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是什么?

公元626年,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那一年,唐高祖主动退位到李世民,自己当了太上皇。李世民称帝,即唐太宗,改贞观,次年为贞观元年。从此,唐朝开始了繁荣的历史。

唐太宗虽然出身于大贵族,但他亲身参与了推翻隋朝的斗争,见证了强大的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杨迪荒淫无度,违背君道。所以他当了皇帝,始终没有忘记隋朝灭亡的教训。这些教训铭刻在他的心中。他经常对他的儿子说:“一个皇帝,如果他按照正确的道路行事,人民会支持他;如果他不走正道,人民就会推翻他,这真的很可怕!”他又说:“百姓如水,皇帝如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建国之初,唐太宗在治理国家事务上兢兢业业,谨小慎微。古代统治者听取不同的意见,判断是非,然后采纳正确的意见,称为“可谏”。唐太宗非常重视纳谏。有一次,他问大臣魏徵,国王怎么会有“明”和“暗”之分?魏徵回答:“听是明的,偏心是暗的。”他非常赞成这个观点。

公元626年,唐太宗派人起草。某部长建议,18岁以下的男性,只要个子高,都可以招。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这些信件被魏徵扣留了。唐太宗催了几次,但魏徵还是不肯送。派人把魏徵叫来,申斥道:“那些高个子,说自己不是18岁,实际上可能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征兵。我已经发布了圣旨。你为什么扣留它?”魏徵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如果你弄干湖来抓鱼,你可以得到鱼,但明年湖里就没有鱼了;烧森林抓野生动物也会抓到野生动物,但是明年就没有野生动物可抓了。如果把18岁以下的壮汉都招去当兵,以后在哪里招?谁来承担国家的税务负担?"

唐太宗觉得魏徵说得有道理,但他仍然不服气。魏徵接着说:“陛下的圣旨上明确说要征召18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也要征召18以下的男子。这能算承诺吗?”唐太宗大惊,问:“我什么时候食言了?”魏徵说:“陛下刚登基的时候,曾经颁布过一道法令,凡是欠政府的东西都要免除,但官员们还是收了。这不是你的话吗?陛下一直说要以诚待人。为什么在招聘的时候怀疑人民群众作弊?无缘无故地怀疑人,这能算个功劳吗?”魏徵的话让唐太宗哑口无言。于是,唐太宗写了新的圣旨,免除18岁以下的男性。此后,唐太宗更加信任魏徵。

贞观四年,唐太宗准备巡游洛阳,于是下令修复洛阳甘源殿。臣张上书曰:“东游之事,先修宫室,非当务之急。关中是全国重要的地方,要尽一切努力保持稳定。当王被平定后,隋朝所有宏伟豪华的宫殿都被拆除,赢得了人民的支持。现在还不到10年,已经建起了豪华的宫殿。为什么要吸取以前不好的东西呢?”太宗接受了张的建议,说:“这是我考虑不周。既然如此,那就别建了!”

唐太宗还鼓励各级官员有话直说,不要隐瞒真相,怕得罪皇帝。有一次,他问监督《国史》修撰的方:“自古以来,本朝君主不准看《国史》的编纂。为什么?”方回答说:“一个诚实的历史学家会写一部国史,忠实地记录君主的功过。国君看到里面记载了自己的过错会生气,所以国史是不允许本朝国君看到的。”唐太宗说:“你写什么东西怎么会得罪君主呢?很想看看中国历史上是怎么写的。前车之鉴,后车之鉴,有何不妥?”方整理出两份关于高祖和唐太宗的史料,送给唐太宗。唐太宗看到下面记载的关于6月4日李和李元吉在玄武门被杀的故事很模糊,就把写国史的历史学家叫来,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说不必隐瞒李和李元吉被杀的事,因为这是安定国家、造福人民的事。他还说“史家写史,要去掉浮词,直写,才能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

贞观中期以后,唐朝的经济更加繁荣,政治也非常稳定,朝廷大臣极力赞美太平盛世。只有魏徵不忘前事不忘,上书唐太宗,指出他十个方面的缺点,希望他提高警惕,保持贞观初年的好作风。唐太宗不仅能知人善任,还主动指导大臣们评论国家大事,提出改进意见。唐太宗即位后不久,朝廷态度十分严肃,令大臣们战战兢兢,久久无人敢言。唐太宗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动改变作风,有意识地和大臣本人谈话,摆出一副和气的面孔,减少大臣的恐惧。奖励敢于批评国家大事的大臣。

为了给大臣们批评国家大事创造条件,唐太宗建立了允许谏臣参加朝堂会议的制度。这一制度实施后,谏官可以及时了解国家大事的内幕,宰相也不敢谎报政绩。如果军务上有错误,谏官有权当面指责。同时,史家可以通过参加政务大厅的会议,及时了解皇帝和宰相的言行,然后根据第一手材料撰写《举注》,这是对封建统治者的一种监督。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看出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在唐太宗的倡导下,大臣们敢于直言,就连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员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洋县小官刘反对太宗在农忙的秋收时节打猎,要求改为冬闲。唐太宗不仅采纳了他的建议,还提升了他的官职,表示鼓励。

公元643年,魏徵去世了。唐太宗很伤心,亲自为他的墓碑题词。后来,他常常想念魏徵,说:“魏徵死了,我丢了一面镜子!”“正是因为唐太宗能够纳谏,大臣们才敢直言,所以在他在位期间,唐朝的政治更加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在历史上,这一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