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改革开放三十年发生了哪些变化?跪下~很紧急~
一、农业发展成就显著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首先,它为农业和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到2007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84.91%下降到58.16%,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比重由1978上升到465438+。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431.7万吨增加到1.1.01.08万吨,油脂产量由1.58万吨增加到1.1.08万吨,棉花产量由1.65438万吨增加。甜菜产量从0.6万吨增加到654.38+0.99万吨,亚麻产量从356吨增加到5360万吨,肉类总产量从654.38+0.91.09万吨,牛奶产量从654.38+0.1.07万吨增加到4.266亿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10元增加到2007年的3903元,增长了34.5倍。
(二)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由于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提高。1978年,农业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8.9%,农林牧渔总产值仅为31.1%。改革开放以来,伊犁州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逐步突破了农村经济是农业,农业是种植业,种植业是粮食的单一结构。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农村二、三产业逐步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整个农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结构得到调整,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到2007年,农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50.6%,比1978下降了18.3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44.91%,上升了1978。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加快了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1,种植
伊犁州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作物,加大科技投入,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使伊犁州直农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伊犁河谷粮食种植面积居新疆第二,玉米居新疆第二,大豆居新疆第一。石油在新疆排名第一;甜菜居新疆第一,亚麻居新疆第一,全国第二。目前,伊犁河谷已成为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粮油糖基地和大豆、亚麻主产区。中国最大的甜菜产区,中国第二大亚麻产区。自治区最大的大豆产区,三大优质水稻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红地球葡萄生产基地。
2007年,国家直接种植各类作物49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35110000吨,比1978年的431700吨增加919400吨。其中,小麦总产量达到36.66万吨,比1978年的25.82万吨增长42%,单位面积产量由89公斤/亩提高到324公斤/亩;玉米总产量达到83.57万吨,比654,38+0978年的654,38+05.27万吨增长5.5倍,单位面积产量由265,438+02公斤/亩提高到803公斤/亩。甜菜总产量由1978年的0.6万吨增加到199万吨,单产由575公斤/亩增加到4080公斤/亩。2007年,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面积1,266.1,000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检测站为基础的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绿源”、“特绿”、“易慧”牌蔬菜、“卓优”牌花生、“西龙珠”牌葡萄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畜牧业
按照“畜牧大州”的发展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畜牧业持续发展,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2007年,畜牧业产值按现价计算达到34.25亿元,比1978增长30倍,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4.91%。肉、奶、毛、蛋产量分别由2007年的19058吨、11670吨、4858吨、586吨增加到194000吨、427000吨、1666吨。“十五”期间,人均肉、蛋、奶消费量分别达到56.1公斤、19.3公斤和119.5公斤。目前,自治州畜牧业全面发展,肉、奶、蛋产量均居新疆首位,人均占有量超过新疆平均水平。畜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畜牧业成为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
总体来看,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注重产量增长转向质量与产量并重。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保护生态环境逐步被提上畜牧业发展的议事日程,自治州畜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周至共有屠宰及肉蛋加工企业14家,乳制品企业17家,初步形成了乳业、肉类、生物制药、皮革、鸡蛋、饲料、草业等相关产业。
3.林业和水果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和“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发展,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防害设防、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快了乔、灌、草、网、膜、带相结合的步伐。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五大林业工程的全面实施、全民义务植树的深入、平原绿化的规范、特色果业和非公有制林业的兴起,林业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到2000年,灌区农田实现全林化,60%的县市达到平原绿化标准,90%以上的农田有林遮蔽并保持稳产高产。2007年,知止水果总面积已发展到563,654.38+0.000亩,果业总产量由654.38+0.53万吨增加到654.38+0.97万吨,总产值由654.38+0.3883万元增加到322,654.38+0.426万元。
截至2003年底,伊犁州人工林总造林面积259.39万亩,平原人工林保存面积11200亩。封山育林891万亩,义务植树2.2亿株,7300万人参加义务植树。2007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0%。
4.农业机械
改革开放以来,伊犁州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增加,农机总动力达到97.08万千瓦,比1978增长了5.83倍。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9.4%、94.4%和57.3%。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7%,分别比1978提高6.1、22.4、21.7和16.7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收获和水稻插秧水平分别达到10.2%和25%。
5.乡镇企业
