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的发展历史
1981年,中国球墨铸铁专家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对出土的513件古汉魏铁器进行研究,通过大量资料得出结论:中国汉代就出现了球状石墨铸铁。在18世界科技史大会上宣读了相关论文,在国际铸造界和科技史上引起了轰动。国际冶金史专家在1987验证了这一点后,认为中国古代探索出了铸铁软化制造球墨铸铁的规律,对世界冶金史的重新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列奥谬尔在1722 i年制造了自定心可锻铸铁,后来美国的赛斯·博伊登在1826年发明了黑心可锻铸铁。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所谓高级铸铁的出现,是因为对铸铁的主要成分碳、硅的研究进展,以及添加其他合金元素、熔炼方法、孕育效果的影响。因此,材料有了很大的改进,应用范围也有了一定的扩大。但由于韧性低这一根本缺点,其应用范围并没有得到迅速扩大。
1947年,在莫罗发现了铸态为球状石墨的铸铁。
在1948中,在高碳、低硫、低磷灰铸铁中加入铈,并保持其残留量在0.02%以上,制成球墨铸铁。几乎与此同时,美国INCO的Gagnebin通过在铸铁中加入镁并保持其残留物在0.04%以上,获得了相同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生产耐磨马氏体白口铸铁所必需的铬资源缺乏,迫切需要研究Cr的替代元素。因此,对于与碳发生化学结合的各种金属和过渡金属,是否能形成碳化物,包括镁,一直在进行系统的考察。添加镁时,使用Cu80-Mg20合金和Ni80-M920合金来减缓剧烈的喷溅。结果表明,镁不仅作为铬的替代元素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当镁在铁水中保留到一定程度时,还具有显著的脱硫效果。基于这些新发现,在白口铸铁之后,还研究了在灰铸铁中添加镁的效果。在含碳3.5%,硅2.25%,镍2的灰铸铁中加入0.5毫克。O%,其抗拉强度远超原先估计的相当于普通灰铸铁(13kgf/mm2)0,达到78kgf/mm2。