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口窑陶瓷文化的历史
纵观历史,不同时期的陶瓷器皿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科技,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也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本次展览的日用品种类繁多,有长寿菜、鱼菜、蓝边碗、牛头罐、大连罐、黑釉罐、花盆等。其中,30年代的白釉棕菊碟,40年代的双耳棕釉坛子(牛头坛子),各种油坊,50年代的野鸡红坛子,都是各个时期的典型代表。1954年,雉鸡红罐也因釉色鲜艳、质地厚重而被故宫陶瓷博物馆收藏。展柜里还有一个醒目、端庄、浑圆、鲜艳的红帽盒,后来演变成收纳盒,被广泛使用。上世纪60年代,国家炼钢时期,安口陶瓷厂生产了一批以陶瓷代替钢铁的产品,包括硫酸罐、酒精塔、纸烘缸等。此外,容积大、容量足、透气性好的大连钢瓶畅销西北五省。上世纪70年代,安口窑陶瓷传承人范同儒在紫砂中加入华亭特有的黄土,烧制的紫砂壶色泽淡雅,造型独特,古朴大方,受到当地人的称赞。20世纪80年代,安口窑盛产各种饮器,其中梅花酒器和宝塔酒器因其造型独特、釉色鲜艳,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90年代,安口陶瓷厂不再局限于制造民用陶瓷,开始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造型优美、色彩鲜艳的陶瓷工艺品,使八仙、瓷佛像、存钱罐、花瓶在寻常百姓家随处可见。滴水观音和反弹琵琶是当时安口窑制瓷工艺的代表作品,反弹琵琶还获得了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时代的标签。它们承载和记录着华亭的历史文化,也诉说着安口窑的风风雨雨。安口窑陶瓷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名声荣耀,更是当下的一声叹息,体现了华亭人勤劳、朴实、聪明、善良等优秀品质。一位参观者在参观后留言:“安口窑陶瓷博物馆开馆,具有极高的社会和历史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和传承安口窑的陶瓷文化,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