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贫不救贫的历史故事

当时律师曾经跟我说:“你爸爸真的有罪。那些借钱给他的穷老太太只有一千元。当他们得知自己的积蓄已经没有归还的希望时,立即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我无语了。我能说什么呢?我是不是发誓“父亲欠女方的”?

有句老话叫“救急则济贫”,但是稍微整理一下,发现每次跟别人借钱,基本都是为了救贫;我每次借钱给别人,基本都是为了应急。

从高中开始,我就和借钱结下了不解之缘。身边几个好同学,几块几毛钱的,轮流借的。虽然借钱很难,但是说出来比要钱容易。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我就跟家里人嘟囔着“欠了多少钱”,要钱还债。

毕业那年,我在县里做了一份小工作,身无分文。向商科同学借了一笔巨款:10元,用来应付在县城打工的生活费。一个月后收到11元多的工资,马上拿出10元还给同学。这位同学有些意外,说不用还钱,只要我记得有她这个朋友就行。当时我也很惊讶。那时候只知道大家是一辈子的朋友,但是钱的数量太大了,不是一毛钱。

这种“金钱意识”的差距一直存在。我曾经借给一个老朋友一袋书,以为对方也喜欢。对的人遇到对的书,对的书遇到对的人,永远是一种福气。但是这些书再也没有消息了。真的是我靠攒钱才攒下的“家当”。我后来才知道,在别人心里,那只是小钱。

有一次,为了从20块钱里筹钱渡过难关,我想尽办法把亲戚朋友捐赠的两件‘最新最潮的衣服’整理出来,送给了做服装生意的老朋友。衣服总是值几十元。我希望她能卖给我20元。结果白白花了一笔邮费,衣服不见了。这也是因为是小钱。

工作后,我对借钱变得很有信心:“等我发了工资就还你!”“几个关系比较好的老师轮流借的。周末不小心钱包被偷了,下班后立刻冲进师傅的办公室,撒娇似的冲他吼道:“X师傅,快来,我现在没钱用了,你借给我吧!”师傅无奈的笑了笑,把手翻到了裤兜里,掏出了钱包。

与此同时,与家乡朋友的通信也络绎不绝。有一天,朋友让我帮她买一个80元左右的礼物送给她。她想送人,所以我会先付钱。我很震惊。按照以往的经验,这几十块钱在生意上的朋友眼里都是小钱,小钱容易像小鱼一样游来游去。但是对于一个月工资才100多块钱的我来说,80块钱确实是大钱。我不敢再回复,我们的通信戛然而止——现在我觉得满满的都是遗憾:她特意让我选一件漂亮的礼物之前,是想送什么重要的人给我?

现在新的说法是“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大家都把这个悖论想当然,就像人生的悖论一样。然而,香港作家冯学荣认为,“向亲戚朋友借钱是一种国民陋习”。

“在农耕时代,中国人向亲友借钱,确实有其‘时代合理性’,这也是‘向亲友借钱’这一历史传统的根源。问题是-时代变了。现代人的“经济生活方式”变了,人的意识也要跟着变。”

不知道现在已经到了什么阶段,但是按照作家冯的推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假设654.38+0.4亿人全部改掉‘向亲戚朋友借钱’的坏习惯,那么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中国的老百姓将会诞生一个非常庞大的借贷市场。在这种巨大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几乎所有银行都会推出亲民的小额贷款产品。此外,人民还将。

当时是“不是你找人家借钱,是人家找你找他借钱。”如果你向他借钱,你还是上帝——你再也不用向亲戚朋友借钱了——这就是“市场”的魔力。"

我在想的是,按照我们“先交朋友再做生意”的规矩,类似于朋友圈里说的“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金钱”。在生意上,就像“谈感情带来钱,谈钱带来感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