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1.八百字
八百的原名是《八百启示录》,也叫《八百战争英雄启示录》。初衷可能是向大导演科波拉执导的反战经典《现代启示录》致敬。
后来改成了八百。“百”字其实很有意义,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古代军队的建立,十人不为,百人不为;二是古代特指军中百人之长;三是常用词“百”的大写。所以这里用它来讲人的故事,来赞美这些“八百”兵,他们每个人都是百人勇士。
2.2009年第2065438+800号。
八百的龙标其实很有意思,正好是2019的800号。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广电总局为这部电影定制了一个龙标。
3.片头字幕“当我是尘土,你会看到我的微笑”
在影片的片头字幕中,有一句话:“当我是尘埃时,你会看到我的微笑”。这句话出自鲁迅写于1925的散文诗《坟墓的故事》。
文章很短,就几百字。用一个梦,描述了墓中人的空虚和阴郁,以及无法摆脱这种心境的焦虑和痛苦。
影片中的“当我是尘埃时,你会看到我的微笑”就是说即使我为正义而死,我也会微笑。
革命精神会以尘埃的形式继续传播,影响更多的人,就像影片中人物爱国意识的觉醒过程一样。
4.弟子青帮发来电线。
电影中,一群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跑过大桥给四行仓库的守军送电话线。最后他们在赌场用一把朋克刀成功了。
这些家伙很可能是青帮的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坐在那几乎没有脸的人很可能是杜,青帮的大人物。
青帮一直是国民党的主要财源之一。在历史上,杜确实为保卫寺后仓库作出了贡献。有一种说法是,他在一天之内偷偷给寺后仓库送了20万个光饼。
5.上海公共租界
由于四行仓库的特殊位置,日军占据了仓库的西侧和北侧,东侧和南侧是当时的英美公共租界。当时尚未对英美宣战的日本,由于担心破坏租界,在进攻中没有使用过多的重武器。
上海租界历史悠久。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然后瓜分上海租界。
上海有两大租界,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是四行仓库旁边的英美公共租界,所以片中多次出现英国国旗。
6.特许煤气罐
影片中不仅提到了四排仓库的特殊位置,还强调了日军因为有煤气罐的存在而不敢使用重炮。这两个煤气罐历史上确实存在,而且历史悠久。
早在1865年,上海就建立了“英国消防站”,后更名为“上海颍上燃气公司”,使上海成为亚洲第一个使用燃气的城市。当时,煤气主要用于煤气灯作为照明。后来电灯普及后,逐渐转向做饭取暖。
这两个气罐的存在,为四排仓的守军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淞沪之战,或许是为了显示民心士气,老照片中很少出现煤气罐。但因为煤气在当时是文明的象征,所以这两个煤气罐曾被画在风景明信片上。
7.苏州河上的广告牌
四行仓保卫战是历史上唯一一场被民众观看的战役。苏州河两岸只隔一条河,只有50米。一边是充满炮火的残酷战场,是地狱,一边是五彩缤纷的英法租界,是天堂。
两岸对比更残酷。所以影片还特意安排了很多两岸人民对视的场景。从驻军对面望去,可以看到无数广告牌,可见剧组在片场的用心。
依稀可见的有:西门子、西门子电器;骆驼,著名的骆驼牌香烟等等,还有很多酒吧、餐厅虚构的广告牌。
8.电影彩蛋
最特别的是霓虹灯下藏着两部电影。
一部是《42街》,中文翻译为“42街”,1933上映的美国音乐剧,挺符合当时上海租界看电影的口味。
另一部是希区柯克导演的著名的《入迷》,爱德华医生。这是1945的片子,应该是导演或者制作设计师加的彩蛋。
9.可口可乐广告牌
说起片中的广告,最显眼的当然是四行仓库西墙的巨幅可口可乐广告,上面写着“请喝,可口可乐,屈臣氏汽水”。
这堵墙也是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影片中的攻城器械,钢板阵炸墙,迫击炮重炮攻击,书生陈绑着炸弹跳楼,都以日军收场。现实中,这面墙也是四排仓库展厅的重中之重。整面墙保存完整,甚至还有弹孔和枪孔。
虽然看起来像电影里的言情小说,但也不是不可能。可口可乐早在1927就进入中国,在上海设厂生产,屈臣氏矿泉水公司负责装瓶。到1933,上海工厂已经是可口可乐在美国以外最大的装瓶厂。
在松湖战役的老照片里,你真的可以看到日军在可口可乐广告牌下设置的阵地。
10.片尾曲《苏州河》
片尾曲《苏州河》,改编自《伦敦德里空气》,由歌手那英和意大利盲人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演唱。
《伦敦德里小调》是一首历史悠久的爱尔兰民歌。写于1600,流传了400多年。它的旋律优美、简单、温柔。
它最著名的一句歌词叫《丹尼男孩》,也是一首关于战争和父子告别的歌,和电影里的苏州河很像。
11.中国和日本的军服和各种武器
《八百》作为一部战争片,当然也在武器装备上下足了功夫。
其中就有日军穿过的昭和五式军服。这种制服使用了30年到38年,其标志性特征是立领设计,肩章两侧是军衔徽章。
当时进攻四行仓的是日本上海派遣军第三师团,这是日本皇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穿这身制服更合理。
而中国保卫者的军装也同样合理。88师作为中央军的三大教官之一,是知名的军械师,全副武装使用德军装备,军装也是淡绿色的军械师制服。
捷克轻机枪、苏洛通20mm机关炮等。也出现在影片中,都符合当时的历史细节。其中,守军还使用了实际上属于日军的百式火焰喷射器。当时国军没有,可以理解为缴获的战利品。
老鼠和白马
影片第一场是老鼠,最后一场是白马。老鼠和白马也在影片中间反复出现。对于八百的电影《时间就是金钱》,我希望能压缩的时间长一点。花这么多笔墨来表现这两种动物,显然是有意义的。
理解起来也很简单。老鼠,本能是生存,而不是躲藏。起初,在沿路仓库守军聚集的“杂牌军”中,很多人只想活命,不想打仗,这显然与他们相对应。
