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历史简介
社会学作为对人类共同生活条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综合研究,是人类知识逐步积累和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特别是18世纪到19世纪30年代的科学成果。大多数社会学家倾向于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1830 ~ 1842)中首次使用“社会学”一词,认为它是一门系统表述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综合科学。在孔德看来,社会学被视为“社会物理学”,在性质上与自然科学没有区别。可以分为研究秩序结构的“社会静力学”和研究进步过程的“社会动力学”。就其方法论而言,社会学相当于生物学。两者唯一的区别是,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的“组织与生命”,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的“秩序与进步”。孔德试图用实证的方法综合以往关于社会、人文、经济、历史的知识。他反对一切乌托邦的、批判性的社会理论,把法国大革命后重建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工业社会本身的秩序上,这是他的社会学的任务。
社会学创始时期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比孔德晚的英国社会学家斯潘塞。他的社会学体系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普遍进化原理和社会有机体理论,这也是后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基础。斯潘塞在他的三卷本《社会学原理》( 1876 ~ 1896)中,重点阐述了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或超有机集合体的观点。认为社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受能量守恒定律调节;这种调整表现在社会与其环境的生存斗争中,表现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中,表现在构成一定社会的个人之间的生存斗争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由竞争,自然淘汰,是有机世界的普遍规律,也是推动社会进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社会学的创立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社会有机体论、种族中心主义、社会进化论、机械论和社会统计学派。这一时期的社会学是经验主义的,拒绝抽象的思辨,提倡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社会。在方法论上,坚持统一的科学观,反对划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主张社会学应遵循自然科学方法,以自然科学研究模式作为社会学研究的理想模式;强调社会学是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应该以实际存在为研究对象,不涉及正当价值的问题,即主张对事实和价值进行明确的划分;在对社会结构的理解上,基本遵循孔德的秩序-进步即结构-过程二分法,预设总体平衡和秩序,强调社会学以调整人际关系和治愈社会弊病为目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改良主义色彩;在对社会进程的解释中,尤其是对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动力的理解中,也有历史唯心主义的因素。在社会学的初创阶段,经过孔德和斯潘塞的努力,确立了社会学在一般科学分类中的地位,初步探讨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般理论和方法论。而孔德基于“实证哲学”的“社会学”只是对社会科学的统称,其内容含混不清,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研究对象上它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不明确,标志一门学科独立地位的通用理论和方法论还比较缺乏。在上述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中,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活跃在欧洲的一批社会学家,其中涂尔干和韦伯、帕累托、托恩尼斯、齐默尔等人,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对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涂尔干继承并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他强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而不是作为社会原子的个人,反对将社会现象简化为生物因素或心理因素的各种形式的还原论。这种以社会为分析单位,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现象的观点,被称为“社会学”。涂尔干着眼于与社会结构相关的社会秩序和进化,详细论述了社会分工形式从“机械统一”到“有机团结”的演变,以及使社会形成精神整合和统一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征”问题,从维护社会整合的角度阐述了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作用机制。他的社会学观点和整个研究方向为西方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倡导一种“理解社会学”的观点。他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社会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即驱使人们做出社会行动的动机和价值取向,认为个体行动者是社会学分析的最基本单位。他在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基础上,主张借助价值关联,通过“理想类型”的纯主观思想建构来理解行动者的主观动机,同时通过排除价值干扰来解释社会行动的客观可能性和合适的因果关系。韦伯的“理解”方法既是一种“理解性解释”,也是一种“解释性理解”。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Pareto)将社会视为一个维持自身动态平衡的系统,社会变迁是原有平衡被破坏并逐渐恢复的过程。他强调社会精英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率先从结构上研究上下人物的社会流动。德国社会学家托恩尼斯开创了社会学理论中的意志理论。他把人群组合的形式分为由传统风俗礼仪维系的“共同体”和由理性、制度、规则维系的“社会”;前者是由人的本质意志创造的有机理论,后者是由人的选择意志决定的契约理论。“社群”代表“文化”,与人的创造本能有关,由人的本质意志决定;“社会”代表“文明”,与技术有关,源于人的选择意志。人类社会组织作为集体意志的表达,既有本质意志,也有选择意志。社会历史发展是从传统(本质意志)因素主导的“共同体”向理性(选择意志)因素主导的“社会”过渡的过程。与这个过程同时发生的,是一个从崇尚原创的“文化”到热衷技术的“文明”的转变过程。这种从“文化批判”的角度看待现代文明的立场及其对社会结构和过程的独特看法,成为各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齐默尔将社会学定义为研究人们互动的纯粹形式,而不是互动的具体内容。认为社会只是从事交往行为的个体的名称,而不是真正的现实,社会现实是组成许多个体的人。他将社会学视为社会科学中的一般学科或“几何学”,试图对构成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类。齐默尔的理论观点叫社会唯名论,他的社会学叫形式社会学。他对交往行为中冲突的论述成为后来不同形式冲突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他对社会学本质的看法与涂尔干的“社会学”大相径庭,从而形成了一般理论中的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实在论之争。在这场关系到社会学根本性质的两种理论观点的争论中,社会学研究在关注整个社会话语的同时,开始关注对具体个体行动的分析,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学研究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19年底,早期的美国社会学传到美国,逐渐转向采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力求对社会现象进行准确的定量研究,注重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应用研究方向。20世纪上半叶,美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们在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制度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892年,A.W. Small率先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社会学系,1895年,他创办了《美国社会学杂志》。1905年,L.F .沃德和W.G .萨姆纳组建了美国社会学会。大多数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都接受过宗教教育。他们关注社会伦理、民情和精神生活,其社会学理论带有明显的心理学色彩。20世纪20年代,以R.E .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对美国的城市化、移民、种族冲突、贫困和犯罪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使社会学在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方面卓有成效,对美国社会学走向应用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W.I. Thomas和F.W. Zinanitzky合作,用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实验过程的调查方法,研究欧美波兰农民的情况,在社会学中起到了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分析信息的示范作用。
