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柳坑村是历史上的第一村?
本文及相关图片在1991江西画报第三期发表后,这个被遗忘的古典村落被公之于众。1991年冬,在周先生的协调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詹开勋带领一个五人专家组,到流坑村进行了20多天的考察。1993年春、1994年冬,周老师让自己的学生——南昌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乡土史研究室主任梁宏生副教授,到流坑村考察了60多天,收集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1996年底出版了《柳坑村历史文化考察》一书,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柳坑古村落的专著。从此,“千古一村”成为了柳坑村的标志性品牌。7月,1997,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斌专程访问了流坑。在高度评价柳坑的同时,他还专门写了《千古第一村》这本书。从此,“千古第一村”成为流坑村又一个新的更高的标志性品牌。大家都知道,柳坑村建于五代南唐元年(937-942),至今已有1000多年,故称“千古”。但是,流坑村什么地方号称中国古村落第一?十多年来,没有学者给出解释。很多游客到柳坑旅游后,只觉得柳坑大、古、好,无愧于“千古第一村”的称号。但是哪个方面是全国古村落中的第一,他们说不清楚,导游也没有解释过。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为此我在业余时间看了一些资料,在我接受了“第一”法则后,请各位专家指正。
一、建村要注意“风水宝地”的选择。隋唐以前,流坑村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南唐时董一家来此时,乌江西隅的布吉,又名白坭塘,为驻地,柳坑董氏传承由此开始。白玉堂三面环水,朝阳,符合你平时生活的地方的基本要求。而乌江在此处由南向西转折,属于风水上的“反弓位”,犯了选宅基址的忌讳。相传“形势派”创始人、唐僖宗佛教徒杨婵·宋军和“形势派”大师的长子曾文,曾在流坑游览风景路过两年。为了报答董家的热情款待,他们特地为贺东和董振(长子)争取了四分,并为流坑村指明了地形。正如杨和曾所预言的那样,把家从迁到乌江南岸的中州,也就是现在流坑村的主要地区。因背靠山脉西北麓的金谷峰,四面青山环绕,所谓“天马南驰,雪峰北起,玉屏东卧,锦江西立。”乌江的水从村东南的山上来,像一条绿化带,在村边向西拐弯,使流动的坑三面环水,形成独特的风水格局,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流水排”。杨筠松还预言:“只要水还在沸腾,它仍将是一个好坑。”“阳兴日月峡,武文秀才。纠正飞鹅头,金宫玉阶。世世代代富家有官,儿女不贫不寒。海之巅,明月当空,东施子孙,名震天下。”这些都记载在流坑家谱里。
刘坑村在建村之初就注重风水,请来了全国一流的测绘大师选址,堪称全国古村落第一亲戚。
第二:建村后注意规划,按规划建设。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流坑东施二十二世孙东隋辞官回村。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主张聚众对流坑村进行整治规划。村西对龙湖进行了人工扩建改造,将湖与河连接起来,使流坑村成为一个依山傍水的风景区。七横(东西方向)一纵(南北方向)的八巷主导着村落的布局,董氏宗族成员根据房派的分支而居住在不同的巷中。七条横巷的拐角处都面对着乌江,每条巷的拐角处都有瞭望塔,由城墙连接,使整个村庄成为一座城堡。出门后乌江上的七个门楼正对着七个码头,给村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方便。八大胡同的一边有下水道。到现在为止,不管雨下得多大,村子里从来没有水。现在有一种说法,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不是看它的建筑有多高,而是看它下雨的时候有没有积水。因为一个没有水的城市,是一个规划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文明城市。村里的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龙湖,污水经龙湖沉淀后排入乌江。不仅环保,而且河风可以顺着小巷进入村庄直达龙湖,起到清新空气、调节温度的作用。村里所有的房子都建有马头墙,既体现了江南民居的特色,又起到了屋与屋之间防火的作用。我们现在的县城规划是上世纪末开始的,村庄的规划是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开始的。刘坑村的规划实施于450年前的明朝,使村庄被乌江、龙湖环绕,并有村墙门楼把守。车行道规整,道路通达。喜欢理想城市,也喜欢一方。这应该是中国古村落中的首创。
