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的发展历史
磁共振成像,简称核磁共振、磁共振或核磁共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它的全称是: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MRl)是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医学诊断的新型医学影像技术。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就被美国的Blauch和Xiangsel发现。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等领域,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直到1971年,美国人达曼迪安才提出将核磁共振用于医学诊断。当时科学界还不接受。然而只用了10年,到了1981年,得到了全身核磁共振图像。以至于人们长期以来的梦想,不仅可以获得活体器官和组织的详细诊断图像,还可以监测活体器官和组织中的化学成分和反应,终于实现了。核磁共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x光和CT。这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人体各处的氢原子在外部强磁场中被射频脉冲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经过空间编码技术,探测器探测并接收以电磁形式释放的核磁共振信号,输入计算机。经过数据处理和转换,人体组织的形态最终被成像用于诊断。核磁共振获得的图像异常清晰、精细、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信息丰富,尤其是软组织层面。使医生像直接看到人体内部组织一样清晰明了,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避免了以往多次因术前诊断不清而进行的开颅、开胸、剖腹探查等探查性诊断手术,使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痛苦和探查手术带来的侧伤及并发症。因此,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影像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欢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核磁共振提供的信息不仅大于医学影像中的许多其他成像技术,也不同于现有的成像技术。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影像诊断技术。因此,它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批准核磁共振机的商业化生产,并开始其临床应用。我国从1985引进1核磁共振机以来,已有1000多台核磁共振机投入运行。目前,医生越来越意识到它在诊断各种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现代MRI发展到3.0以上,立体三维MRI也出现了,大大提高了诊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