社会学在英、法、德等国的发展继斯潘塞之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是陆虎·霍布豪斯。他在1908创办了《社会学评论》,深受斯潘塞社会进化论的影响。但他不同意将生存竞争的生物本能因素强调到绝对程度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进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理性因素的作用。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是英国社会人类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功能方法,反对对社会现象的经验描述,主张通过事实的作用来研究社会现象发生、存在和消失的原因。
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的发展也与人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涂尔干领导的社会学年鉴学派推动了20世纪上半叶法国人类学的发展。他的学生m·莫斯(M. Moss)用人类学的材料做了比较分析,通过对“礼物”的研究,提出了礼物与回报的交换仪式理论。一些关注宗教活动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创立了法国宗教社会学,这是法国社会学中颇具特色的分支之一。
德国社会学具有注重历史综合和人文主义的特点。20世纪初,a .费尔康德继承齐默尔的形式社会学思想,倡导“文化社会学”,主张对研究现代社会固有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经验资料进行理论分析,使社会学成为一门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威瑟强调对德国历史社会学、社会地理学和民族社会学的“系统归纳”,旨在使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历史哲学和人类学的独立学科。k·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试图从社会结构发展的规律和规范来研究人们的思想、精神价值体系、政治观点和群体组织的特征。20世纪30年代以前,德国社会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a .希特勒上台后,残酷迫害犹太人和知识分子,导致大量社会学家被迫流亡,德国社会学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二战后,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以此为契机,社会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战后世界各国相对稳定的社会发展和以当代科技革命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要求人们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产生了许多新的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使人们对社会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广阔的视野,更准确有效地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成为可能。从当代社会学的研究尺度来看,除了具有社会学研究传统的发达国家,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获得独立后也纷纷开展社会学研究,以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在1982第10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上,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5200名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从学科体系建设来看,无论是理论还是研究方法都越来越完备和严谨,各种学科分支和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学科都在迅速发展和分化。
五六十年代社会学的主流是以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帕森斯(T. Parsons)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这是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和方法论。帕森斯有意整合了帕累托、a .马歇尔、涂尔干和韦伯的不同理论观点,将英国功利主义经济学、法国实证主义和德国历史主义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了一种基于意志的行动理论,以取代在美国流行的实证主义变种心理学的社会行为理论。根据帕森斯的理论,每个行动者都有一定的选择手段和目标的自由,这种自由深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并受共同的规范标准和价值观的调节。帕森斯强调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秩序形成的基本因素,他深入探讨了由不同人的主观取向引起的个体行动如何组合起来形成相互依存的社会行动。其中,他的五个模型变量,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成就绩效与预赋性、情感与非情感、专业化与扩散、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是对人们通过社会行动表达的满足需求的方式的阐述,AGIL(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潜在模型维持)分析模型强调社会系统的功能要求;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交织,从而使结构功能主义以一种高度理论化的抽象形式实现了早期行动理论和功能主义的综合。
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个基本假设认为,社会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单元组成的统一系统,内部存在结构性分工。每个单元都发挥着自己特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存在。如果一个部分发生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部分甚至整体。通常,系统保持平衡状态。当受到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刺激时,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系统开始内部调整,产生结构分化以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然后吸收或同化干扰,再建立新的平衡。作为一种社会学分析方法,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策略是认识所研究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并分析满足这些功能要求的特殊社会结构。
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和综合的巨型理论,是对西方社会历史和现实发展的总结,需要在非西方国家的研究中得到证实。然而,用结构功能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理论和工业主义的概念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变化,并没有考虑到不同民族和地区作为历史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导致了许多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情况。结构功能主义从均衡的角度强调社会是一个自稳定的系统,但现实社会中随处可见的诸多矛盾表明,冲突比均衡更普遍。此外,这一理论忽略了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个人和小群体之间的互动,无法用于微观社会研究和被经验事实所验证。60年代以后,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批判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