在州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伊犁州乡镇企业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乡镇企业整体水平,实现了乡镇企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04年底,周至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煤炭、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食品、酿造、饲料、纺织、皮革、木材加工、印刷、乳制品、塑料制品、水泥、建材、电力、冶炼、自来水等多个行业。企业47005家,其中集体企业145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65438家,合资企业165438家,有限责任公司50家,股份有限公司6家,私营企业65438家,个人37358家,外资企业2家。2007年,周至乡镇企业增加值28.7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654.38+0.47亿元,上缴税金2.44亿元,利润总额7.2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54.38+0.39万人,乡镇企业职工薪酬654.38+0.58亿元,农牧民。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30年来,党和政府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国家预算对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农业利用外资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国家投资了一大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农林水利建设项目。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已经或正在发挥作用。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入高潮,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田排灌能力大幅提高,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04年,我州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9座,总库容654.38±0.9亿m3,水闸654.38±0.40座,堤防905公里,干、支、戽、农渠6.4万公里,其中防渗渠道2.5万公里,渠系建筑物654.38±0.5万座。解决了泉州654.38+0.95万人、723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的面积达到5.9万公顷,水产品总量达到6543.8+0.5万吨,年产值6543.8+0.5亿元。开展了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两条重要国际河流的综合规划和一大批生态安全、防洪、水资源、牧区水土保持等专业规划,有效指导了全州水利建设。这些都大大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四)加强扶贫开发,加快贫困地区农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明确了贫困地区,确定了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开始了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扶贫战略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重大转变。国家逐年增加扶贫投入,支持贫困地区基本农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1993以来,全面实施国家“八七”计划,解决农村富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多年努力,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二。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伊利的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纺织、制糖、皮革、乳品、食品、饮料、卷烟、煤炭、黄金、电力、建材等30多个行业。培育了红河卷烟厂、中粮四方糖业、康友美大豆、康达粮油、奎屯西龙岩土工程、新疆奎开电气、南钢水泥、乌苏啤酒、沙克乳业、绍尔布拉克葡萄酒、伊犁钢铁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名牌企业。2007年,全州直接生产总值达到235.6亿元,比65.438+0978增长65.438+08.9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54.38+0.47亿元,比654.38+0.978增长29.9倍;固定资产投资654.38+008.98亿元,比654.38+0978增长342倍。
“十五”期间,工业年均增速为16.52%,比“九五”期间的平均增速高6.1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家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第二产业总产值达到61.43亿元,占比超过第一、第三产业。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明显改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工业对GDP的贡献不断增加。
1.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使投资结构更加合理。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45.49亿元,是“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2倍,是伊犁州成立45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8倍。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各方面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建设和中哈铁路的接轨,将把伊犁的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伊犁州已经具备了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全国直接生产总值达到165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68.6%。“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2%,特别是“十五”后的两年,GDP增速达到了L4%,为历史最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6.3: 37.2: 36.5。工业经济快速高效运行,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1.4.3亿元,年均增长1.7%。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
3.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企业发展活力增强。
从1990年9月第二轮承包开始,企业改革进入体制创新阶段,对国家直属大中型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促进了一批重点企业的发展。到2001年底,企业改制已达97%。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促进自治州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引进了中粮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了伊犁州直工业经济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加快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作用明显。
4.发展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2000年,伊犁州电力装机容量仅为1.88兆瓦,发电量仅为6.8亿千瓦时。“十五”期间,宜州地区加大了对电力工业的投入,总投资达28亿元。伊犁州直电总装机容量达654.38+0.0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0亿千瓦时以上。围绕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伊犁河谷已成为新疆重要的能源基地。
