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蜀汉灭亡的时候,从诸葛亮七擒七纵中恢复过来的孟获没有出手相救?
作为蜀汉王朝的宰相,诸葛亮很快平定了黄源的叛乱,然后与东吴缔结和平协定,解决了来自东方的威胁,然后让刘备守丧两年,最后在公元225年出兵攻打南中叛乱。临行前,诸葛亮听了马谡的建议:要积极进取,归顺南中少数民族。
诸葛阿良用了一年时间平定了中国南方的战争,再加上路上的时间。最后,诸葛亮成功地打败了南方的叛乱,杀死了吕勇。对于孟获,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七次俘虏孟获,七次释放孟获,为的是真心让孟获投降。最后,诸葛亮达到了目的。孟获投降诸葛亮,跟随诸葛亮来到成都。
诸葛亮为什么带孟获到成都做官?
他们中的大多数仍在努力安抚华南地区。想想看,把他们的领袖拉到蜀汉成都,作为官职,不像劫持人质,华南的少数民族自然不敢反抗,自然投降。由此可见,诸葛亮对华南还是有点不放心的。
此外,蜀汉还在中南地区设立地方政府和驻军,控制整个中南地区。当时,中南地区包括今天的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西南部,面积非常大,超过了蜀汉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蜀汉在这里设置了七个县,即:张克县、粤港县、竹梯县和建设县。
南中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孟获除了彝族,还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蜀汉在这里的统治相对较弱。蜀汉在南中设都督,统管南中七郡军政,先后有方登、李惠、蜀汉七任都督。
事实上,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南中并未臣服。诸葛亮的军队回到李之后,在南中发生了叛乱,杀死了的指挥官。第二任总督李惠率军平定地方叛乱,并再次将地方首领迁至成都,以控制成都为人质,防止南中再次发生叛乱,蜀汉向南中征收物资作为税收。
三都督张仪在南中任职时,南中发生叛乱。南夷帅刘周聚众造反,被蜀汉朝廷派遣平定南中,马忠代替张仪镇守南中。在南中最后一任大都督霍懿任职期间,南中永昌郡又发生了一次叛乱。当地少数民族依仗险要的地形,不服从韩曙的管理,霍懿率军平定。
所以,因为诸葛亮七次擒孟获,中国南方并不太平。相反,在蜀汉统治时期,中国南方的叛乱持续不断。即使孟获在蜀汉朝廷担任高级官员,但中国南方如此之大,而且不止一个领导人,而是数百个大小不同的部落。仅仅臣服于一个孟获还是不可能的。
公元263年,180000魏大军攻打。短短几个月,钟会到达剑阁关,邓艾潜入阴平,直抵成都城门。当时镇守南中的霍懿听说后,便写信给刘禅,要他率军前来救援,但被刘禅拒绝了,因为刘禅已经下定决心投降。
刘禅为什么投降?
本来有大臣说可以投靠南中,但有人反驳:南中一直不愿意归顺我们。如果去南中,甚至会引起那里少数民族的不满,进而发生叛乱。向吴栋投降是不可能的。最后,刘禅在大臣们的逼迫下向邓艾投降了。
这个时候的孟获在哪里?为什么不去救蜀汉?
如果孟获一直在蜀汉朝廷做官,应该是在成都。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到公元263年魏灭蜀时,已经过去了38年。如果孟获30岁,263年就已经68岁了。这么大的年纪他能救谁?也许这个时候孟获已经去世了。毕竟连诸葛亮都死了快30年了。
即使孟获还活着,如果孟获在蜀汉的宫廷里,刘禅皇帝那时已经投降了。作为黄帝手下的一名官员,孟获只能服从刘禅的命令。他只能接受刘禅的命令,和邓艾一起投降。营救他是不可能的。
如果孟获在南中,他就更不可能救刘禅了。南中离成都很远,路上要走三四个月,传递消息还要一两个月。孟获到了,黄花菜半年后就凉了。这就叫远水救不了近火。此外,刘禅命令南中总司令霍懿不要前来救援。如果孟获擅自相救,那就是谋反。谁知道孟获救了蜀汉还是消灭了蜀汉,更别说救他了。霍懿不让孟获离开南中,更不要说营救他了。
最后,孟获是彝族人。即使他向诸葛亮投降,他的真实意图也不是拯救蜀汉,而是袖手旁观。作为当地的领袖,孟获当然不傻,他的宗主蜀汉也打不过他。他去有什么用?他根本不是魏的强劲对手,就算去了也是必死无疑。
以上是历史上的孟获。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里的孟获。孟获被诸葛亮降服后,跪下向诸葛亮发誓再也不造反。注意孟获的誓言。他说他再也不会反抗了。他没说蜀汉有麻烦。他来救援了。他向蜀汉投降,但他并不忠于蜀汉。他只有活着的时候才能做到。他没有努力工作,也没有无条件地忠于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