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背景
陶渊明早年在江州任祭酒大典,在真君从军,在建威从军,在彭泽县发令。后来因与上层社会不和,毅然辞职回家(从此“五斗米”成为生活必需工资的代名词)。自晋安艺兮二年(公元406年)起,他一直隐居。
直到427年宋文帝元嘉去世。复出后的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去世后,他生前的好友颜延年写了陶正石的讣告。江西省九江县马晖玲镇有一座重建于清代的陶渊明墓。九江城有一座新的巨大的陶渊明石像。
扩展数据:
一.导言
陶渊明(352或365-427),字明,又名“精杰”,世称精杰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南宋初伟大的诗人、词人。
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军、镇军、彭泽县令,最后官职为彭泽县令。他离岗80多天,从此退休下乡。他是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派”,有陶渊明集。
第二,历史记载
《陶公》生于晋宋,故《金淑》、《宋书》、《石楠》均有记载,且三者版本不同。昭明太子所撰《陶渊明集》是一部传记,这四部是现代学者研究陶渊明生平的重要参考资料。因此,将其包含在一起。?
1,昭明太子陶渊明传
2.《晋书·陶谦传》?
3.石楠陶渊明传?
4.《宋书·陶谦传》?
第三,文学的影响
陶渊明因其120多首诗歌、散文和诗歌而被誉为“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他向往的桃花源社会,一个没有战争、自力更生的和谐美好的社会。它让桃花源和乌托邦齐名,都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幻想。
陶渊明的诗歌表现出鄙薄权贵、独善其身的气节,其质朴自然的诗风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个性鲜明,情感真挚,平实质朴,不用典,凝练含蓄,“质实而实”,充满意境和哲理,主观写意,儒道杂糅。
除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陶的诗“富于深刻,难以提炼”,不致力于锤炼,天真自然。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影响不大。刘勰写《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不提。钟嵘的《诗品》虽列为国学经典,但被视为古今隐逸诗派,后人对陶诗评价甚高,尤其是唐宋以后。人们认为他的诗“源于回应”。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评价很高:“他的文章不一般,他的文字极好,他的跌宕起伏很明显,他是独一无二的。这是衷心和衷心的,这不是北京。”《文选》收录了陶渊明的十多首诗,是收录作品较多的作者。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影响很大。杜甫诗中说:“释怀之心当酒,寄乐不如作诗,意谓我一生后等你。”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谦评价甚高:“元明之诗,乍听似缓,熟则有奇句。.....只有率高意远,意义奇妙,语言精炼,才能如此。就像大工匠背着一斤,却没有斧头的痕迹。”
另一种云说:“质量和现实,但现实。”苏东坡还写过《与陶绝饮》、《与陶二独饮》、《与陶五劝农》、《与陶独活九天》、《与陶九仿古》。
诗陶诗109首,如《陶杂诗十一首》、《陶停云四首》、《陶影》、《陶影答》、《陶刘柴桑》、《陶刘赏柴桑》、《陶郭主簿》等,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的影响。
而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孟浩然非常崇拜陶谦,风格也非常相似。
元代戏剧家马致远因仰慕陶渊明,自号“东篱”,后人将散曲编为《东篱乐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