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的翻译与欣赏
自古以来,这雄关上高云云集,秋风阵阵总会吹走马蹄声。
流淌的黄河流入辽阔的草原,限制性太强。秦岭进入潼关后,一直不知道什么叫平坦。
赞赏:
这首诗第一句写的是潼关立于山腰,面朝黄河。情况非常危险。第二句的作者路过这里,马蹄声被秋风吹走,指明了时间和路程;三四句写的是浩浩荡荡的黄河,潼关境内山峦起伏。全诗奔放,写景与浪漫的结合精妙传神。
诗的第一句,以长远的眼光,展现了潼关地区辽阔苍劲的气象。接着,第二句以轻快有力的风格将“秋风”和“马蹄声”引入诗中,既用听觉意象补充了前一句造成的视觉意象,又进一步渲染了潼关地区特有的氛围,打破了原画面的静止状态,为全诗增添了运动感。对于一个久居书房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的秋风也许是一件悲伤凄凉的事情,但对于一个有抱负有文化有武德的诗人来说,秋风中轰轰烈烈的马蹄声更是催人奋进。他策马驰骋在壮丽的世界里,感到快乐、幸福、精神上的自由。
后面三四句是从河山方面写的。在前一种状态下,诗人全神贯注地环顾四周,眼前的自然风光也呈现出一种新奇的姿态:奔涌出山的黄河,虽然已经冲进了辽阔的平原,却还在像被束缚了一样冲击着河岸;向西的山脉,虽然与黄河方向相反,但似乎在努力避免平坦,每座山峰都越来越高。就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潼关被写活了。同时,写景与浪漫的结合,巧妙地融进了诗人冲破束缚的奔放情怀,是对自身个性的微妙而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是山水,山水是诗人。因为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山川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与山川进入了同一个境界,两者相融,不分黄河与山川,这是诗人豪放、磅礴、豁达的胸怀的写照,也是诗人冲破一切陷阱、奋发向上的独特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首诗中呈现的,是一种不断扩张、不断扩张的心态。这是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新人才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了诗人短暂而轰轰烈烈的人生,即将开始。
原文:
最终,高云密布在这座城市,秋风吹走了马蹄声。
河流还是太野,入潼关山也不平坦。
注意事项:
1.管:管明。因此,它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北部,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关键关口。
2.死:自古以来。
3.集群(cù):集群。
4.河:指湍急的黄河。
5.捆绑:约束。
6.我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7.解决方法: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十八岁时写的,写于1882(光绪八年)。这年春天,诗人从浏阳起身,来到父亲谭继勋工作的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壮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由衷地唱起了这首赞歌。
关于作者:
谭嗣同(1865年3月10 -1898年9月28日),浏阳县(今湖南省浏阳市)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良主义者。他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在家乡湖南倡导创办时事学院和南学研究所,并主办《湖南日报》。他还主张开矿,修建铁路,推动政治改革,推行新政。光绪二十四年(1898),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他年仅33岁,是“戊戌六君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