再次,明清古建筑基本保存完好,不仅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建筑精美,而且有准确的年代可考。刘坑村始于明朝嘉靖四十二年(65,438+0563)董贵掌管该村时修建的65,438+08间房屋。经过后人多年的努力和管理,现已达到占地约3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0余人的规模。经过数百年的风霜雨雪,这些建筑达到了26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这在多雨潮湿的江南是不多见的。其中,明清民居30余处,祠堂60余座,寺庙8座,文馆、戏台1座。此外,还有状元楼、乌龟广场、元奎广场、三策刘鑫、京表肖杰广场等纪念和功勋牌楼,以及翰林门、中流砥柱门、里仁门、陈宫门等碉堡式门楼。这些古建筑的造型和结构是中国近代的典型典范:青砖灰瓦,古朴典雅;高高的马头墙向上翘起,可以防风防火;偶尔有几栋横着高墙的豪宅,像微型城堡;墙体一般为木框架结构,多为两层,上层隐藏,下层住人;厅堂位于中央,卧室分隔在四周,厅堂大房间小,厅堂明暗分明。这是因为前后厅天井采光可靠,而厢房只有墨窗或门窗通风;大厅很大,适合家庭活动,房间很小,适合在寒冷的冬天保暖。门楣和屋檐上有许多雕刻和绘画,有些有傩像;墙上、门柱上、窗台上、柱基上、脚轮上、麻雀上,甚至天花板上,都有许多木雕、五彩缤纷的装饰、花鸟、鱼、虫、山水、鬼怪、传说。雕刻都很精致细腻,堪称上品。流坑村的明清古建筑成为江南富商住宅和祠堂的标本。最难得的是,大多数古建筑上有匾额,门旁有对联。这些对联与主人的人生经历和家族的辉煌息息相关,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而且往往出自名家之手,使房子有了准确的年代可考。明末著名的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记中称流坑为“万家之城”。这对于中国的古村落来说也应该算是首创了。
第四,众多的书院和科举的兴盛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古村落中并不多见。东施在流坑的家世可以追溯到西汉著名儒生董仲舒。然而,柳坑东施在宋代随科举兴盛的真正原因是柳坑创始人贺东的长孙董文光从中受益。北宋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撰文并开放科举,董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试图取明假。因为年事已高,朝廷三次调他做官,他都不肯赴任。凭着家里的家财,他创办了桂林书院,村里拜祭教习成了常事。董的努力很快就有了结果。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大哥的四个儿子子、子、祥、元、淳全部中了彩票。次年,董淳并进士,成为流坑董氏第一进士。从此,董史可佳的繁华不再被人接受。“科班毕业的儒学一直延续着。”景祐元年(1034),流坑董氏、朱、廷、易、师德、师叔,五士同科,合称“五桂”,石林流传为佳话。南宋文天祥《谢恩表》中有一句话:“功名闪金,一门五董事”,就是说用的这个码。这就是“五子入司”的说法,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流坑村所在的云盖乡也因此被太守改名为“五桂乡”。流坑东施为突出这一事件修建了“乌龟坊”,这在明末著名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记中有所记载。从宋代到清代,流坑东师从家学,书院众多。明朝万历年间修建了19座书院和书屋,清朝光年间修建了23座书院和书屋。可以说是“校序相向,弦声相闻。”学风之繁荣可见一斑。北宋靖康元年,流坑冬枣在朝廷“以策选士”中被封为吴状元。南宋绍兴十八年,董考中状元,称“状元”(目前流坑村博物馆正门额头上的碑文写着:“士长藻。”这个“藻”就是董藻的“藻”,因为董藻是儒家林中战略选拔出来的武状元。基于此,我猜测博物馆可能是刘坑为纪念东吴状元董枣而建的建筑。否则:第一,很难解释“秀才花开”这个词;其次,流坑有“状元楼”纪念文学状元董,而没有纪念武状元董藻的建筑,这是不合理的。)柳坑村在近千年的科举制度中,* * *通过了34名进士的考试,有78名评委。上至宰相、使节、侍郎,下至主簿、教令,100多人。时至今日,竖立在屋前、祠堂前以示荣耀的旗杆仍遍布全村。废科举已经到了105,中举喜讯还贴在堂上。宋代江西有五千多名进士,包括曾巩、王安石、刘舒等世家,或三进士,或四进士,而东师则是五进士同科高中,这在江西乃至全国都是难得的荣誉。古人云:“姜谓文家以权,必以枭雄董氏为最。”柳坑村的科举考试、官员众多、尊号众多,在中国古村落中名列第一。事实上,流坑村在很多方面仍居中国古村落之首。比如走进柳坑,就像走进了书法的海洋。流坑村有65438方木匾,362方碑刻,71副对联。如宋代朱为董题写“状元楼”匾额和“南宫谋士文章贵,北阙姓先”对联;杨士奇,明代大学者,三朝宰辅,为国子监编修的《小师成第》和《几封御书,当代御师》匾额题写对联,由敬国的颜东题写。明代顶级学者、哲学家、地理学家罗洪宪,为刑部大夫董逵写下了“辉煌宽广”“条条罗列,冠重于南国”的对联;明代吏部尚书曾同衡给董贵题词“理学大师”,至今保存完好。他们的书法技艺高超,而且都是长的。虽然历经数百年沧桑,但仍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四百年前,由刑部郎中董贵、刑部尚书董郁主编的《明万历年间董氏族谱》是明代难得的传世刻本,在文字、刻字、用纸、印刷等方面都堪称上乘,为国内所罕见。由他雕刻的聂豹、谭纶、罗洪宪、邹首义等明代名臣的字迹苍劲有力,流畅典雅,令人爱不释手。专家们一致称赞它是“稀世珍宝”。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斌所说:流坑“历时之久,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美,保存之完好,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中国其他地方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张文斌称赞柳坑为“千古第一村”的真实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