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电影信息史?

分类:区域> & gt香港

分析:

1940年代,香港大观电影公司美国分公司出品的《华侨之光11》是香港第一部本土色彩(三原色)立体电影。同年春,南洋电影公司董事邵存仁发起粤语电影革新运动。他认为要改善香港电影,首先要提高电影质量,主张先从剧本入手,才能出好电影。他甚至吸引了各方技术人员、网络一流演员以及古龙庚、冯浩峰等一批在写作和电影艺术方面有专业素养的年轻人。在这场革新运动下,南洋创作了《女儿笑》、《奇人梅子》、《王宓》、《你何时再来》等名作。后来,香港陷入了战争时期。“从1941到12,日本侵占香港,轰炸大观电影厂等电影设施。1946开始的时候,香港的电影工业是完全停顿的。”12事实上,从1945年底开始,联谊、华声、联盛等部分电影公司已经复员复业。但由于一些主要电影人,如关之琳、吴楚凡、白燕等仍在外地,而一些原有的香港电影制片厂,如南洋制片厂、大观制片厂等已遭破坏,成为一片废墟。再加上部分制作设备的缺失,香港电影业直到1946才正式复苏。

“香港重光之后,娱乐圈日益繁荣,尤其是电影院,观众更是人满为患。每次好片上映,早就爆满了。”13里还有一句话“1960年代的40年代末是粤语电影的高峰期。每年有200部粤语片,很多都是粤剧。”14但实际上,从1946开始,除了粤语片,国语片也同时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内战时期的上海动乱,国内著名电影人如、李、朱士林;演员有旋,严君和白光都南下了。此时和李在港成立永华影业公司(1947-1954),并在1948拍摄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魂》和《清宫秘史》两部电影。1940s末,还有大中华、长城、国泰等其他华语电影制片厂,甚至拍出了不少名片,比如长城上映的《妖后》,一时成为一代名片。

步入50年代,被誉为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15战后的香港社会还没有完全恢复,难民的涌入引发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时候为了迎合普罗大众,为大众提供廉价的娱乐,引进了很多粗糙的,不分青红皂白的粤语片。这些作品被称为“七日鲜”,因为这些电影可以在一周内拍摄完成。但这时候也有很多严肃的作品,比如“中联”的《家》(根据巴金小说改编)。中联成立于1952,创始人21人,均为粤语片精英,如吴楚凡、张活游、马师曾、吴回、白燕、黄曼梨等。他们创办中联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摒弃脱离实际、内容模糊的粤剧电影,制作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社会意识电影。”16和in

《新鲜七天》电影的泛滥,让香港粤语电影低俗化。为了改善香港电影的粗鄙风气,吴楚凡、吴回、秦剑、高鲁泉、冼女红、李月清等一批有抱负的电影人发起了“粤语电影清理运动”(右图),以提高香港电影的质量和发展。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粤语片产量惊人,类型繁多,包括戏曲、武侠、喜剧、文艺、伦理等等。但是随着战后一代的逐渐成长,社会越来越繁荣,越来越西化,年轻一代的受教育程度也更高。传统的粤语片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口味,于是出现了以经纪人、白领、工厂女工为题材的都市喜剧,模仿西方间谍片的侦探动作片,完全西化的音乐片等。并且出现了一股青春偶像电影的热潮,如陈宝珠和萧芳芳。

同时,“其实从1961开始,清水湾的《邵氏》工作室就下了很大功夫,开辟了新的影院,引进了新的技术...国语片的制作是小书乱拍的粤语片望尘莫及的。”17年,没有什么比60年代的中国武侠片更受大众欢迎了。1967年,《邵氏》上映《龙门客栈》和《独臂刀》,在电影界引起轰动,中国电影在60年代开始流行。相反,由于市场的变化,中国电影的冲击和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开业。

随着观众的认可,粤语片的产量开始下降。同时,当时的导演为了维持发展,拍了很多低成本的粤语片。20世纪70年代,导演李翰祥开始制作许多基于浪漫主题的情色电影,而* * *的兴起成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电影业的一大特色。

1971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将功夫片再次推向巅峰。此时的港片还是以国语片为主,直到1973才又出现了新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次年,许冠文的《鬼马双星》超过粤语片产量,直到1977。

65438年10月25日,第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杭州拉开帷幕。《神话》《一骑千里》《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张思德》《功夫》《新不输》《霍元甲》等10部风格各异的影片入围今年百花奖。

香港电影第一次和内地电影竞争“金鸡”、“百花齐放”。这是否会对已举办多次的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评奖体系形成有益的推动,暂时还很难得知。但金鸡百花电影节对香港电影的开放,或许意味着香港和内地电影实现了正式合作,逐渐走向真正的融合。

上世纪80年代,少林寺成功敲开内地电影的大门后,港片涌入内地。武侠片虽多,但枪战片很快成为主流,港片的火爆场面给内地观众留下了太多新奇的印象。在这一全盛时期,香港每年生产300多部电影,创下纪录。虽然并不是每部电影都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收入,但大部分电影最终打入内地,受到内地观众的广泛好评,一批香港影星也脱颖而出,这是不争的事实。

80年代香港电影在内地的火爆,主要得益于内地的文化荒。这种短缺并不代表内地影视作品数量盲目,而是内地影视作品本身质量参差不齐,经不起香港电影的冲击。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地电影逐渐站稳了脚跟,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也逐渐夺回了市场。另一方面,由于香港电影人对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广阔电影商机“垂涎三尺”,开始有意无意地在自己的电影中加入一些“内地元素”,以博取内地观众的青睐。当内地观众开始厌倦了港片的打打杀杀,香港电影人不得不认真考虑内地观众的口味。这种兼顾内地观众“口味”的制作风格,必然导致香港本地观众的流失。但是,相对于内地亿万观众的广阔市场,谁在乎过去的小打小闹呢?

而且面对内地影视业的迅速崛起,香港电影被迫使用越来越多的内地明星。我们看了《无间道》里的陈,还有《宝贝计划》里的陈。另一方面,张艺谋和冯小刚都试图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包括《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中的刘德华、金城武和刘若英。

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港票房收入减少应该是两地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这也说明香港电影进入了“后港片时代”。在“后香港电影时代”,表面上看,香港本土艺人数量的现象相当突出。目前仍由成龙、刘德华等少数常青树掌控。但我们似乎不必对此过于担心,因为越来越多的香港艺人开始了他们的“北漂”生涯,投身于内地的发展。梁家辉曾经出演过《太行山》,年轻帅气的魏骏杰也在最近的电视剧《红色记忆》中扮演了男主角何世昌。尽管观众起初持怀疑态度,但魏骏杰的出色表演最终被观众所接受。

“后香港电影时代”是香港电影历史的象征,但绝对不是香港电影业的终结。至少从广阔的国内电影市场来看,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的融合是必然的。既然是融合,那么阵痛过后,总会回归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而这大概应该是香港本土电影最好的状态。况且,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香港本土电影少了,但实际上更多的电影人“北上”推动了整个内地电影产业的进步,内地电影的“香港元素”也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