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花材一般是专门做花店管理或者花束花篮的制作人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所谓“材料”,是指建筑和制造某种东西所消耗的材料。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花卉种类和用途,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线形花卉材料在构图中的作用
长而呈线形的花称为线形花。它们的枝条有的很长,比如银芽柳、竹子、迎春花、连翘;有些花序很长,如唐菖蒲、马鞭草、金鱼草、Lychnophora等。其他的枝叶或花簇在一起,但又布满枝干,形成整体的条状或线状轮廓,如文竹、虎尾文竹等。,给人一种修长的感觉。
直线型花卉可分为直线型、曲线型、粗型、细型、刚型、柔型等多种形式,各有不同的表现力,如直线型和刚型的线条表现阳刚之气和旺盛的生命力,而曲线型和柔型的线条则有摇曳感、轻盈感和女人味。它们富有表现力,往往在构图中起骨架作用。它们是花卉轮廓的基本骨架,往往是决定作品比例高度的主要花卉材料,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和长度。在艺术插花中,尤其是在东方插花中,许多线形花材往往起着积极的作用。
块状花在构图中的作用
外观整齐的圆形块状花称为块状花。有的单花呈圆形,如玫瑰、康乃馨、非洲菊、菊花,有的花序呈圆形或块状(如鸡冠花、绣球、绣球等。).它们往往是构图中的主要花材,可以插在骨架轴的范围内完成图案,也可以单独作为花出售。
奇花异草在构图中的作用
花形不规则、结构独特的花材称为异形(奇形)花材,也称异形花材。如鹤兰,整个花序形似仙鹤,充满美感和个性。还有兰科、天南星科的卡克兰,是花大、色艳、造型奇特、外形美观的高档花卉。它们经常被用作构图中的焦点花,成为观赏的主要部分。为了突出和保持其独特的形状,它在它们之间或周围留有空隙。
散花在构图中的作用
所谓散花料,是指由许多简单的小花组成的大花序状的花料,如中华补血草、曹霞、珍珠梅等,都是著名的散花料。因其形似云彩或轻纱,常散落在主要花材的表面或缝隙处,起到衬托、衬托、填充的作用,增加层次感,就像一片面纱罩在漂亮姑娘的头上。在礼仪插花中,尤其是婚礼用花,是不可或缺的填充材料。
了解花材的内涵
花开花落的生命现象是植物的自然变化,但也激发了人的情感和想象。人们为花开而高兴,为花落而悲伤,把花和颜色的新鲜视为美,把花和叶子的凋谢视为丑。人们常说的“花与我交融”,指的是花与人的主观兴趣的和谐。当我们赋予它内涵的时候,它强调的是一种意境,而不仅仅是花的外表的形式美。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在为花草树木吟诗作赋,手舞足蹈,挥毫泼墨,借花宣泄情感,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如今,鲜花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国家的繁荣,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和享受。
赏花的滋味
中国人对花的喜爱源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人们欣赏它的美,赞美它的品格,赞美它的精神。唐代诗人戚迹写过一首诗《早梅》:“所有的树都冻僵了,随时准备折断,但孤根却温暖而孤独。皑皑白雪覆盖了村庄乡村,昨夜雪中百花盛开。微风吹着向梅,别有情调,雅芳干净的姿态让鸟儿们心惊肉跳。2014,特别是依法,首先体现在春台。”《雪中一枝开》点出了梅的非凡魅力,从色香中写出了梅的婀娜飘逸的韵味,用“通”“窥”两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李商隐的《花下醉》中:“寻香不觉醉,倚树日已斜。客人深夜醒来后,甚至举着红烛赏残花。”这是一位诗人写的诗,他爱花爱到陶醉其中。“柳下惠”也叫美酒,但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因沉迷花丛而加醉。宋代诗人苏轼在《风、雾、烛月》中欣赏海棠的神韵:“东风满拜,香雾空月转廊。”我怕花儿晚上睡着,就点高蜡烛,化红妆。“苏轼把海棠比作月下美人,描绘了海棠的魅力。牡丹的华贵仪态也受到大家的推崇。许宁为牡丹写了一首诗:“谁不爱牡丹花,占尽城中好物。疑似洛川女神,用各种方式打破朝霞。"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买花》中描述了大家争相购买牡丹的画面:"家家习惯风俗,人人痴迷。“洛阳牡丹花的描写,深受大家喜爱,深入千家万户。古人赏花赞花的诗词,引人入胜,会流传后世。现代人和前辈一样爱花,比如《红梅赞》这首歌,秦牧的《十里花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表达了现代人的爱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赏花的兴趣日益高涨。