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第一堂历史课

初中第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教法如下:

1.第一堂历史课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观是学好历史的基础。

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知偏差。通过第一堂历史课来纠正,可以事半功倍。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端正历史课是所谓“副科”的心态,只有这样,历史教师的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

其次,在第一堂历史启蒙课上,要明确告诉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我会在第一堂历史课上告诉学生:历史是一门社会学科,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是对人类过去的总结,也是认识现代性的一种方式。

不能简单地把历史理解为“死记硬背”或者“没有高深学问的学科”。就这样,通过告诉学生历史学习的意义,我从一开始就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历史学习观。

2.第一节历史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

衡量一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标准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活跃的课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动力,是我的法宝。结合第一节历史课难以深入讲解知识点的特点,给学生讲一些历史上的趣闻轶事,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比如学生普遍对考古很感兴趣,我就讲一些考古发现。秦始皇的暴政之一就是重徭役。他曾经为70多万人服务,在咸阳修建阿房宫,在历山修建自己的陵墓。结合多媒体图片投影,介绍了历山陵的内部结构及至今未发掘的原因。引人入胜的剧情和丰富直观的画面,自然吸引学生一探究竟。

3.简洁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打开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之门的钥匙。

如果在情节丰富的基础上加上巧妙的课堂语言,可以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死板的语言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历史老师在教授历史知识的时候,要结合教授的内容来改变语气。

比如在讲授二战宏大悲壮的历史场景时,语气更为铿锵有力。教古代四大发明的时候,语气里充满了自信和自豪,比较轻快。这样老师就会从书本教学转变为情境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4.教师的引导和个人魅力是打开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之门的保证。

教师的态度和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一个历史知识丰富、素质高尚的老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孔孟圣贤》时,教师如果有正确的礼仪情操,就能给学生直观的展示。这既是对中国古代史知识的学习,也是教师对学生形成仪态、言行的正确引导。

扩展数据

历史教育的不足,其实在社会上已经有所反映。赵亚夫说,“比如民国这几年的流行,由于种种原因,有美化民国及其人物的倾向。这种现象与历史教育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历史教育简单的教知识点。学生对一段历史和人物缺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了解,因此容易受到网络上的热点意见的影响。很多人成为了民国的追随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1,激发兴趣

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只会一个一个地收获知识点,那么就要跳出课本,引导学生去感知生动的历史。

夏是广东东莞的一名历史老师,她没想到自己历史课上的一个虚构人物“帕帕迪”会引起如此多的模仿和争议。

岳麓版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必修1)第六课政治文明进程是雅典城邦的民主,主要介绍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变迁。由于历史悠久,涉及的概念不熟悉,这门课不好讲。

夏经过深思熟虑,大胆虚构了一个名叫帕帕迪的农民,以他的一生为线索,带学生走进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陶器流放、苏格拉底之死、女性缺乏民主权利等概念在生活中呈现,原本的历史知识顿时鲜活起来。

为了让这个虚构的人物更贴近史实,夏在后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和研究著作,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尊重历史。

2.塑造历史观

学生在建构历史观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历史知识的缺乏,而是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难以辨别是非。

2011新修订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的基础和载体。通过历史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看来历史教育不仅有趣,还教会学生如何客观理性地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