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史的主要意义
政治上,皮反对辛亥革命,主张清政府推行新政。《经学史》是皮政治立场的产物。1905-1907期间,章太炎正在以文言经典为武器,鼓吹满清革命,并与当时主张保王的康有为进行了一场论战。张看到《儒林外史》后,立即明白了《儒林外史》的政治含义,这也是他把《儒林外史》视为康有为的同僚,并对其《儒林外史》进行激烈批判的原因。1907年,章太炎写了三本反驳皮的书,说经学史“有误”,所以自己判断,怀疑易。章太炎还在纠结孔子偏爱《易经》甚于《礼记》的老论点,但他并不能否定丕的学说,也还没有区分出和《春秋》是不是经学的重要场所,也就是清代现代作家的理论能否成立。但是,作为革命领袖和一流学者,张能够注意到经学史,反映了经学史在当时的影响。
文化意义
经学史写成的同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经学退出政治舞台,使得经学史的叙事成为经学终结的挽歌。在经学由中心走向边缘的过程中,经学史研究逐渐走向学术之路,经学史对此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经学史》于1907年出版后,刘于同年编写了《经学史》教材。刘把经学史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重点是经学的传播。作为古文家,刘对经学的态度与皮截然不同。书中反复强调古代经典的可信性,明显是针对经学史和经学通论的。这一争论实际上促进了经学史的发展。1927年,日本本田诚志在智那写了《经学史》。本将经学在中国的发展划分为七个时期,明显受到经学史的启发。本对先秦时期经学传播的记述,完全是以经学史为依据的;他的"师古"、"师古"的汉代及今人学说也脱胎于皮的学说。1936年,马宗火撰写《中国经学史》。马在《序》中说:“后世有一部皮写的经学史,是从他自己的批判开始的。”他肯定了皮在经学史研究上的开拓性工作,但又认为皮书“与抄书者略有不同,观点和材料有偏颇。”马史的书是对皮实的书的一个整顿,但上下限与皮实的分期分类相似(马史分为十二期,以朝代来判断)。在内容上,也借鉴了皮实的传播思想。在体例上,马史的书在书中结合了历史和理论,在章法已经流行的时期(《马史疏》成书于1936),仍然与皮实的书没有大的变化。与《丕书》相比,《马舒》在观点和材料上更为客观和充分,但就其与《丕书》的关系而言,我们不能不想到《丕书》对经学史研究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