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欧阳生,一次性笔的发明者。
钢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书写工具,发明于19世纪初。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储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在早期的储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当书写者按下活塞时,墨水开始流动。写了一会儿,他还要再按一次,不然墨水就流不出来了。这样写当然不方便。
到1884,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员工wortmann发明了一种毛细管供墨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支笔的末端可以拆开,用小滴管注入墨水。
最早的能够自行吸墨的笔出现在20世纪初,采用活塞吸墨。在钢笔中使用球胆时,要在缝隙中插入铁片挤压球胆吸收墨水。到了1952,又出现了一支插在墨水里吸水的管子的斯诺克笔。直到1956才发明了常用的毛细笔。
19世纪西方钢笔的传入和使用,使使用了2000多年的中国毛笔逐渐退居“二线”,引发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场革命,产生了现代硬笔书法。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人们并不知道硬笔在中国是一种古老的东西,一些硬笔的形状和功能与现代的钢笔只有一步之遥。
上个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
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学家在中国西部发现了65,438+00多支由竹筒、芦管、竹签和红柳制成的硬笔。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1906年英国斯坦在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现的芦笔和1972年中国考古学家在甘肃武威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的竹笔。
从造型上看,这两种笔很像,都是木质材料精细打磨,笔尖锋利,马耳舌。很难相信这两种笔的笔舌中间有一个缺口,是重瓣尖的,类似于今天的笔舌。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学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李正雨说:“笔舌的形状和原理与现代笔舌基本相同,开创了现代笔舌制作技术的先河。”舌头中间的开叉缝增加了笔尖的柔软度,减弱了硬挺度,减少了切纸的机会,为墨水慢慢渗下来开辟了通道,书写更加流畅。
据考古记载,当时在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和甘肃武威张义堡西夏遗址出土了三支一模一样的钢笔,说明这些钢笔不是遗孤。从年代上看,这两处遗址出土的钢笔分别是公元3世纪和公元12世纪,比现代钢笔最早发明的时间分别早了1600年和700年。遗憾的是,这两种笔的价值和意义,是近几年才被中国学者认识到的。其实这并不是中国出土最早的硬笔。1991年,一名矿工在敦煌市西北哈拉淖尔湖东南岸的高王巷遗址发现了一件汉代珐琅彩、两个青铜箭头和一件竹简。10多年来,考古学家一直用“形似竹签,用途不明”来解释这件竹制器物。殊不知,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竹锥笔,距今已近两千年。
李正雨说,中国史书上有“古笔多为竹制”的记载,敦煌高王巷遗址发现的这支汉代竹锥笔就是这样一种。钢笔的形状是扁平的,一端平齐,另一端锋利。从笔尖上留下的漆痕来看,显然已经用于书写,这恰恰证明了中国古代“竹签蘸漆写字”的历史事实。
西方最早的钢笔是在19世纪初由英国人Xi·菲利发明的。1908年,英国人迪克·奥修设计了一种新型自来水笔,墨水储存在笔杆里(美国人沃特曼也在同年发明了类似的钢笔)。由于携带和使用方便,这支笔很受世界欢迎。钢笔的大规模普及和使用是20世纪派克钢笔的问世。1932年,美国Parker公司的研究人员发明了具有真空吸水结构的自来水笔,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时间长,很快风靡全球。李正雨说,由于史料的缺乏和研究的不深入,人们对中国古代硬笔的了解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多年前发现的硬笔还“锁”在各地的博物馆里,长期不为人知。
此外,中国古代硬笔与现代西方钢笔的关系目前还难以完全梳理清楚,需要进一步论证。但李正雨认为,从笔舌的形状和原理的共性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硬笔与现代的西方钢笔关系密切,至少是远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