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戏剧的起源、发展和历史
粤剧是一个剧种。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她善于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她的唱腔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
粤剧是岭南戏派的主要品种,流行于两广、港澳的粤语地区,经常在东南亚、欧美等华侨聚居的地区演出。在明朝,益阳戏、昆曲、梆子戏和皮黄戏经常在广东演出。清初,广东流行徽剧和湘剧。后来出现了广东“地方戏”,它集合了许多剧种的长处,创造了自己的特色。后以梆子、黄为基础,融合彝、昆曲,结合南音、乐府、木鱼、龙舟等广东民间音乐曲调,成为华南一大剧种。
粤剧口音有梆子(来自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相当于京剧的西皮)、黄儿(来自安徽吹腔和高拍子)、西皮(来自陕西,相当于京剧的西平调)、南音、乐府、龙舟、木鱼、咸水歌、繁曲等。伴奏乐器多种多样,除高虎、三弦、月琴、沙鼓、高边锣等民族乐器外,还使用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等现代西洋乐器。表演艺术、舞台艺术和灯光吸收了戏剧、电影和西方歌剧的特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粤剧的角色最初分为十大类:端、清、生、丹、丑、外、小、糊、夫、杂,后来演变为命、丹、文武、武(必生)、公脚、小武、六分、拉。清末民初,新剧本层出不穷,剧目总数约五六千部。
近百年来,粤剧人才辈出,出现了薛、马、廖、桂、白居易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演员。
广州是粤剧的发源地和活动中心。几百年来,人才辈出,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粤语华人区。1949之后,粤剧艺术在广州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享有“南方红豆”的美誉。马师曾、薛觉先、白驹荣、冼女红等名人云集广州,使广州的粤剧艺术在50年代大放异彩,涌现出《寻访书院》、《山国风云》等经典剧目。辛努洪的粤语歌如《昭君塞上》、《荔枝颂》、《羊城八景》等脍炙人口,声名远播海外。
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娱乐时尚的变化,粤剧的生命力急剧下降。但由于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倡导,以及编剧素质的提高,粤剧表演的艺术质量日益提高。《状元袍三条》、《南唐李后主》、《金陵残梦》、《王睿》、《庄妃》以及现代粤剧《屠园记》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近年来,体制改革后,粤剧显示出新的活力,有影响力的演员也纷纷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