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镇的历史沿革

三国时期,蜀汉宰相诸葛亮以汉德县(今汉阳镇)为“大尖山至肖剑关隘三十里,连山势险”之地,在此“削石架空以飞亭路而行”,大尖山悬崖中断两崖交汇处,倚崖筑石为门,设亭司令,设驻军,成为军事关隘。

自隋代以来,陕甘入蜀,由孟建县改道至牛头山,经大漠树(民间称大漠树),直抵剑门关。从肖剑到大剑关的亭路已逐渐废弃,“剑阁路”的名称已成为剑门关的别称。所以从唐代到清代的许多史籍中使用的“剑阁”、“剑门”等名称,都是指剑门关。民国二年(1913),建州改为剑阁县后,“剑阁”仅指县名。古有周武帝在位第二年(699年),新设剑门郡,属石州(知普安县,今普安镇)。唐二年(713),石州改为建州,“以剑阁命名”,剑门县属建州。

隋唐时,在剑门关设军器,并置大剑镇(剑门场)海关令。

北宋干德五年(967年),永贵县(今店子乡)并入剑门县。景德镇二年(1005),剑门郡归剑门关监管。景德镇三年(1006),剑门关迁都,驻东京。熙宁五年(1072),剑门关、剑门郡一分为二,均划归建州。元符号中,剑门关属剑门郡,“县令管事”。宝玉三年(1255),蒙古军攻蜀,府(建州盛家)迁至苦竹寨(今剑门关镇朱家寨)。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改隆庆府为建州,剑门县并入普安县(今普安镇)。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收剑;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建剑门关,数百户守卫。

清朝是剑门驿。雍正年间,建州辖3乡,设剑门乡,设4嘉。

同治十一年(1872),建州改为13保,设剑保义(控制剑门)。

宣彤二年(1910),设立安仁乡,辖简宜保、广安保、安仁乡、简宜保。民国元年(1912),剑门分州。

民国二年(1913),建州改为剑阁县,建门县。

民国三年(1914),废弃剑门,分县、安仁乡,改剑义堡为剑义团,任剑阁县辅站。

民国19年(1930)改团为区,建一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剑门建立剑门乡苏维埃。同年秋(1935),建一、体仁、云平三区合并为第六区(直剑门),由共保、联保组成。

民国二十九年(1940)八月,实行新县制,废除联保,建立剑门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剑门乡属第三区管辖。新中国时期1950,剑门乡人民政府成立;

1951年在此设立第八区公所,后迁至汉阳铺,称汉阳区。

1956年春,剑门乡委员会成立,剑门乡人民政府改为剑门乡人民委员会;

1958,实有行政机构统一,剑门乡改为剑门人民公社,剑门乡人民委员会改为剑门人民公社人民委员会;

1967,文革期间,剑门人民公社委员会、剑门人民公社委员会停止活动,成立“剑门人民公社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

1968年5月,剑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

1984年汉阳区迁至剑门场。

1985 65438+10月,剑门乡改为剑门镇。

1989年,汉阳区更名为剑门区,总面积325.9平方公里。辖剑门镇和汉阳镇、肖剑乡和朝寿乡,40个村,280个组。

1992,剑门区办事处拆迁,剑门镇改为剑门关镇。

2006年6月,剑阁县撤销“区”监察室的设立,剑门关镇直属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