各大城市都有各种各样的赏花活动,去赏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哪里有花,哪里就生机勃勃。面对同一朵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人把春天的桃花视为青春的象征:“春天来了,桃花突然涌了进来,粉的,白的,红得像血。他们唱着,笑着,舒展着身体,千面娇媚。他们会忽略那些晚起的伴侣。任子放华丽清新,炫耀傲气不顾。“他们把春天争相开放的桃花比作不可抗拒的青春力量,但也有人认为他们太心急,把他们比作爱炫耀的人。我认为盛开的桃花是一种勇敢的美。花落了就有了叶子,叶子娇嫩娇嫩,留下的是果实。这是自然成熟的过程。牡丹、玫瑰、郁金香、荷花、兰花、水仙花、菊花,各有千秋。有的矜持,有的柔弱,有的高贵,有的娇艳,有的“清丽哀怨”,有的“华丽冠花”。它们含蓄而优雅,让人着迷而难忘。现代人有着“眼花缭乱万花丛中,只有两三朵花赏心悦目”的高雅品味,渴望生活在五彩缤纷的花海中,将花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花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本身的自然趣味,而这种趣味就是我们现代人赏花的最高境界。
花卉材料的选择
注意花和图案
古人把花按九类九命排列成71种花。这是一个文人把自己的切身感受送给花。在水瓶座的历史上,很多花分为两类:瑞香和山茶花当丫鬟;海棠以苹果树、丁香为侍女;石榴以紫薇、芙蓉花为侍女;莲花以山矾、玉簪为侍女;蜡梅以那西塞斯为侍女。古人强调主次花卉的搭配,把封建社会的主仆关系运用到花卉上。我们插花只是为了参考和借鉴。梅、牡丹、芍药、荷花、腊梅、松、竹、兰、菊等都是优质花卉,现代人也在作品中选择这些花卉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竹子青翠苍劲,性格坚毅高洁。中国人称之为竹君子。竹子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唐代女诗人薛涛在《雨后戏竹》中,曾写诗赞美竹子的“谦抑”和“健奇”。松树,以其雄伟的姿态,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誉为心目中的“英雄”。它被比喻为人们战胜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被比喻为“向泰山顶上的一棵松树学习”,因为它郁郁葱葱,被比喻为一个青春永驻的形象,因为它具有坚强的经得起风雪的品格。李子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潜真经》中说:“梅四贵,稀而不繁,老而嫩,瘦而肥,开。在选材上,看重老枝的奇特,在姿态上,把影的疏密看做优雅。人赏梅或赏其香,闻之淡雅;或爱其绚烂,绚烂而不妖;还是佩服它的体态,优雅精致。梅以美为荣。她以冰雪为荣,在寒冷和冰雾面前独树一帜。以梅为代表的题材有《骄傲》、《争春》、《芬芳任晓风》等插花作品。
牡丹花巨大而优雅。"牡丹盛产鲜花."中国的人们喜欢在大厅和书房布置牡丹花,以表达他们对更好、更丰富生活的渴望。牡丹是人们在喜庆节日里的理想花卉。在大型插花作品中,牡丹更能彰显其光彩。在众多的花卉中,牡丹有一种浓郁的美,举止大方,丰满迷人。通常选择牡丹作为主要花材和焦点花材。牡丹配松木,号称英雄美人。以牡丹为主要花材,象征着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
花材的寓意
中国自古以来就用花、果、树来表达他的感情,送对方一些有意义的花来表达他内心的语言。从花材的形状、香气、季节,赋予了花材特殊的意义。用花的含义、象征和谐音表达爱情和友谊。《诗经·冯伟木瓜》描述了用木瓜“抛果”示爱的习俗。特别是“莲花”和“荷花”的谐音与“爱情”相同,是中国爱情花的代表,寓意着男女之间的爱情。不仅是花,莲子和莲藕也有同样的意思。年轻女孩经常给喜欢的男人送莲子,因为莲子与“小早川怜子”谐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一日花”,是中国的国花。“萱草生于堂,游子游遍天下。慈母倚堂门,不见黄花菜花。”当时的成年男子大多在外奔波,不能经常回家祭奠母亲,就在母亲居住的北厅种上了黄花菜,让母亲欣赏,忘却后顾之忧。因此,萱草也被称为没有悲伤的女孩。牡丹又叫“别离草”、“别离花”,情侣们视之为爱情的证明或重逢的证据。《诗经》中有“魏氏与女子相逗,赠牡丹”的描写:少男少女嬉笑互赠牡丹的多。“柳”是古代送别诗中常用的熟悉场景。如王维《送元二使安》中“渭城在雨中轻,客舍青柳色新”的诗句。”刘”读作“刘”,意思是说再见。唐代诗人杨巨源有诗《荷莲书生柳》:“水边柳弯尘丝,即刻烦你折一枝。只有春风最珍惜彼此,勤奋吹到手上。“把柳枝折起来,送给远行的朋友,祝他们一路平安,告诉他们不希望你离开。在插花艺术创作中,根据花材的谐音来表达主题,已成为中国传统插花的一大特色。比如,取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的谐音来表达“玉堂富贵”的主题,反映了人们对富贵的渴望。用橘、常青、如意的谐音表达“万事如意”的主题。铜钱、吹尘、常青、梅子谐音“未来万里”、牡丹瓶插谐音“盛世太平”、牡丹水仙与佛像谐音“盛世不朽”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农历新年最明显的插花就是庆祝,吉祥,祈求平安,旧布新布,迎新年。
