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木偶戏的发展史

布袋戏,古称木偶戏,在莆仙地区俗称“柴头仔”、“柴头仔”、“沈木”、“木石”。历史上木偶戏出现的时间早于人偶,学术界有一种说法是木偶戏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莆仙戏将当地的木偶戏称为“戏中兄弟”,这表明木偶戏比莆仙戏更古老,更早地受到莆仙人的欢迎。

莆田县编委会编撰的《莆田戏史》记载,木偶艺术在汉代传入古莆田。明代溥仪状元柯谦引用旧史料说,五代以后的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60年),南唐清源军令陈回老家访凤亭祭祖,“为国郎戏傀儡,观众受阻。”

宋代,莆仙民间的布袋戏比唐五代有了更大的发展,节日、迎神比赛、婚丧嫁娶等都有布袋戏。清初,仙游郑引用旧志中关于蔡京看肉布袋戏的记载:“蔡大师生日之际,优人献技,有宾客以绢缚童子四肢,作肉头布袋戏,观者以为不祥。”南宋《西湖老人无数胜录》中写道:“乐青社:(有几个不少于百人的社)鞑靼舞老人,耍和尚。鼓社:大肚儿,盲评委...福建宝老一号会所,300多人;四川包老也有100多人。”福建包老是指福建各地的布袋戏,有300多人,包括莆仙地区的布袋戏。南宋诗人刘克庄也写了很多关于莆仙布袋戏的文章,比如“布袋戏优于其他。此翁奇奇奇,若不是伪学,便是阳狂”;再如“书传自柳影,线条鲜明。好像是从木偶之家传出来的,都说西河帅,教。”“刘营”是一个古老的地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南的渭河北岸;“西河”,宋代的路名,位于今甘肃临洮。说明莆仙布袋戏起源于北方。”郭郎行脱了东西,脱了衣服还给猴子。棚子上的偃师呢?棚下有多少人替他担心?”“猴浴”是指木偶在场上表演时是一个“穿衣服的人”,一旦提线停止,它仍然是一个木偶。木偶已经“打扮”好了,表示有各种表演用的服装。“棚上偃师将往何处去”是指当时是高台上的表演,有专门表演的舞台。从刘克庄的其他诗作中可以看出,南宋的莆仙布袋戏在高台表演、服饰表演、叙事能力、音乐伴奏等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

自明代以来,莆仙戏在各种文献中鲜有记载,但以其独特的形式,唱着与莆仙戏相同的音乐曲调,表演着与莆仙戏相同的剧目,并以宗教仪式剧《目连戏》而闻名?戏曲优势,北斗戏,许愿戏与莆仙戏竞争。

清初郑的《连江故事集》记载了七月中秋的木偶戏,上面写着:“中秋为祭,众乡民聚社庙。每次上神坛,他们就搭起木偶戏,向尹、达旦申请。”展现了元代中期普渡木偶戏的盛况。据莆田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黄石江东村长木偶剧团颇有名气。

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日军飞机轰炸,国民党政府禁止莆仙戏演出,这为莆仙木偶戏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门镇志》记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普贤戏传统剧种被禁,布袋戏兴盛。国内的宫廷俱乐部经常会聘请国外的木偶戏来表演。民国三十四年(1945)后,布袋戏逐渐稀疏。”因为莆仙戏被禁,木偶戏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莆仙戏,使得木偶戏发展了近十年。当时仅莆田就有90多场木偶戏。这一时期,莆仙戏的音乐和剧目被木偶戏充分利用,使莆仙木偶戏被大量“戏剧化”,由宗教木偶转变为戏剧木偶。

在过去,木偶戏中的艺术家都是男性,所有的舞者都用假声唱歌。1950后,木偶戏班开始有女艺人表演,开始吸引管弦乐艺人伴奏。前台运营人数基本固定在3-5人,每班人数增加到12人左右。木偶剧团俱乐部大多以业余剧团的名义出现。莆田县30-40班,仙游县10多班。“文革”期间,布袋戏几乎全部解散,到1976年底,又恢复了布袋戏。到90年代初,莆仙木偶剧团发展到近百个,演出活动完全与民俗活动相结合。“每当男女结婚,老人过生日,举行社火比赛,感谢上帝的生日,忏悔自己的罪过,表彰自己的功绩,人们都会唱木偶戏。”至90年代中期,莆仙布袋戏较少,两县仅存60多个班,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门镇源兴班、灵川镇重兴班、华亭镇殷飞班、黄石镇万兴班、新都镇复兴班、新滘里镇班、清江长兴班、新都桂林班、仙游县榜头镇仙水班、盖尾镇前莲班。

2010 165438+10月25日,由荔城区黄石镇镇东村委会、浦口宫管委会申报的布袋戏入选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5月,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的林春树成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唯一的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同月,程响文化馆成功申报木偶戏为第三批市级非遗扩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