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固北击匈奴之战

守边之战与窦固攻北匈奴

东汉建国之初,匈奴忙于治国,对外采取隐忍防御的政策,导致匈奴不断入侵。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发生内乱,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互相攻击。南匈奴投降东汉后,东汉趁机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将南匈奴单于迁至云中(今山西原平西南),收复了婺源、雁门等北方八郡,与北匈奴形成对峙之势。明帝?模仿汉武帝攻打匈奴的故事,任命熟悉边境情况的窦固率军讨伐。平十五年(公元72年),窦固、耿秉率军出凉州。第二年,东汉王朝派兵攻打北匈奴。窦固、耿中引军12000骑出酒泉塞;耿秉率军骑出居延塞(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祭祀(荣)率领一万多人马骑出高雀塞(今内蒙古西北),南匈奴左紧随其后;赖淼、文穆骑一万余人出平城寨(今山西大同东北)。窦固率军入天山,北斩匈奴人千余人,追到普雷海(今新疆巴尔昆湖)。同时班超率军攻占义乌(今新疆哈密西北),打开西域大门,在此设官屯田。其他三路虽然收获不多,但阻碍了北匈奴东方势力向西发展。为了消除北匈奴在西域的影响,打通东西交通,朝廷派班超出使西域,向他国呼吁。17年11月,朝廷命窦固都督耿秉、刘璋率14000骑入西域,平定了车马(今吐鲁番地区)。窦固获准在西域设官后,又将部队移回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