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论文600字左右。

第二,勉强建立的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

没有坚实的执政基础,南京国民党政权失去了建国的最起码条件。但它毕竟建立了一个现代形式的政权,是一个高级别的机构。我们需要注意这个政权和行政人员的上下变动。

首先,中央最高机构本身就是各种势力和派别的大杂烩。“清党”后,南京政权排除了国民党第二中央的大量合法成员。南京政权第二届中央委员会的合法成员只有张静江等人。相当一部分人是掌握军政大权的各地权贵。这一特点导致的持续不断的内战和派系纷争,一直与南京政权保持一致。

台湾省战败初期,痛心疾首的蒋介石回顾大陆的失败,认为根本原因是军队“教义不清”、“意志薄弱”;首先,国民党部分党员“换党叛逃”,造成“人心涣散,士气尽失,形成分崩离析的局面。”此外,国民党的组织纪律和对人民、青年的宣传教育也有很大的问题。南京政权也是通过培养中下层干部来达到推行政务的目的。结果这些人毕业后不仅没有出成绩,还在各县成立了自己的“同学会”,有时还和党员发生派系之争。有人可能会说,如果蒋介石的南京政权有一批忠于自己的各级干部,那么执行政令、建设国家的步伐就会顺畅得多,绝不可能!这涉及到当时的整个社会氛围。八

抗战期间,蒋介石痛斥高级军官“骄奢淫逸,甚至利用经济封锁走私”,提醒他们“在中国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不小心就不会有腐败。”

从根本上说,这种现象来自于传统风气的影响,但腐败的空前严重与近代以来变化了的环境有关;西方高度物质文明的输入进一步刺激了官员们贪赃枉法的欲望。

第三,外敌入侵和* * *竞争加速了其崩溃的速度。以上现象说明,南京国民党政权的产生本身就是严重的先天性的,这个政权机器是极其勉强地运行着的。社会稳定要求其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体系高度协调。在南京政权的统治下,这三项制度本身并不完善,更谈不上相互协调。政局之前已经描述过了,大家都知道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少数人暴富,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南京政权的意识形态缺陷更是显而易见:对* * *的“消灭”和对工农的抛弃与打压,使其以三民主义和已故孙中山先生为耻,面对20世纪以来广泛传入中国的各种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后封建文化市场的锐减,蒋介石只能感叹“人欲横流”。除了强力打压之外,调和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新生活运动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但由于过于形式化,一直没有效果,失败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南京政权都不可能巩固统治。

以上种种情况足以导致南京政权灭亡!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使国民党政权雪上加霜,就像身患绝症的人民再次遭受重创,大大加快了这个政权崩溃的步伐!

在抗日战争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国民党政权还谈不上动员广大工农群众,只能依靠军队和政府本身。这是因为大革命时期* *领导的工农运动对他们的刺激太大,印象太深。

国民党政权在崩溃的道路上越滑越快。40年代后期,上述矛盾交织在一起,汇集在一起,总体爆发。再加上来自完全成熟的中国的巨大打击,最终被迫在1949年“移政台湾”,在东海孤军奋战。没有任何内部或外部因素可以扭转这一趋势,但失败的根本原因始终是国民党政权的存在。

其实早在1933,蒋介石就公开承认“近年革命又失败了。”"政治上不进则退的邪恶影响侵蚀了过去所有的军事胜利."10

蒋介石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拒绝* * *后,不仅没有担负起独自带领中国前进的重任,反而使自己沿着失败的轨道运行。由于拒绝* * *,他们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南京国民党政权所缺乏或不能做的,正是人民所擅长或拥有的:土改等措施吸引了绝大多数人。

中国人口;统一战线的成功,使开明绅士、民族资产阶级和统治代表都站在了自己的旗帜下;相比重庆和国统区的腐败,延安和解放区成了中国人民希望的象征;中国共产党内部组织的严密性让蒋介石着迷。面对这样的对手,南京国民党政权别无选择,只能“跳出圈子”。

第四,南京政权的过渡性

按照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总有一个从乱到治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时期,旧秩序在挣扎,新秩序在孕育,混乱的意识形态要统一,统治者要积累各种经验,权威人物要产生,这个承前启后的任务极其艰巨,所以过渡政府总是短命的:秦朝和隋朝就是明显的例子。南京政权也是如此,这个政权的包袱尤为沉重:一方面要完成由乱向治的总使命,另一方面又要时刻应对来自列强的严峻挑战,显然是无能的。当这两种压力来临时,南京政权垮台的日子就更近了。

对于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和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希望的曙光,但国共两党都无法单独完成,应该走一条两党联合的道路。这是蒋介石自己公开承认的。在这种情况下,他走上了一条拒绝* * *,导致其政权自毁的道路。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然而,南京政权毕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通过这种过渡,中国人民寻找到了他们自1940年代末的晚清以来所失去的政府权威,一个真正独立的民族国家诞生了,一个全新的秩序建立了。一场真正有计划有组织的现代化运动开始了。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