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的800字启示。

什么是改革?古人把改革称为“革新”,即“传播新思想,消灭旧政治”,或者说“变律为乱”。在古书中,这是如何解释变法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分配、利益关系、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进行新的调整。

改革往往会引发新的矛盾,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化解这些新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实现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也是古人说的:要善于以“小变”求“大变”。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稳定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找到这三者的结合点,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事半功倍,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一般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当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和危机的加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革调整社会生产关系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革不计其数,但影响很大的改革有十几个。研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改革,研究它们的发生条件,研究它们的策略和方法是否运用得当,是非常有价值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无价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改革。一是转型改革,二是矫正性改革,三是盲目改革。我们先对三讲中的三类改革做一个粗略的考察和分析。

首先,转型改革

接下来说第一类改革,也就是转型改革。所谓转型改革,是指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了用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而进行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型改革就是革命。我们根据这种改革的时间和性质,把它分为三种情况。

(一)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改革

第一种情况是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改革。在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由于牛耕和铁器的发展和逐渐普及,屯田日益增多,私田数量急剧增加。以集体劳动为基础的井田制弊端日益显现,出现了公地不治、无人耕的现象。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原来田地不能买卖的格局被打破了。那时候,奴隶主之间争夺土地的事情层出不穷。从皇帝到大夫,还有大大小小的奴隶主都争着买地。

与此相适应,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些奴隶主被改造成封建地主,获得小块土地私权的奴隶和平民也被改造成个体农民。于是,封建的依附关系和租佃关系产生并发展起来,而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枷锁,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当时反对腐朽的奴隶制就有这样的关系,反对奴隶主残暴统治的奴隶起义和平民暴动此起彼伏。工匠与中国暴动之间的斗争也越来越多,“私民”(指当时的医生)与“官民”(王公)之间的斗争也越来越多。

此外,新兴的地主阶级发起了从奴隶主和贵族手中夺取权力的斗争。比较有名的是田,三族分晋,都是相继出现的。被称为“战国七雄”的各国君主,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遭遇氏族灭亡、社会解体的厄运,纷纷对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改革。

比较著名的改革有齐国的管仲改革、郑国的子产改革、魏国的李悝改革、楚国的吴起改革、南韩的申不害改革、齐国的邹忌改革、燕国的乐毅改革、秦国的商鞅改革等。在这些改革中,最著名的是商鞅的秦国改革。

今天我们看各国政治改革的性质是因为旧奴隶制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所以各国政治改革中逐渐实现了封建化,所以可以定性为“它是一场封建运动。”

由于各国的政治改革,奴隶主贵族遭受沉重打击,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基本废除,由奴隶制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逐步化解,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盛世封建时代。

下面,我们就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例,介绍一下变法的内容和措施。春秋时期,秦国曾经是秦穆公统治时期西方的一个大国。然而,在秦穆公之后,由于几代统治者缺乏进取精神,秦国日渐衰落,到战国初期,已经衰落到各国都瞧不起秦国,拒绝与之结盟的地步。战国中期以后,秦献公继位,实力上升,并着手改革,以挽救秦国的衰落。秦献公的改革使秦国政局趋于稳定,国力恢复,但并没有从根本上使秦国富强起来。

秦献公死后,当时年仅265,438+0岁的秦孝公即位。尽管秦孝公很年轻,但他雄心勃勃。他对统一世界和取得成功感兴趣。

他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书上记载是“鼓励丧偶,招兵买马,奖励功勋”来笼络人心,稳定内政。同时,他还下令寻求人才。他明确宣布,如果客人、大臣和有才能的人能想出奇谋,使秦国富强起来,我就给他一个很高的官职,与他分享这片土地。所以这就提出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来争取天下人才来秦国,商鞅看了秦国招贤纳士的命令就来秦国了。

商鞅原名公孙阳,魏,魏阳原名。后来因为领兵打败魏军,被秦王封地封在商之地,共1.5亿元,所以人们称他为商鞅。他从小喜欢“刑名之学”,志向远大,向往李悝、吴起的改革事业。

商鞅进入秦国后,结识了秦孝公,主张霸权,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并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双方一拍即合,最终确定了政治改革的根本方案。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常主持变法,历时20余年,包括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的两次集中变法。030600.net,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项改革的内容。

第一次变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奖励农织,发展生产,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鞅认为,农业是工业,商业是最后的产业,所以他下令:“凡在这一产业中耕作、纺织的,一律平反;那些懒惰和贫穷的人在事情结束时认为他们会得到回报。“如果你辛勤耕织,从事农业生产,导致你的粮食产量增加,家庭富裕,你可以免除徭役。如果你从事商业,导致懒惰和贫穷,政府就会把你当奴隶,把你的妻儿连起来当奴隶,所以这样的政策就是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此外,商鞅还重视奖励和开垦荒地,制定了几十项措施,鼓励农业生产的发展。

