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钉螺介绍

湖北钉螺属于软体动物、腹足动物和钉螺。壳中等大小,厚,圆锥形。外壳高10毫米,宽4毫米。螺旋层为7~8层,不断膨胀,每层生长缓慢。壳面黄褐色,缝合线较深,呈角质,长圆形,有螺旋纹,核位于内侧下方。

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它是一种两栖动物。幼螺生活在水中,而成螺一般生活在水源附近潮湿而有营养的土地上。它们大多生活在地势低洼的平原地区,如水流缓慢、杂草丛生的水网地区的河流、池塘、稻田、湖泊和灌溉沟渠的岸边。

根据钉螺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中国大陆钉螺可分为湖泊沼泽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地丘陵型三种类型。

扩展数据

血吸虫病和钉螺

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湖北钉螺与钉螺幼虫的发育和繁殖。毛蚴交替移动,从溶解组织和软组织进入。毛蚴表面的纤毛脱落,胚胎细胞分裂。2天后可开始在螺的头、足和内脏中发育成母囊蚴。

生殖细胞在母囊蚴中产生,每个生殖细胞繁殖成子囊蚴。子代囊蚴活动,突破囊壁,迁移到钉螺肝脏寄生。囊蚴细长分节,体内胚胎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许多尾蚴。一条尾蚴钻入钉螺体内,经过无性繁殖,产生数以千万计的尾蚴,在钉螺体内批量成熟,相继逃逸。

日本血吸虫和钉螺都是自然界的生物。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完全消灭它们是极其困难的。钉螺生命力强,繁殖快。即使一个阶段杀死大部分,残存的钉螺也会迅速繁殖,继续造成危害。可有效控制和消灭钉螺,有效预防血吸虫病。

百度百科-湖北钉螺

人民网-血吸虫病防治新闻背景: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