他们有的是只会种田的农民,有的是只会用算盘的公务员,有的甚至是十几岁的少年。战斗一开始,他们所能想到的就是躲藏或逃跑。
至于白马,是希望,是未来。纯白的马从头到尾都围绕着小七月和小湖北,应该代表着“希望属于少年,未来属于少年”。
13.长坂坡的赵子龙、湟中的定军山和麦城。
《三国演义》的元素不止一次出现在电影中。
上官之标说淞沪会战国军大败,犹如“一路打到麦城”,就是关云长败在麦城的典故。
对面戏班唱的戏是《长坂坡的赵子龙,再杀他七进七出》。山东兵饰演的角色,随身带着一套赵云的皮影戏,因为他认为:“关老爷讲的是兄弟情,而不一样。他保护国家。”
端午节死后,山东兵拿起皮影戏,扮演赵子龙。当他们唱到最后一句时,他们流下了眼泪。歌词为“汉室待后人”,呼应山东兵惯称端午为“子”。而小鄂想象中的赵子龙,也成了端午节祭祀后的样子。
赵云这个角色正好对应了四行仓库独来独往,“独一”,面对千军万马,七进七出,无所畏惧。
最后,吴江的角色老铁在楼顶玩大刀,也是“黄钟定军山”的桥段。该剧讲述了老将黄仲礼斩首夏的故事。是老马长远志向的写照,也是四卫穷途末路之时,仍有报国之志。
14.湖北省维和部队
影片开头有一句台词:“我们是湖北省维和总队的面孔”,还会说湖北话。画面中,一支军队正戴着一顶麻纤维帽,在浦东的芦苇丛中行进。很明显,这支部队来自湖北维和部队。
淞沪之战,国军损失了大量受过德式训练的士兵,基本上20天左右就要补充兵员。在镇守四行仓库前夕,88师刚刚进行了第五次补充,补充的是湖北省维和总队,特别是桐城保安大队的战士。所以历史上四线仓库保卫战绝大多数也是湖北兵。
15.侦察兵给杨慧敏送旗子。
电影里,一个女童子军给四行仓库的守军送旗子。女学生叫杨慧敏,历史上确实存在。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她在身上穿的童装下裹了一面12尺长的中华民国国旗,冒着战争的危险游过苏州河。这是电影里用的。
杨惠民给守军送旗的事件,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和对岸观战民众的士气,受到当时驻守租界的各国媒体的称赞。
16.日军在这一年处决了这些囚犯。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日军为了迫使四行仓库的守军尽快投降,公开处决了一批俘虏,其中就有黄志忠饰演的老葫芦。历史上也发生过这种情况。
在保卫四行仓库的战斗中,班长蒋敬带领9名战士在蒙古路旱桥地区站岗。不幸的是,由于未能及时撤退,全部被抓获。随后,他们被带到苏州河,被日军用刺刀刺死。
17.谢晋元上校来信。
电影中,小湖北在谢金元担任勤务兵后,在接待室看到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张平洲”的名字。历史上也是如此。这封信是谢晋元写给他姐夫张平洲的信。
信中写道:“泰山大羽之训,我早就了然于胸,所以时常临危不乱,心绪太安。”——足以看出谢晋元的镇定自若和报效国家的意志。
因谢晋元率孤军保卫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上海市政府将四行仓库旁的满洲路改名为金元路,甚至将与孤军营垒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改名为金元公园,并建立金元中学作为纪念。
18.鹰犬将军宋希濂
王千源饰演的角色杨怪,虽然也在逃兵团,但却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他在电影里唯一关心的就是他的老母亲。他受伤的时候解开衣服,掉了很多钱。看得出来他一直在攒钱给妈妈寄。
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他只宣布自己属于33师,而不是36师。朱说了句,“宋头领的兵不怂。”这个宋长官指的是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
宋希濂黄埔军校,一期出身,骁勇善战。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阻止侵华日军进攻滇西等战役中,都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他们被美国政府授予右天白日勋章、棕榈叶自由勋章,被称为“黄埔之光”、“鹰犬将军”。
19.亚洲第一部一直使用IMAX摄像机的电影。
八百里幕后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四行仓库,苏州河夜景,在设定上花了不少功夫。
其中最厉害的是亚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摄像机的电影,全世界也只有两部先例:《复仇者联盟3》和《复仇者联盟4》。
IMAX摄像机以其宽广的动态范围和极其细腻的镜头捕捉著称,在战争场景的临场感展示和上海十里洋场的演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0.孤独的悲剧结局
影片结尾,四行仓库守军退入租界,只留下一个敢死队吸引日军火力。影片没有详细描述敢死队的结局,但他们的悲惨结局似乎是大家的猜测。这个时候不需要大场面,但是留白会让人难过。
在真实的历史中,孤军退入租界同样悲惨。他们一进入租让地,就立即被解除武装,关进收容所。三百五十八人被禁于胶州路,史称“孤军营”。团长谢晋元被乱兵暗杀身亡。随后,日军侵占租界,独自成为战俘,被分配到各地的集中营,甚至被运送到赤道以南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劳工。
就像《我的表哥离开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这首歌里唱的那样:我的头掉在租界的操场边/我的表哥留在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他和他的小提琴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士兵们把他们的骨头埋在其他地方,八百人把他们的灵魂带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