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有哪些民间故事?

转自网络,仅供学习。

胶州湾民间故事的特征

刘浩军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沿海文化。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动。这里的山山水水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植根于人民的沃土,芬芳于民间世代,争奇斗艳。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青岛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先后出版了《崂山民间故事集》、《城阳民间故事集》、《红岛民间文学集》、《黄岛民间故事集(资料)》。这些民间故事集中的一些胶州湾民间故事只是胶州湾民间故事的一个缩影。纵观这些故事集(包括资料书),有以下艺术特点。

第一,它具有浓郁的胶州湾地域特色。

我们知道,民间文学(或简称民间故事)有五种传承形式;一是家族传承,二是地域传承,三是职业传承,四是江湖传承,五是文字传承。其中,地域传承主要是指同一地域或辖区甚至乡镇的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民族是一个地方观念很强的民族,有几百个邻居。乡村社会是人们除了家庭以外相处最多的社会范围,尤其是在农村,而城镇的社会范围更大。民间说书人讲的很多故事都来源于此。崂山、城阳、黄岛等民间说书人讲的故事也有地域传承的形式。这些故事的叙述者多为胶州湾沿岸土生土长的农民、渔民、盐民等劳动人民,因此是当地民间故事的传承者。第一,他们讲的民间故事的主要受众是当地的人;其次,这一地区的民间故事,尤其是风景故事、人物故事、生活故事,主要由他们传承。上述故事中收集到的民间故事,很多都具有明显的胶州湾地域特色。如青岛的传说,青岛与黄岛的传说,黄岛的由来,胶州的传说,胶州湾的传说,白沙河的传说,马号的传说,摩天岭的传说,海西湾的由来等。,这些民间故事通过神奇、大胆、合理的想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另一类风景故事,如《流亭传说》、《城阳村起源》、《庭院侯庄起源》、《关家楼起源》、《李仙庄起源》等,反映了过去劳动人民的艰辛,也反映了胶州湾沿岸人民征服自然和邪恶的坚强毅力。此外,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也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人的故事,如告官、铁腿苟明朗、传奇、高嫁女陪画、孔子为何不来黄岛等。通过历史名人或地方名人的传说,充分体现了地域传承,展现了胶州湾浓郁的地域特色。

二是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

胶州湾北起团岛至沧口、女谷、棘洪滩,经马尚、红岛、河套,南至瀛海、红石崖,最终到达薛佳岛,面积约43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60平方公里。是山东最大的半封闭内湾。古往今来,富饶的胶州不仅哺育了沿海儿女,也孕育了独特的海洋文化。胶州湾民间故事作为胶州湾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具有浓厚的胶州湾海洋文化色彩。在近年来编辑出版的民间故事集中,海洋文化色彩在红岛民间文学集中最为明显。民间故事有100多个,其中近三分之一与胶州湾有关。在反映海洋文化的民间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洋风光传说。故事很多,是自然风光与虚拟想象巧妙结合的产物,展现了胶州湾浓厚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城阳民间故事集》中的青龙沟故事,《红岛民间文学集》中的《海洋十二景传说》、《姊妹石》、《石舟》、《照光崖与姊妹屋》、《鱼骨庙传说》、《龙母龙王庙》等。,用神奇独特的故事解释这些景观的由来。胶州湾是中国重要的海盐产地。早在远古时代,祖先就在海边烹盐,用盐进贡。皂户村的由来是唯一反映胶州湾盐民多年盐煮的民间故事。篇幅不长,却反映了胶州湾炒盐的过程和盐民的艰辛,对胶州湾盐业的兴起做了生动的评述。另一种能反映胶州湾海洋文化的民间故事是海洋生物的故事,主要是鱼虾传说。崂山民间故事中,为什么螃蟹和小虾一入锅就变红,红岛民间文学收藏中的黑鱼和黄鳝、黄鳝、鲸鱼巡游、海蜇、轻鱼等。通过有趣的故事,反映了这些海洋生物的起源和特征,它们在建设胶州湾海洋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具有胶州湾沿岸劳动人民鲜明的审美特征。

民间故事中劳动人民的传统审美是怎样的?我觉得应该做如下解释:就是这样;无私,自我牺牲,正义,同情弱者,善良淳朴,勇于牺牲,反对邪恶,坚持正义,憎恨邪恶。勤劳与懒惰,善与恶,美与丑紧密相连,善必美,恶必丑。这是劳动人民的审美,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也带有鲜明的胶州湾沿岸劳动人民的审美特征。

马克思说:“没有爱,就没有人类。”民间文学作为劳动人民生活的表现形式,从来没有脱离过这个主题。在胶州湾民间故事中,这一主题的主题非常鲜明,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包办婚姻,歌颂不屈的纯爱,深刻表达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和理想。它既现实又浪漫,充满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哲学。故事中的青年男女,无论是人还是神,大多诚实勤劳善良,乐于助人,聪明好看,纯洁忠贞。比如《青岛与黄岛的传说》《为长城而哭》《红蛇女》《画中人》等故事中的主角,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简单的爱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夫妻之爱》中的和刘小姐历尽艰辛,几经沉浮,终于喜结良缘。刘小姐的形象,经过叙述者的艺术训练,具有劳动妇女追求和向往美好婚姻的人格。

