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经济发展与徽商的崛起,安徽经济发展轨迹

安徽文化、经济发展与徽商的崛起,安徽经济发展轨迹

考古发现证明,至少在20万至30万年前,就有人在安徽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和劳动。他们不仅能制造工具,还能使用火。到了新石器时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展程度。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用具来看,当时这片土地上的居民除了渔猎之外,已经发展了相当水平的农业。随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国家的建立,生产工具生产水平的提高,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安徽经济发展迅速,淮河南北都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比如在两淮,公元前360年,魏惠王挖了一条运河叫加普,也叫渠水,实际上是几条人工运河的总称。它起于河南荥阳,分为两股:一股经安徽萧县、砀山至徐州附近,再入淮河;一枝自梁向南流,经陈(今淮阳)一分为二。一条在博县入涡水,一条在怀远入淮河,另一条经界入,在蔡(今凤台)入淮河。该缺口连接了黄河、济、淮、泗、汝五大水系,有利于淮北平原的灌溉和水运,促进了淮北的经济发展。在淮南,楚庄王总理孙敖叔叔主持挖掘了一个著名的人工水库,名叫哨皮,可以灌溉所有的田地。在吴王阖闾时期,为了对抗楚国,伍子胥主持修建了一条江淮运河,取名须贺,从长江沿濡须水(今漕河)进入巢湖,经巢湖与邵北相连。邵北有一条水道,在寿春(今寿县西南)开入淮河。这条运河的开通将促进淮南地区灌溉和水运的发展。

秦汉时期,安徽经济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改进。这一时期完成了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过渡,农业生产已经铁器化。西汉时期,庐江县万县(今潜山县)设铁官,所制铁器不仅在当地使用,还远销今湖北等地。65438年至0959年,寿县发现一处东汉时期的坝址,出土了铁犁、铁锄等生产工具。近年来,淮南东汉遗址出土镰刀、锄头、锄头等铁制农具,证明汉代安徽地区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到了汉代,犁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寿县出土的铧一面平一面高,犁底空槽加大,头部锐角减小,可提高挖掘开沟效率。随着犁的改进,牛耕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东汉王景任庐江郡太守时,教百姓耕田,大大提高了开荒种田的效率。第二,水利建设。西汉时期,安徽水利发展迅速,其中以淮南及与淮北、河南交界的部分地区成就最为突出。汉武帝时期,管辖皖豫交界地区的汝南县和安徽寿春所在的九江县修建了淮河灌溉工程。后来,在西汉时期,因为阜南县有许多用来灌溉稻田的池塘,所以这里增加了一个新的县,名叫皮夫。西汉为了管理和维护九江县的水利工程,在这里设置了陂官和湖官。据《汉书》地理记载,当时全国各地只有一个这样的机构,可见淮南地区水利发达。东汉时,庐江太守王景发动群众修缮哨皮,使这一失修已久的重要水利工程重新投入使用。此外,当时的钻井技术也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1961年,寿县东门外发现西汉古井。在不到140米的狭长地带,有9口古井,其中7口是陶泉井。除了饮用水,井还可以起到灌溉的作用。第三,人口的增加。秦统一后,长期居住在淮河与泗水之间的怀一被“散入户”,消除了江淮居民的种族界限。汉武帝时期,居住在今闽浙一带的东瓯、闽越人分两次迁至江淮,总人数达10万余人,使安徽人口大幅增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生活的稳定,除了移民因素,安徽本身的人口增长率也很高,使得安徽成为一个人口密度很高的地区。东汉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人口锐减,安徽户籍人口下降很多。但从长江以南部分看,人口增加,说明随着战争驱动的北移,江南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安徽淮河南北地区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口锐减。但也应看到,统治者重视这一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以解决军粮问题。东汉建安年间,曹操进行垦荒,现在的砀山、豪县、太和、淮北、寿县、潜山都成为重要的垦区。魏政时年间,邓艾在大兴、淮河南北耕种土地,每年获得多达五百万吨的口粮。吴也耕地,长江以北的庐江(今潜山县)成为耕地面积最大的地方。诸葛恪曾经带领一万士兵在这里种地。西晋军队入侵安徽城时,烧毁了180万间茅屋,践踏了4000多公顷稻田,说明吴在这一带开垦的规模是非常大的。为了配合垦荒和发展生产,这一时期安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东汉建安年间,扬州刺史刘抚兴修建了少陂、汝陂、祁门堰、五陂堰等水利工程,沛县知府郑浑兴修了魏黄初年的北陂。,开辟稻田,称为郑北。以上水利工程除汝坡外,均在皖北地区。邓艾在淮河南北大规模开荒时,“攻克颍南、颍北恶性地区,开凿运河三百余里,灌溉农田两万顷,通淮南、淮北”(《晋书·食货志》)。仅在少皮一带,就建了50多所小学校。吴还十分重视江淮地区的水利建设,如黄龙时期在今巢湖市修建的东兴池,赤武时期在今含山县修建的桐城门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那时,有早期的圩田。据考证,芜湖的仙堡卫、宣城的金堡卫、望江县的西卫都是孙吴时期修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是江南经济的发展。当时,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争,大量南迁。东汉末年,禹州、徐州人东渡长江,一时有十余万户。西晋永嘉至刘宋,南迁人口约90万人,其中皖南是西晋迁入的徽州宗族包、于、于,东晋的黄、程、叶、戴等大量涌入的地区之一。

