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公园的历史

东湖位于温岭路北段以东,东湖路以南。唐贞元元年(785年),史刺史下令疏浚湖泊,并在湖中央的岛上建了一座亭子。当时湖面40公顷,湖水清澈湛蓝,青山环绕,是当时泉州主要的旅游园林,留下了许多名人游湖的传说。贞元九年(793),香被置于酒亭,欧阳湛等八位进士赴考饯行。项经常和蒋公辅一起到这里来。项离任时,后人邀其到鄞县纪念提督、辅佐,并选择二处建钟之地建亭,称“二公亭”,欧阳湛题写“二公亭”。五代至宋代,沿湖、沿湖建有宝圣寺等寺庙,建有清源景区、半春等亭台楼阁。南宋时期,该湖淤塞,清元六年(1200),刘英、颜二次疏浚,湖泥堆积成山,亭名分别为丰泽、湖广、聚星、绿野。南宋淳祐三年(1243),县令颜复训修斗门,铺石径,积土成三山,植竹造桥,建亭,湖中形成七岛,名曰七星墩。元代东湖淤积十分有利,明初淤泥聚湖。明日第五年(1625),知府沈巧初再挖,挖出淤泥作堤,状如北斗之柄,下有桥,堤上建“顾岚亭”,将宾客移至湖上居住及候殿。到了清朝和民国,没有疏浚,东湖逐渐淤塞,被有权有势的人侵吞,东湖风景区不复存在。

1987,市政府决定开发东湖,改建东湖公园,规划面积20.56公顷。公园是一座风格独特的综合性公园,突出闽南石雕、石雕、盆景特色,并配有诗词画室画廊。公园有春夏秋冬四个景点。每个景点的建筑小品都与季节特征密切相关。春天是温岭的收藏,夏天是香湖的收藏,秋天是山海的收藏,冬天是桐林的乡愁。在春天和冬天,两个景点之间有一条通往幽静走廊的竹径。并重修二宫亭、伯恩亭、揽月亭等亭阁。公园内有一级和二级环路。主环路环绕中心湖主景区,花岗岩地面装饰,西北段呈拱形。主环路可以通车了。二环路根据各景点的地形和景观需要呈“S”形布置。人行道是用花岗岩铺成的。不同的图案被用在景点中。建造7座桥梁。园区于1991开工建设,总投资2000多万元。但由于福厦公路经过东湖原址,改建规模没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