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近代史
明清时期,境内设淮安府,府治山阳县(今滁州怀城)。明朝永乐年间,淮安水运再次兴盛,西北的清江浦镇也开始兴起。明朝中期以后,黄河一路流向淮河,境内水患越来越严重,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繁华不再。明清两代都任命官员治理淮河。淮安城(今滁州)进入鼎盛时期,抓住了水运、盐运、河工、通关、邮政的机遇,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四大都市”。淮安城的繁华,带来了人文的汇聚。明清时期,仅杨珊(今淮安区)就有200多名进士,何侠镇也有状元、状元、状元,留下了“江下三丁甲”的佳话。这里也有一些名人,如《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的经学大师颜若渠,“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守民,中医四大名著之一《伤寒论》的作者吴鞠通等。
民国时期
随着淮安府的撤销,城界大部分属于淮阳路,再到淮阴行政监察区。中国的水、盐、河、垄断等利益都丧失殆尽,进一步衰落。长期的战争对新兴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中国* * *成立于1927。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总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均驻境内。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邓子恢、罗炳辉、李一曼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曾在这里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1948 65438+2月,城市彻底解放。1949年5月,淮阴特区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淮安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把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新型交通枢纽城市、江苏省新型工业城市、全国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基地、江淮平原重要商埠。
总督府水运司(位于淮安市淮安区)
1971今年全市已全部归属淮阴地区。1983淮阴区改为淮阴市。1987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脱离淮阴市,设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纳入连云港市。
2001年,江苏省淮阴市政府实施“三淮一体化”战略(即原淮阴市、原县级淮安市、原淮阴县一体化),原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因同名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江苏省淮阴县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区。
2012年,楚州区(原县级淮安市)更名回淮安,设立淮安区。
今天的淮安市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四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