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科技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1)50年代学习的初级阶段。
现阶段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着手培养石油专业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开展油气资源调查,探索发展路径。当时引进了苏联的物探设备,学习了他们的技术和经验。1951年,成立了第一支地震队,应用了“51”点地震仪,使原来主要依靠地面地质调查的油气勘探方法发展为查明覆盖区地下构造的物探技术。苏联进口的半自动电测井仪器,利用自然电位测井和电阻率测井划分岩性电性;试油和钻井技术也基本学自苏联。1954年,玉门油田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为老君庙油田“L”油藏制定了“边外注水,顶部注气”的开发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油田开发方案。65438年至0955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也是建国后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油田。由于当时国内没有足够的油田开发技术力量,克拉玛依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由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苏联苏联石油研究院共同编制。
(2)六七十年代自主创新快速发展阶段。
以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为标志,中国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石油科技也进入了自主创新和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大庆油田的发现,促进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建立,使人们摆脱了“陆相油荒”的束缚,积极探索陆相地层生油成藏规律。大庆油田地质学家分析了松辽盆地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的全过程,提出生油坳陷是一个系统概念。在这个系统中,生成、储存、覆盖、循环等静态条件和排放、运输、聚集、保护等动态过程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认识比西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并流行的“成油系统”理论要早得多。
同时,深化和促进了湖盆沉积学的研究。大庆油田深化了对油藏的认识,从早期的小层对比和“油砂”研究到细分沉积相研究,形成了一套“沉积-非均质-油水运动规律”的沉积微相研究方法,丰富了油藏沉积学和石油开发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实践前几阶段的连续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
(3)80、90年代自主研究与引进相结合。
1978全国科学大会标志着科学春天的到来。65438—0979年,石油工业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科技工作会议,拨乱反正,恢复科研院所编制,完善科技工作体系。此前,1978在部内设立科技司,组建石油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1979,中国石油学院成立。这些是赶超和加快石油科技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
在国家科委组织全国各行各业科技攻关计划的背景下,从石油工业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生产需要,组织了多次五年攻关活动。围绕“六五”期间的天然气地质、数字地震、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调整、稠油开采等关键问题,“七五”期间组织开展了低渗透油田改造、滩海、沙漠、黄土塬地震技术、定向井和丛式井保护储层钻完井技术。“八五”期间,组织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沙漠公路、聚合物驱等技术攻关。“九五”期间,组织了列入国家“九九”的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大庆油田5300万吨/年至2000年稳产技术、复合驱三次采油成套技术及矿场试验研究、叠合盆地油气形成与富集理论及分布预测、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基础研究等重点项目。
(4)世纪之交,国内外空间互动发展有两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走出去”石油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使石油科技进入了国内发展与国外磨炼相结合的阶段。一方面,中国继续为更困难的勘探和开发目标服务;另一方面,我们必须面对国际市场上许多新的挑战。中国石油开拓海外市场,逐步形成非洲、中亚、南美、中东、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近81个油气投资合作项目。业务范围从单一的合作开采发展到跨国并购、风险勘探和上下游整合。依托我国长期积累的科技实力,充分展示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水平。在苏丹l/2/4区块项目的国际招标中,中国石油在与10多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用三年时间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地完成了l/2/4区块项目,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在秘鲁,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将已开发百余年的塔拉拉油田的年产量从接手时的8万吨提高到32万吨,被秘鲁媒体评为“20世纪秘鲁石油业最大新闻”。在哈萨克斯坦,应用Kenkiyake盐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成功开发了苏联未能开发的油田,并生产出日产1000吨以上的高产井。短短三年,就建成了2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拉诺尔油田气举采油新工艺的应用,解决了高硫腐蚀和气举阀打捞问题,原油产量由654.38+0.9万吨/年提高到400万吨/年。同时,中哈原油管道的建成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油气混输技术的成功实施,攻克了世界级长距离油气混输技术难题。在地面工程建设、钻井工程、测井、录井、测试等方面,国外工程技术服务依托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抢占市场制高点,努力提升管理和国际化经营水平,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石油科技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真正接受了考验,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