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的故事谁建造了索桥,如何建造的?

谁建造了这座电缆桥现在还不知道。索桥是以竹索、藤索、铁索为骨干悬挂而成的桥梁。

主要由桥塔(包括基础)、主缆(也叫大缆)、加劲梁、锚具(重力式和隧道式)、吊索(也叫吊杆)、鞍座(主鞍座和松索鞍)和桥面结构组成。

目前大部分都是地锚。地锚施工一般是先架设桥塔,也就是主塔,然后锚固大缆,再施工吊杆和加劲梁,最后施工桥面。

扩展数据:

电缆桥的历史记录:

历史的发展

编辑

最早见于秦汉时期。例如,秦在四川宜州(今成都)西南修建了一座竹索桥,也叫伊犁桥。现存的比较著名的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泸定铁索桥和冠县竹索桥。过索桥感觉很惊险,就像古人形容索桥:“人悬在空中,若不在瞬间退出,便会坠入无底的山谷。”

许多外国桥梁专家认为索桥起源于中国,指出“中国大约在3000年前就开始建造悬索桥”。十四、五世纪藏族的唐东杰布(1385 ~ 1464,或加桑珠古,意为“铁桥活佛”)是当时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等河流上修建铁索桥的工程技术专家。

据说他曾经画过雅鲁藏布江铁索桥的草图,跨度1.38米,1.420左右完工,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铁索桥。桥的两端都有塔,宽度只容人。目前已考证的最早的斜拉桥是四川宜州(今成都)的芸香桥,建于秦时期的蜀中(公元前251),距今2200多年。

钱江,又名宜兴桥,横跨城南,是当时以北斗七星形状修建的七座桥之一。西汉王宝在《逸周记》中记载,街桥在司马相如府以南100步处。建造时用三个大铁椎来绑桥柱的竹缆(目前只有两个铁椎)。

《晋书·桓温传》记载,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攻成都时,与在芸香桥上交战。可见,时隔近600年,Rue Bridge还在。相传诸葛亮曾在此送别在东吴开始仕途的费祎。解放初期,我们在司马相如参观父亲台时,在今天南门桥以西的晋江河上的古桥基下挖掘出大铁椎,证明这就是Rue桥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