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的故事,短,不是传记。
相信大部分网友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能回忆起来的都是冼星海“人民音乐家”的称号,以及历史课本里那张因为多次出现在学生视野里而被人熟知的老照片。此外,我们对他知之甚少。他是我们心中的传奇,我们却不知道他的传奇。
还有很多像冼星海这样的伟人,曾经在战争年代激励了一代人,却逐渐被习惯了快节奏的现代人遗忘,逐渐成为历史教科书中固有的“名词”。然而,边肖一直认为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在影视作品深度介入大众生活的时代,应该有属于他们的传奇。
幸运的是,2019年,一部根据冼星海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音乐家》诞生了,让我们有机会更多地了解这位中国现代传奇音乐家。
该片由中哈合拍,由胡军、约兰达及多位哈萨克斯坦本土演员联合主演。在演员演技、思想传递、人物情感细腻表达等方面堪称完美。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剧,也是一部让观众从头哭到尾的催人泪下的剧。
这位音乐家有独特的视角。它没有选择冼星海在延安时期创作经典《黄河大合唱》的高潮时期,也没有展现他从一个贫苦家庭成长为著名音乐家的艰辛历程。相反,它聚焦于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阿拉木图。
这段经历在冼星海的传奇人生中看起来很“普通”,可以简单概括为:
“1940年赴苏联进行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和配乐。1941年,因苏德战争爆发,被迫关押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1945年死于莫斯科。"
这段经历在冼星海的人生数据中并不占很高的比例,但一个异国客人的去世,已经透露出其强烈的悲伤,这是对国家和家庭的伤害。《音乐家》描绘了冼星海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伟大音乐家在战争年代的不朽灵魂。
因为战争的残酷,这位传奇音乐家就这样不小心离开了。
即使不知道冼星海的一生,也还是可以想象这位音乐人的一生有多传奇。在音乐上的辉煌创造,他的作品激励中华儿女以激情抗击敌人,他的人生应该是辉煌的。但在我们的幻想中,他值得拥有所有的美好结局。
然而,冼星海出使苏联的第二年,因为局部战争的爆发,被迫迁往阿拉木图。原本打算从新疆回国的他,却不得不滞留在异国他乡,连续的战乱和过期的证件。
战争时期和他的外国人身份使他的生活很艰难。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当地一位音乐家卡莫夫的照顾,在歌剧管弦乐队找到了一份工作,并安排他暂时住在姐姐家。然而,当地人民的生活也很艰难。为了生计,冼星海卖衣服做苦力,努力工作等待回国的那一天。然而战争年代对人太残酷,大团圆结局并没有出现。直到1945年在莫斯科去世,他都没能回到祖国。
临行前,他对妻子钱云玲说:我半年后回来。
但是这半年变成了一辈子。战争年代从来没有善良。伟大的音乐人悲伤的离开,真的很遗憾。
导演对战争毁灭性的刻画恰如其分,影片开头就有“触动”很强的情节。刚到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在当地火车站遭到敌人袭击。在车上和他交流过的小男孩在混乱的人群中无助地等待着妈妈的帮助。那时候,除了努力跑向她的母亲,还有冼星海。
但最终编剧并没有塑造出一个“动作英雄”。小男孩在离洗星几步远的地方被杀,幼小的身躯和母亲的哀号深深冲击着他的视线。他知道战争有多残酷,观众也知道,但当这种残酷赤裸裸地发生在我们面前时,那是冲击骨髓的痛。
编剧没有选择让冼星海发挥他的“英雄本色”去救那个小男孩,而是让他死在冼星海面前,因为这是战时。也是这一幕,开启了流泪的瞬间,现场的观众都明白,故事是真的。
在异国他乡,我无法摆脱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留下了不朽的音乐灵魂。
在阿拉木图的那些年,冼星海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和妻女。但是,战争年代,回国的路太难了。他只能用音乐来表达他对遥远异国他乡家园的怀念。冼星海的家国精神在《音乐人》中用三个字来表达:国、家、根。
离开祖国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整个人都充满了对家乡的向往,更何况国家需要他。当时,中国也正处于一场战争之中。他原本是想用自己的音乐才华向国人展示抗战精神,而不是生活在异国他乡。
当地人问他:“你来阿拉木图是因为中国在打仗吗?”他惊讶地迅速否认了这一猜测,因为他是如此渴望为中国人民从战争中解放出来做出贡献。正是因为这种渴望,他想快点回到需要他的祖国,但现实并没有给他机会。
“我的国家在打仗,但我却被困在这里。”他第一次因为回不了中国而绝望。那种爱国主义是我们在和平时期无法理解的,但仍然可以被先辈的精神所感染,激发出强烈的感情。
在当地音乐家的鼓励下,他创作了以哈萨克当地英雄为背景的音乐《阿曼格尔达》,鼓舞了当地人民。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没有放弃写作,因为他坚信自己的音乐会被祖国听到。
除了表达冼星海的爱国精神,还描绘了他对妻子钱云玲和女儿冼妮娜的思念。延安分手的时候,我没想到会是永别。当女儿一次次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每个人都充满希望。当哈萨克族女孩阿丽娅问冼星海想不想女儿时,他还在期待着重逢。
但是最后大家的愿望都没有实现,残酷又悲哀。Xi星海和妻子女儿的经历是战争年代普通家庭的一个缩影。相信这也是导演通过这个伟人的故事来分析战争对普通家庭的伤害,让我们珍惜和平的美好。
优秀的演员让音乐家更完美。
这位音乐家在故事选择和精神表达方面非常出色,但很遗憾作家没有突出他的音乐作品。相对于波西米亚狂想曲整个“音乐会”式的听觉享受,音乐人的音乐爆炸片段太少。
全片只有两个音乐性很强的情节,一个是阿拉木图剧院演奏的《阿曼格尔达》,一个是冼星海最后一场音乐会中的黄河大合唱。这个选择可能和编剧想更多的表现人物经历有关,但对于期待音乐的观众来说可能有点遗憾。
而胡军和Yolanda填补了这一遗憾,甚至让观众对音乐的期待也遗憾了。他们的表演太细腻了。
其实在看电影之前,边肖其实很担心胡军对冼星海的刻画,因为他硬朗的外表与历史课本上冼星海的形象相去甚远。但是,胡军饰演的冼星海一出场,就立刻把观众带入了角色之中。他通过眼神的表达和对细节的把音乐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屏幕上,没有任何违和感。
他也很用心,对冼星海的诠释与现代人概念中的“艺术家”大相径庭,更贴近普通人,却更符合冼星海的生活形象。要知道,冼星海出身贫寒。在学习音乐的路上,他有过勤工俭学、打工维持学业等多种经历。他不是一个追求“文风”的音乐家,而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
最后三个场景更加震撼。当时冼星海病重。当胡军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人物的气质,边肖甚至误以为是新角色,瘦的差点。可想而知,实力派演员的努力令人钦佩。
饰演冼星海妻子的尤兰达也贡献了她不朽的演技。她的台词很少,大部分镜头都需要眼神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从离别时的恐惧,到教女儿唱歌时的期待,再到最后与女儿互动时的坚定,尤兰达几乎很难在与观众目光相遇时冲动流泪。
当观众因为剧情和演技快要忘记冼星海作为音乐人的高光时刻时,导演巧妙地选择了我们最熟悉的黄河大合唱作为结尾,用这场表演为冼星海的人生画上了句号。当这音乐响起时,边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冼星海永远不会被忘记。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