与此同时,他还颁布了许多抑制商业的政策,如提高营业税,禁止私售粮食,向政府登记商人拥有的各种奴隶的数量和名称,以便政府摊派徭役,国家垄断盐、铁和粮食的购销。这些政策都是抑商政策,重农抑商。自商鞅变法以来,它已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坚持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

第一次变法的第二项内容是奖励军事成就,废除身为贵族和世俗领袖的制度,限制旧贵族的特权。商鞅颁布了军功爵位制度,分为二十等,确定了这样的制度。怎么才能奖励他立功?具体来说,如果你捕获了敌人的一个头颅,你将被授予一个头衔等级,同时你还会得到土地和房子。战功越大,头衔和领域就越多。同时明确规定:“宗室必须有战功。它不是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战功,就会被宗室贵族除名,不能继续享受除了名字以外的爵位和特权。这样的政策打击了旧贵族的腐朽势力,为中小地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结果我们收到了这样的效果。有军事技能的人可以享受财富。没有军事技能,就算你是宗室,你家里可能还有财富,但是你不能吹牛,不能炫耀,形成这样的局面。这是第二个内容。

接下来改革的第三项内容,颁布法律,编制户籍,实行“连坐五人”的法律。商鞅认为国家只能靠法制来治理,所以他在秦国颁布了李悝的法律经典,并实行轻罪重罚的政策。他的目的是以罚代刑(我用刑法来摆脱刑法)。虽然我有刑法,但是因为普通人不违反,所以不需要刑法。

商鞅进一步对户籍进行了整理和编篡。他把五户编为一户,十户编为一户,这样编完之后一户一户就可以互相监督了。如果有人犯罪,他必须举报。如果不举报,被查出来后,那十家都会受到牵连。因此,这一政策使农民牢牢地掌握在国家权力的手中,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新法的顺利实施。这是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

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改革田亩制度,废除雷区,开放楼房。商鞅下令:开疆拓土,以240步为一亩,实行一户分田100亩030600.net土地的制度。同时还规定国家拨给你的土地可以终身使用,从而解决了当时秦国地广人稀的矛盾,保证了土地和劳动力的稳定结合,并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提高了土地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商鞅的这一举措,是所有制的根本变革,是秦国强盛的根本保证。

第二个内容是改革税制,均衡税收。为了改变各地农民税负不合理的状况,商鞅决定“粟税”,按粮食产量计算田赋,由粟缴纳。这项措施的效果非常显著。做到了一个民平民平,百姓承担的税收相对持平。这种效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收的增加。

第三个内容,统一衡量。商鞅命人制定标记的度量衡,并命令全国以此为准。现在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是秦孝公十八年的《大梁早阳》。什么是“大梁枣”?是商鞅制定的铜方升、一升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有其独特的标签。除了升官,还有尺、脚、权、秤,全国统一。从这些出土文物来看,统一测量在当时是非常严肃和认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利于全国的经济交流,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经济基础。

第四个内容也很重要。取消分封制,普遍实行郡县制。作为一种行政组织,郡县制早在春秋初期就在许多国家实行。商鞅同时废除井田制和分封制,在全国设立31郡。当然,有的史籍记载了40多个县,这还是有争议的。各郡的郡守是朝廷任命的县令、县令。县以下有几个乡。在此之前,秦是一个自然村,没有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分县后是秦国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它确定了行政体制。这样在以后的统一战争和统一调配兵力物资方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第四个内容。

第五,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变法的顺利进行,并规划030600.net今后的东扩,商鞅建议秦孝公将都城从旧贵族势力比较强大的岳阳(今陕西临潼东北)迁都。因此,为了避开强大的保守势力,商鞅建议秦孝公迁都咸阳,并在那里修建宫殿。咸阳,地处秦国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对秦国未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都是有利的。所以商鞅迁都的决定非常具有战略性,对以后统一六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六,革除落后习俗,禁止父子同居。商鞅下令:禁止父子同居。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成年儿子不分开居住的,加倍征收户籍税。这是他的规则。于是,曾经用金钱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开始逐渐解体,出现了数百万个一夫一妻制的小农家庭。这种做法是为了增加人口的价值,也便于徭役和户籍税的发放,所以适应了当时秦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对巩固小农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我们说的是商鞅变法这两项改革的内容。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它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扫除了奴隶制,促进了封建主义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改革,秦国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从落后到富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