在季节阶段和季节中的应用
用不同的花让人感受到不同的季节和季节。比如华牧的袁宏道说:“春是梅,海棠;夏天是牡丹、芍药、石榴;秋天是草木樨、荷花、菊花;冬天是腊梅。”春兰、夏荷、秋菊、冬梅,都明确指的是花的即时性。春季选花有两种方式。初春在选花材料上可以用一些枯枝,再点缀一点嫩叶的小嫩枝,让春天刚刚到来,万物含苞待放的感觉出现。百花齐放的春景可以用不同的花材来表现,如桃花、玫瑰、百合、牡丹、芍药等,搭配在一个容器里,表现百花齐放的景色。在夏天,水生花卉,如荷花和竹子被用来。竹子够清,放在干净的岸上与紫罗兰作伴,紫罗兰不沾泥。夏天是多么安静和凉爽啊!秋天(以“橘、橙、绿之最”为意境)是枫、果、菊搭配的深秋。也可以用枯莲、干柳装饰几朵菊花。此时正是“汉居仍有傲霜枝”的深秋初冬景色。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有情怀,也有无奈。秋天还有芦花、银杏、桂花。冬季用常绿松柏、黄杨木、蜡梅、水仙、冬青、枯枝、藤本植物展现冬季景象。松在寒中强,藤表现出步履艰难的心境。枯枝虽有冬天落叶,但仍有非凡的生命力。以上是描写景物的方式,表现了四季所用的花。根据作者的心态和风格,选的花不一样,题材和感情也不一样。
选用嫩叶的枝叶搭配刚出炉的玉兰花,尽显少女的纯真。夏天,火红的石榴花搭配红玫瑰,预示着年轻人火热的青春。秋天,白桦树枝配橙黄百合,展现中年人的坎坷;冬天,柏树伴菊花,老人从容而宁静。由于四季气候不同,植物的景观相也在变化。所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表达四季的花,才是好的插花。
插花创作的感受
从事插花艺术创作20年,深感插花艺术领域十分广阔,可以美化环境,调节人的心态,培养高雅气质。插花也是一种三维空间艺术,比其他平面艺术更难表达。它必须与其他环境集成。生活小品可以供家中3-5人欣赏,而大作品则是艺术性很强的风景,用花设计布置,供大多数人欣赏。插花的作者除了在插花的技巧上下功夫,还应该了解和学习其他艺术。比如文学、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哲学、美学。从中了解美感的境界,从中吸取营养,融入到自己的插花艺术创作中,举一反三,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于花材,我们需要了解它,熟悉它,经常观察它在四季生长的不同状态,牢牢记在心里,以便在创作中灵活运用。灵感来自于长时间关注一件事,这件事往往在脑海中浮现出来,或者不经意间出现。参观美术馆的艺术展或雕塑展,可以从各种形式的色彩搭配和构图中获得灵感。一个好的插花师,要善于运用花材,合理安排长短粗细、前后左右。只有学习、做、看一流插花老师的表演,才能提高插花技艺。这里我来说说中国传统花篮“粉墙倒影”的创作过程(见左图)。花篮,中国传统插花六大花器之一,其特点是编织典雅细致,工艺精湛,尤其是花篮的提梁具有夸张流畅的弧线美。花器不仅是整个作品欣赏的一部分,也影响着整个作品的风格。我把花篮的吊梁当成一扇“窗户”,通过它来表现花的美、形的美、色的美、神的美。骨架花材为硬边海棠和芍药,既是主花材又是焦点花材。玫瑰起到了衬托芍药的作用。花的落脚点逐渐分散在篮子中心的四周和上方。无梗海棠前后呼应,有袅袅上升之势。刘龙有着舒展优美的曲线。兰叶斜放在芍药后面,柔和不张扬,芍药的颜色在筐里是浅深赭色。如果把芍药比作一个姑娘,仿佛可以看到一个穿粉色长袖的姑娘在窗前跳舞,身影也在跟着她跳舞。如果你有一个知音,如果你在小月里看着芍药在朦胧的晨风中的动人姿态,你一定会理解花在这一刻的心情,也会让你像人(影)一样对花(影)有丰富的想象。花篮作品的题目是《浮生六记》“月色挺好,粉壁上蓝影”的意境。用纤细优美的线条展现篮花的优雅,是我一贯的风格。作品也有不足之处,如底部山茶花层次不清,向前方延伸不够等。
一个好的插花作品应该是能够表达中国人的精神的,表达的方式和手段是基于个人的爱好和特长,比如绘画。有人喜欢浓墨,有人喜欢淡色。我的插花风格是“清”,包含多重含义。第一,立意要明确,也就是说作者要有明确的精神,表达的创作意图要清新自然,不能矫揉造作。二、选材要明确,花越少越好。如果能用一朵花表达心意,就不会用第二朵。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被太多人影响而失去自己的风格。第三,作品布局要清晰优雅。第四,色彩要清晰、淡雅、美观。中国插花最开始是有形状的,后来就没有固定的形状了。风格是我们入门的一种方式和工具,但一直停留在风格上。虽然很熟悉,但最终只能是“工匠”,达不到艺术家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