,只有平兰人数最多”,“你带半百人去鸥村,会被杀得很惨”。新中国成立后,歌颂* * *和新生活的歌曲《解放了,人民的幸福靠党的恩情》脍炙人口。还有一些老年人唱传统民歌,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珍珍姐姐》和《周嫂再嫁》。

改革开放后,东城、北关、鹤山、东平、大沟、牙哨、大坝等镇都新开并保持了原有的民歌栏目。民歌挑战赛活动在北惯、东平、东城、牙哨等乡镇较为活跃,成立了民歌团体和民歌协会,定期举行活动或比赛。县文化馆、镇文化站配合全县各时期工作,举办民歌歌单。北关镇农民林宗军集民歌创作、演唱、刻印于一体。他唱民谣50年,创作了200多首民谣。上世纪50年代,台湾乡村歌手何秀琼唱过一首催人泪下的歌。林宗俊被群众誉为“民谣之王”。阳东人喜欢讲故事,喜欢听故事,喜欢创作故事,把讲故事叫做“讲古儿”。70年代以前,评书的内容多为古典名著或武侠小说。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岳飞》、《方世玉与五伦》等。,也有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农村的树头、地下厅堂(打谷场)、作坊,都是讲故事、听故事的地方。潘甜镇的邓公秀以其生动有趣的古代人物而闻名。

80年代后,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娱乐行业兴起,在公共场所讲故事的人少了。舞狮舞龙历史悠久,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春节期间,舞龙舞狮队挨家挨户拜年,还在村子附近的空地上进行专场表演,打拳舞棍、刀、枪、剑、戟、盾。90年代以后,舞狮大多挨家挨户拜年,没有专场表演,舞龙队也很少。还有人跳鲤鱼拜年,在大门口边跳边说“鲤鱼来了,鲤鱼来了,新年发财”等吉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