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商鞅变法的故事?

商鞅变法的故事

-

齐威王称帝后,燕、赵、韩、魏等国都怕他三分,纷纷前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来。原来秦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中原各国称其为“徐希”,视其为野蛮民族,看不起它,很少与它接触,偶尔派兵入侵它的土地。

周宪国王第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觉得秦国在国外受强邻压迫,内部又有贵族专横,日子很不好过。他决心努力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为了寻求改革的人才,下了一道命令:“谁有使秦富强的好办法,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要任命为大官,分土地。”不久,一个名叫魏阳(yāng)的年轻人从魏国被招募到秦国。

魏阳,姓公孙,原是魏国没落贵族,所以大家都叫他魏阳。看到魏太弱,不能施展才华,就去了魏国,长期客串,没有得到重用。正当魏阳沮丧的时候,他突然听到秦孝公在招募人才。他决定离开魏国去秦国。

魏阳到了秦国,经托人介绍,认识了萧公。魏阳把他的富国强兵的理论和方法告诉了萧公。他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使人民有饭吃,有衣穿,军队有草吃;要训练好军队,使之在马庄强大起来;也要分清奖惩。应该鼓励和奖励那些庄稼很多、勇敢善战的农民,惩罚那些生产不好、怕死于战争的农民。我真能做到这一点,国家并不富强。”

小龚听得津津有味,连饭都忘了吃。两人聊了几天国事,非常投机。最后,萧公决定改革旧制度,实行魏阳提出的新法。

消息一传开,所有的贵族大臣都一起反对。很多大臣都劝萧公谨慎,不要听魏阳的话。在他心里,小龚非常赞成魏阳的主张。他觉得秦国不改法不可能富强,但是看到这么多人反对,他也不好意思,就把很多大臣召集起来,让他们辩论。一位名叫甘龙的部长首先发言。他说:“现行制度是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官员舒服,老百姓习惯。改不了!换了就乱了!”其他部长也说:“新法律是胡说八道”、“谬论”。“旧法旧礼不能改!”魏阳理直气壮地反驳他们说:“你们老是讲什么古法旧礼。这能使国家富强吗?”自古以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律和仪式。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好?墨守成规只能亡国!"

从古至今,魏阳引用大量事实来说明变法的必要性,把那些大臣驳得哑口无言。萧公听他说得一清二楚,反驳了所有反对变法的大臣。他很高兴,对魏阳说:“王老师说得对,新法必须执行!”此后,他拜魏阳为左书长(古代官名),授予他执行新法的权力,并告诉他迅速制定改革计划。他还宣布,谁再反对变法,就以淮河之罪论处。这样,那些大臣就不敢回话了。

魏阳很快就制定出了改革计划。小龚完全同意。魏阳怕新法没有威信,百姓不信,就想了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南门竖了一根三十尺长的木头,旁边贴了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给他十两黄金。”很快,树林里就围满了人。

大家心里不停地嘀咕:这块木头顶多百斤重,扛几里地也不难。怎么能给这么多黄金呢?也许有个陷阱。结果没人敢扛。见没人扛,魏阳把悬赏金提高到五十金。这样一来,人们就更糊涂了,弄不清楚这个新上任的左书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时,我看见一个粗壮的男人从人群中分开,走上前说:“我试试。”拿起木头就走。许多观众好奇地跟在后面,直到他们到达北门。我看见新的常在那里等着。他称赞大汉说:“嗯,你是一个好公民,可以信任并执行我的命令。”然后他给了他准备好的五十枚金牌。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左夫人说话算数,他的命令不是说说而已!”

周宪十三年(公元前356年),颁布了新的《渭阳敕令》。主要内容有:

第一,加强治安。老百姓以坐在一起的方式组织起来,五家为“一吴”,十家为“一士”,互相保障,互相监督。一家犯罪,九家要举报,否则十家一起定罪。举报坏人和杀敌一样奖励,窝藏坏人和向敌人投降一样惩罚。出门一定要带证件,没有证件不准留宿。

第二,鼓励发展生产。努力生产,对粮食、丝绸贡献大的人,可以免服一次劳役;那些偷懒弃农经商的人,连同他们的妻儿,都是官奴。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的儿子,长大后就要分头纳税,否则一个人要交两次税。

第三,奖励杀敌有功。官阶的大小是以战功的多少为依据的。有重大贡献的人会被封很高的爵位,车、衣、田、房、婢的奖励也要看贡献的大小;没有军功的人,即使有钱也无法过上奢华的生活,甚至贵族也只能享受平民待遇。

新法律刚一实施就遇到了巨大的阻力。那些贵族皇族除非出征立功,否则不能做官封爵,只能享受平民待遇,失去了过去的许多特权;练完坐在一起,就不能为所欲为了。因此,每个人都疯狂地攻击新法,更不用说保守势力的代表甘龙了。在他们的鼓动下,连王子都出来反对。魏阳罢官甘龙,但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便处罚。魏阳去找秦孝公,对他说:“新法无法实施,主要是高层有人反对。”萧公曰:“谁反对,谁受罚。”魏阳说太子反对,故意犯法。孝文既生气又尴尬,没有言语。魏阳说:“当然不能判太子有罪,但是新法如果可以随意违反,以后就不能执行了。”萧公问:“我该怎么办?”魏阳说:“太子犯法,是他的老师唆使的。他们应该受到惩罚。”小龚同意了。就这样,太子的老师公子钱被割掉了鼻子,公孙贾被刺中了脸。看到小龚和魏阳如此坚决,大家都不敢反对新法。

几年后,秦变得强大了。因为新法规定增产者可以免除一家的劳动,人民专心种田,积极耕织,使生产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因为新法规定杀敌立功的士兵可以晋升,都是英勇作战。人们非常高兴。看到魏阳新法成效显著,萧公提拔他为大良藻(当时一个大官的名字)。发兵攻打魏。以前很强的魏,到这个时候已经弱了。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连首都安邑都被秦军攻占了,魏只好和秦国讲和。魏阳凯旋而归,随后,一项新的法律在中国进一步实施。主要内容有:将都城由永城(永,今陕西凤翔县)东迁至咸阳,以利于其向中原发展;把全国分成31个郡,中央直接任命县令贤成治理,不称职的县官受处分;废除“矿田”制度,鼓励开荒,允许自由卖地;统一计量等。这些都是发展生产的有力措施,对于巩固和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新法实施十年后,秦国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国家。纣王派人给萧公带了礼物,封他为“方伯”(一个诸侯的首领)。中原各国都来向他道贺,对这个新兴的大国格外尊重。

秦孝公非常高兴。后来商、禹周边十五个镇,都给了魏阳作为奖励。从此,人们称魏阳为商鞅。

几年后,秦孝公病逝,太子即位,为秦惠文王。惠文王曾经反对商鞅的新法。商鞅给他定罪,给他的老师判刑,所以他一直怀恨在心。眼下,他一当上君主,过去反对商鞅的人又得势了。他们串通一气,捏造罪名,硬说商鞅图谋造反。惠文王抓住他,把他处死了。商鞅虽然死了,但他推行的新法已经在秦国生根发芽,再也无法改变。他的变法为秦国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