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的“图书馆”有哪些?

孟府

早在周朝,中国就有了图书馆的雏形,称为“联宅”,主要保存与王室有关的资料,如盟约、书籍、档案等。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图书馆员。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长字,亦为周守仓史”。这个“储藏室”就是藏书的地方。

秦朝是“石室”,《史记·太史公列传》序言说,秦焚书之后,石室地图就散了。汉代使用石室,建有“亭”库。

石渠阁

西汉时期,皇室开始大量藏书。建国时,萧何还在宫中设立了专门藏书的石渠阁和天禄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和“天禄”的原因。

汉代至宋代的国家图书馆称为“秘阁”,收藏珍贵书籍,专人管理。唐代还建立了崇文书院,专门藏书。

孙嘉书店

唐代私人藏书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繁荣。随着先进的印刷技术,官方图书馆大大增加,私人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唐朝末年,梅州“孙嘉书屋”的藏书在四川首屈一指。

西关

唐太宗贞观里有个崇文阁,是太子书院,有学士等官员掌管东宫书籍,教导学生。北宋建立后,沿袭唐朝旧制,汴京(今开封市)的赵文馆、史馆、集贤书院为三馆,合称西馆。

南宋

据《广信府志》记载,“邵熙、庆元(宋光宗、宁宗年号,1190-1200),知府戈文赵步羽(陈进)在江西砚山县建书楼,供民众阅览。据说彝族过去没有书。秀才因欲得病,但存书数万册,分经、史、书、集四部,使一人执钥。参观者被引导到建筑里,建筑里有几个度数,让你可以尽收眼底。”此外,贾词中还记载,有个叫的人,在福州建了一座“巢经楼”,楼旁有一个“上有斋”,用来收藏大量书籍。需要借书的人可以在斋里自己拿起书来看,但是不允许带出去。

天一戈文葛源

明代范钦的天一阁也是举世闻名的“图书馆”。

史静图书馆成立于清末,1928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江南图书馆

无论是私人收藏还是皇家收藏,真正使用“图书馆”二字,都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江南图书馆,不仅首次使用了“图书馆”二字,还首次将其图书推向大众。因此,“江南图书馆”开启了中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真正的公共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