“十五”期间,南钢大化工、怡和矿业、亿能碳化硅等项目陆续开工投产,优势资源开发规模迅速扩大。绿色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配合新疆卷烟厂“十五”技术改造项目;伊宁安琪酵母年产8000吨高活性干酵母项目;马里食品4000吨干酵母、4000吨鲜酵母等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新开工项目对拉动经济、促进国家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
5.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改造,提高了现有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新疆卷烟厂、中粮四方糖业、金鹰亚麻、康友美油、云森纺织、舒尔布拉克酒业、南钢建材等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山东新汶矿业集团煤化工、伊犁特大型化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通过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合作、嫁接改造,加快了钢铁、卷烟、纺织、乳品、粮油、饲料、特色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6.中哈合作中心建设加快,外向型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伊犁州从1989的一家外贸企业发展到2005年底的160多家外贸进出口企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龙华、兴边、新联、宜信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外贸流通企业。“十五”期间,伊犁对外直接贸易取得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达到654.38+0.964亿美元,年均增长654.38+0.000.3%。2005年,国家直接投资外贸进出口额是“十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一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96365438+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6%。边境小额贸易占对外贸易的80%以上。
1989年,伊利外贸公司与哈萨克斯坦签订的13万元的羊皮“来料加工”合同,拉开了伊利对外直接加工贸易的序幕。自2003年以来,该州外向型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形成面向中亚市场的外向型产业,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落户伊犁。截至2005年底,在中支注册的外向型企业29家,注册资本5.6亿元,投资总额22.8亿元,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13%,形成了一批外向型企业。有19家外贸企业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发资金在境外注册了“肥记”(番茄酱)、“恒德”等26个商标。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外贸依存度比新疆高23.1个百分点,在新疆处于领先地位,外向型经济雏形初现。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合作交流的示范项目。是全球首个跨境合作项目。根据总体规划,中心区项目建筑面积将达到252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到6543.8+0.5亿元。截至目前,合作中心区已完成10个单体规划设计项目,配套区已有20家工厂入驻,道路、给排水、电力等设施陆续开工建设。该中心的建设为招商引资、加强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广阔、更快捷的平台。
三是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取得新成就。
截至2007年底,泉州市高校在校生3795人,其中在校生11753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9484人,职业中学在校生5610人,普通高中99所,在校生29800人,在校生85654380人。州直属高校招生530人,其中在校生1123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7021,职业中学学生3115;普通高中58所,1.68人,在校生4.72万人。
泉州市现有初中316所,在校生17.28万人,小学718所,在校生351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8%,小学毕业生入学率97.29%;初中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1.16%。州直属初中167所,在校生107500人。有437所小学,226,900名学生。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7%,小学毕业生入学率为97.82%。初中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90.2%,普通初中学生辍学率降低0.62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学率为48.1%。
泉州成人高校在校生11646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377人,全年消除文盲青年4569人。成人高校在校生378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220人,全年消除文盲青年832人。
全州有25个表演艺术团体、3个群众艺术馆、27个公共图书馆和4个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12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65438个,博物馆3个。全州有1个广播电台(地市级电台),262个无线电发射台和中继站,覆盖率达92.77%。有1个电视台(地市级台),275个电视发射转播台,9692个卫星接收发射台,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82%。全州有1广播电台(地市级电台),84个无线电发射台和中继站,覆盖率达90%。有电视台(地市级台)1个,电视发射转播台93个,卫星接收发射台3984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1.17%。
2007年底,泉州市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360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8500人。全州床位960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5万人。
2007年底,全州总人口434.2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47.47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7%。出生率为18.82‰,死亡率为4.12‰,自然增长率为14.7‰。年末自治州总人口270.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64.57万人,占自治州总人口的60.9%。出生率为22.19‰,死亡率为4.45‰,自然增长率为17.74‰。泉州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9.86%,其中全州为99.88%。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展望“十一五”,伊犁将成为21世纪新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和增长龙头。2010和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50亿元和450亿元,工业增加值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分别超过14亿元和18.5亿元。从2010年到2020年,全国直接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9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6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806元,高于西部平均水平,与新疆基本持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