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化手抄报
在地理、历史、纬度和经度方面
什么是天府文化?是在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天府之国发展起来的文化,是典型的特殊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圈子和区域形成的文化。
从地理看天府文化。成都平原位于中国地理第二阶梯(在过渡阶段,是第二阶梯中海拔最低的部分,在300米到800米之间),青藏高原的东大门,横断山脉的北侧。它是一个封闭的盆地,具有内陆海洋性气候和数千条河流(1409条大河,2860条中型河流和500条小型河流)。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中国古代地貌东高西低。7000多万年前,古长江分为两部分,西长江向南流向印度洋,东长江(即发源于西陵峡的长江)由东向西回流(太平洋水系),两部分互不相通。四川盆地是一个20万平方公里的内海,《易经》中的八卦杜泽指的是四川盆地西部的古海。所以成都平原特别适合植物生长,是最早的水稻种植地,物产丰富。早在商朝就开始使用大米制成的化妆品。所以天府文化是一种过渡文化,是一种山水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内海文化。
从移民史看天府文化。自古以来,成都以其丰富的物产和优美的环境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人才,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和精神。古蜀人是从岷江上游崛起的土著部落。这些土著可能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古羌人应该是喜马拉雅人。蜀文化分为蜀山、蚕丛、关白、渝富和明凯几个时期,是长江文明的源头。蜀部落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中原文化的部落。“舒”一词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据记载,攻打周时,蜀人帮助过他。但先秦文献中并没有记载蜀国的历史,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直到东晋常渠的《华阳国志·蜀志》才有记载。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直到这一地区的两个统治者,在迷雾的年代里挤了进来!四万八千年过去了与秦赛没有联系。”秦朝“迁秦千人入蜀”。从三国到东晋,数万移民跟随刘备入蜀。西晋时,甘陕大旱,十万流民入川“吃西蜀”。元末明初,发生了“湖广填川”的第一次移民运动。明末清初,百万以上移民入川,迎来了“湖广填川”的高潮。抗日战争爆发,大批华东、华北人员和各种机关、学校迁入成都。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工厂和技术工人也进入成都。一份清末成都调查记录了清代成都人的构成:湖广占25%,山东占5%,陕西占10%,云南占15%,江西占15%,安徽占5%,江浙占10%,两广占65438。清顺治三年(1646),成都全城在战火中被焚毁,之后五六年就断气了。因此,清初四川省会迁至保宁府阆中,这在成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康熙年间,清政府实行“湖广填川”的移民政策,全国十余省百余万人移居四川,大大超过了土著人数(清初四川土著人口仅为89万)。移民文化造就了天府文化的特点:一是冒险性、开拓性;第二是开放兼容;第三,是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创新。
从三星堆看天府文化。天府文化的源头是古蜀文化。茂县营盘山、德阳三星堆、成都金沙等古遗址证明,古蜀文明可以延伸到5300年前。在营盘山遗址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房屋地基遗址、墓葬、殉葬坑、窑址等各种遗存。营盘山遗址出土了许多石头碎片。浮选后发现有桃、李、杏的种子,说明早在5300年至4600年前这里就有丰富的水果。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许多贻贝和贝壳,这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明显证据。三星堆有5000年到3000年的历史。是古城,是古国,是古蜀文化遗址。说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属于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的源头”。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期至四期属于青铜文化(商代末期至周初),历时近2000年。在这些古蜀珍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巨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高3.95米的青铜圣树,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有作为蜀人始祖蚕丛偶像的青铜竖面具和作为权杖的长1.42米的金杖。商代两个大型祭祀坑共出土金、铜、玉、石、陶、贝、骨等珍贵文物近千件,以300至400件青铜器最具特色。其中,一号坑出土的青铜器类型有人头、人脸、人面、跪像、龙饰、龙圆柱形器皿、虎器皿、戈、桓、齐形方孔壁、龙虎造像、羊造像、罐、器皿盖、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铜像、跪像、人头像、人面具、动物面具、动物脸、神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饰、青铜方、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等。在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发掘中,出土了80多件象牙。三星堆形状各异的青铜头像,出土时都画在脸上,耳垂上穿孔挂耳环,可见其时尚,懂得生活。川剧变脸的源头与三星堆先民面具。三星堆人没有胖子,但是青铜立的人很帅,很能干,很苗条,说明减肥早就是健康和美丽的标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