隋唐宋元时期,安徽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江南地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经济命脉。据史料记载,隋唐以前,北方粮食供应不必依赖南方,但隋唐以后,北方粮食供应往往不足,需要调运南方粮食来补充。唐太宗在唐高祖统治时期,每年的南水北调工程约为20万石,唐太宗以后逐年增加。以农业发达著称的河南、河北等地受灾时,唐* * *也经常用江淮大米帮助饥民,经常让北方饥民在江淮吃饭。安史之乱后,北方被战争摧毁,很多人都搬到了南方。江南经济在全国的地位更加重要。当时人们说“天下重要,靠东南”(《新唐书·权德舆传》)。五代以来,政权占优,淮北地区饱受战乱之苦。南宋初期的战乱也波及到淮南地区,但江南地区一直保持着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统治者非常重视江南和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南唐实行鼓励种田的政策,规定农民三年种三千棵桑树,给五十匹帛,耕种八十亩地的人每人给二百块钱,而且这些桑田和农田五年免税。这一国策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江淮之地尽断,桑树满野”(《资鉴》卷2700)。南唐时期,重视圩田建设,在芜湖周边建起了一些圩田。至宋元时期,圩田建设展开,出现了许多大型工程。如宣后城化圩,水陆880余顷,每年租石3.4万余米,芜湖万春圩周长84里,田亩127万亩。隆兴二年(1164),宋孝宗命令江南各州大臣重视圩田建设,宣州知府徐夤恳求开圩田。孝宗派沈琦管理宣州和太平圩田的事务。在朝廷的重视下,地方官员极力督促和劝导民众修筑农田,于是圩田在安徽省南北广泛分布。在干线公路年代,宣城县有179个圩田,当涂县有50多个,泸州有36个。圩田的建设大大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圩田既能防旱,又能排水,是旱涝保收的良田,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北宋时,史静十大粮仓全部从江淮地区运来,武威、芜湖等地也建有大型粮仓储存和运输粮食。可见,江淮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隋唐宋元时期,安徽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很大发展。唐代流行饮茶,安徽是重要的茶叶产地。据陆羽《茶经》记载,长江以北的寿州(包括今天的霍山、霍邱、六安)、舒城(包括今天的潜山、岳西、安庆、桐城),长江以南的宣州(包括今天的南陵、泾县、宁国、宣州)、徐州。到了宋代,茶叶的种植和烘焙比唐代更为广泛,并在广德郡(今广德县)设立了官方茶场。矿冶、纺织、丝绸等行业也蓬勃发展。此外,到了宋代,安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丰富为贸易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安徽从淮北到江南的水运网络成为商业贸易网络,安徽也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广州的犀牛角、象牙和珠宝,西湖的大米和木材,四川的金淑和扬州的盐都经过安徽的江淮商业中心。

明清时期,安徽的经济发展也达到了传统时代的巅峰。安徽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朱元璋非常重视这里的经济恢复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第一,大规模移民。据统计,在最后一个洪武时期,向淮河流域的大规模移民多达7处,总人口达20多万,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第二,给予优惠政策。朱元璋下令新开垦的土地免税三年,并多次下令宁国、广德、太平、武威、宣城、池州等地免地租,凤阳、临淮等县永远免税。对于移民的贫困农民,他们还免费提供粮食种子和牛等生产资料以及衣服和钱等生活资料。第三,大力建设水利工程。洪武初期,修建河州通城门,一周200余里。洪武末年,为了疏浚淮河,减轻水患,组织人力疏浚淮河下游的杨珊之江。永乐年间,重修寿州安丰堂,修建了潜山、怀宁堰、天长县傅生、齐家庄水塘,还修筑了淮河大堤。在朝廷的支持和人民的努力下,安徽的经济发展很快。明朝宣德四年(1426),规定由天京、常州、镇淮、扬州、凤凰、太台、滁河、潞潞等州民运粮220万石,占全国400万万石粮食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凤阳、太平、滁州、庐州、贺州属于今天的安徽江淮地区。

明清时期是安徽商业的鼎盛时期。所有可通航的河流都变成了繁忙的商品运输线,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其中,盐、米、茶、竹、木是百货商店中的大宗商品,在安徽商业运输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明* * *在全国设立了6个盐运公司和7个盐程促进公司,其中山东盐运公司的盐运范围包括徐、邳、苏,其盐由淮河运销。两淮盐运部包括宁国、太平、凤阳、泸州、安庆、池州、滁州,其食盐通过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运销。广东、浙江的盐运司包括徽州府和广德州,其盐通过长江水系和新安江水系运销。清代运盐范围大体沿袭明代,但有所扩大,安徽省内河运盐规模更大。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商品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需要湖广、江西两省的大米。安徽沿江各县的大米也大量出口,米贩业十分繁荣。川流不息的运米船顺流而下,芜湖成为中国最大的米市之一。明清时期安徽茶叶生产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发展。清代安徽茶叶定额定为八万七千余元。产地包括潜山、太湖、勉县、休宁县、义县、宣城县、宁国县、太平县、贵池县、青阳县、铜陵县、建德县、芜湖县、六安县、霍山县、广德县、建平县,茶叶成为十七个县。竹木的销量也很大。与安徽相邻的江西、湖广、四川盛产木材,大量运往长江下游销售。安徽南部山区出产的竹木,也是经青弋江运到芜湖,再顺流而下出口。芜湖是重要的木材转运基地。许多商船经常停泊在青弋江港,会宁滩是惠州木材商存放木材的专用港口。除了上述的盐、米、茶、木之外,还有大量的丝绸和丝织品、棉织品、陶器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