扬善惩恶,褒贬分明,是劳动人民美学的重要内容。在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中,农民、渔民、劳动者、穿山甲、狐仙等。都体现了勤劳、善良、正直、勇敢之美,而龙王、皇帝、县令、官兵、僧侣、地主、王艳、鬼怪等。都是贪婪、恶毒和恃强凌弱的丑陋象征。这些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心情,真实生动。

由于时代的局限,劳动人民要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表现自己的审美意识、人民的力量、智慧、正义和同情心,往往要突破时空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大胆合理地编造自己的想象。于是,民间故事中的幻想诞生了。

幻想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民间故事的内容,也使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更加瑰丽多彩。民间故事中的想象是浪漫主义在民间艺术中的表现,由于民间故事诞生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所以内容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的斗争。在一些悲剧故事的结尾,表现极为明显。《胶州传说》是这样结尾的:两条龙与四个长着鱼头的妖怪打架,妖怪们大败而逃。龙们正要追上来,但他们看到陆地正在下沉。两条龙跳入水中,用身体托起了下沉的土地。后来,人们在陆地上建了一座新城,并把它命名为胶州。其实二龙四怪同归于尽,只是叙述者没有满足现实。而是把那两条把人从泥潭中拯救出来的龙,变成了人们崇敬和爱戴的形象,唤起了人们永恒的记忆和崇高的爱。这种浪漫主义的神奇结局深刻地表达了劳动人民的乐观主义。

在胶州湾民间故事中,经常运用一些特殊的手法,如拟人、表意、借景抒情等来丰富幻想。动物会说话,狐仙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参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奋力帮助弱者克服困难,这在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中屡见不鲜。《总督》中主人公熟悉的鸟语很有意思。蝮蛇治麻的传说,让人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穿山甲可以帮助人们惩罚恶狼;《狐妻》和《狐赌》虽然讲述了狐仙助人为乐、惩罚坏人的故事,但都清晰地描述了劳动人民与自然、与邪恶的斗争。这些幻想不仅合理,而且富有诗意,极大地提高和提升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含量。

第三,胶州湾沿海民间文学的地道语言特征

民间故事是口头语言的艺术。语言技能对于讲故事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我在胶州湾接触到的说书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不知道怎么写。但是,他们都具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大部分是生活在胶州湾的劳动者,故事语言并不优雅、简洁、华丽,让人难以理解。而是熟悉民间俚语、成语,通过巧妙恰当地运用壮语、乡音、方言,使故事保持朴实无华,故事内容得以保留。在《穿山甲》开篇介绍穿山甲的药用价值时,他说:“有一个祖传的治奶秘方,就是王不留行、穿山甲、当归、通草、天花粉,各加三钱,水煎服,给缺奶的媳妇吃。奶马上就来了,能让孩子喘气。”还有《冥王》,开篇说:“此人姓刘,名刘聪明。说他聪明,其实和他老婆差远了。平时生活,玩音乐,眼睛都指向老婆。”“酒鬼成仙”的开头更有意思:“古时候有一个酒鬼,没有酒是活不下去的。他醉得连家里的锅都揭不开,只好做贼挖坑。”这些故事的语言非常简洁,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几句话引人入胜,让人想知道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第四,一些值得讨论的意见

胶州湾民间故事是青岛民间文学三化融合工作的丰硕成果,是民间文学领域一件可喜的事情。这对研究胶州湾的历史和社会学具有重要价值,但仍有不足之处。现在我就谈谈我的看法,供与会同志和有关部门参考。

众所周知,胶州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21世纪的远古时代,劳动人民就在这片沃土上生活繁衍。至今沿海仍保存着中国古长城遗址、秦时期的齐长城、布齐城、明代的马濠运河等遗址、杨武侯墓、秦时期方士徐福炼丹洞等。但由于人员不足,采风时间短,关于齐长城、布奇城、马濠运河和

此外,在众多的胶州湾民间故事叙述者中,有一个民间故事缺乏宋立科宗科来告诉大家。宋宗科因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阅历,讲了上百个故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古为今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灵活有趣的故事。胶州湾的民间说书人不仅缺乏宋宗科的生活经验,而且所讲故事的数量和质量也远不如宋宗科。目前很难确定胶州湾沿岸是否有民间说书人。如果这样的民间说书人被发现,并集中力量组织收集和记录,岂不是为胶州湾民间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一笔财富?

另外,就整个胶州湾民间故事而言,故事收藏者众多,层次不一,艺术风格尤其是语言特色的不统一是允许的,不能强求。正因为如此,才表现出故事风格的完美统一,但对于个别庸俗化的民间故事,收藏者落笔时是否应该做出选择?我想处理一些内容,得到精华。

作者:刘浩军

作者: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

电话:0532—87805406邮政编码:26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