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镇的历史演变

明末,杜迁此,以园周种菜,故名杜家圩。后来也做过小生意,逐渐发展成集镇,因此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它属于杜诗,虎山和上店乡。建国后,有杜诗、长宁等9个乡,1949,165438+10月27日,江津县划区,杜诗位于伽师区,保险公司10。1953年3月实行小村制。杜诗乡属于14区,下辖8个村。玉屏、平陆、互助、斑竹、灯塔划为新昌乡。1956杜诗乡属于伽师区,

由于新场乡的减少,杜诗乡的村数增加到11。1958属于陶沙和张巷公社。1958年9月,杜诗乡成为杜诗人民公社,新场乡撤销,辖11生产区(合作社)。7月24日1961,重新设立新场乡,增加都城区。杜诗人民公社隶属都城区,辖9个生产队。1961年由陶沙公社、张巷公社成立杜诗公社、横岗公社,1964年并入杜诗公社。

十年动乱期间,1967成立临时杜诗生产办公室,1968改称杜诗公社革命委员会,下辖9个旅,成立革命委员会,77个生产队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80年,杜诗公社管理委员会选举产生,杜诗革命委员会同时废止。同年,大队、生产队名称更名为12。1983年7月,大队改为村,成立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4年4月,全县举行换届选举,将杜诗公社改为杜诗乡人民政府,隶属杜诗区。1994年3月撤区建乡,撤杜诗镇。镇政府设在杜诗区政府所在地,辖原杜诗乡和新场乡18个村。1997,面积90.6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龙凤、梅湾、平陆、胡加等行政村。2001年5月8日,调整乡镇体制,撤销杜诗镇、高协镇(1951成立高协镇,1994年3月成立镇),成立杜诗镇。镇政府设在杜诗市场,各村同时合并。杜诗镇辖10个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